白萩

✍ dations ◷ 2025-02-24 05:25:56 #1937年出生,在世人物,台湾诗人,何姓,国立台中技术学院校友,台中市人,吴三连奖得主

白萩(“萩”,拼音:qiū,注音:ㄑㄧㄡ;1937年-),本名何锦荣,台中市人,毕业于省立台中商职,台湾诗人。

白萩早期曾受日文教育,初中时受张自英的诗集《黎明集》和《骨髓里的爱情》启笛,1952年即投入新诗创作,于台中《民声日报‧副刊》投稿。1954年转向《公论报》上的蓝星周刊大量投稿其创作。1955年更以《罗盘》获得中国文艺协会第一届新诗奖,与林泠同被冠以“天才诗人”称号。三年后出版了第一本诗集《蛾之死》。

白萩1956年曾加入纪弦“现代派”,《蓝星》诗社,接任《创世纪》编委。1964年白荻与林亨泰等人共同创组笠诗社,发行《笠》双月刊,与韩日诗人合作,编辑出版《亚洲现代诗集》。曾获吴三连文艺奖,荣获台湾诗奖,台中市大墩文学奖文学贡献奖。著有诗集《蛾之死》、《风的蔷薇》、《天空象征》、《白荻诗选》、《香颂》、《诗广场》、《风吹才感到树的存在》、《自爱》、《观测意象》及诗论集《现代诗散论》等多种。

白萩自述其创作历程可简单划分四个阶段:《蛾之死》是第一阶段;《风的蔷薇》是第二阶段;《天空象征》、《香颂》、《诗广场》是第三阶段;《观测意象》是第四阶段。白荻在语言上通过重新铸造和组合,使读者思想活脱脱地呈现于文字的结构里,且不堆叠虚华的文句。因此造就深刻的韵味,想像力致密,致力探讨生命,富悲剧精神。

叶石涛评论:“白萩的诗富独创性,语言鲜活,他是一位敏锐的诗人。”

1958年《蛾之死》,台北:蓝星诗社。
1965年《风的蔷薇》,台中:笠诗社。
1969年《天空象征》,台北:田园。
1971年《白萩诗选》,台北:三民。
1972年《香颂》,台北:笠诗社。
1973年《现代诗散论》,台北:三民。
1974年 FEUER AUF TAIWAN GEDICHTE,GERMAN:HARIEKIN PRESS.
1984年《诗广场》,台中:热点文化。
1989年《风吹才感到树的存在》,台中:光复。
1990年《自爱》,台北:笠诗社。
1991年《观测意象》,台中:台中市立文化中心。

相关

  • 闭锁不全二尖瓣闭锁不全(Mitral insufficiency,或mitral regurgitation,简称MR或MI),是描述心脏二尖瓣在心室收缩期间无法完全闭合的现象。此疾病会导致左心室的血液经二尖瓣逆流(英语:Regu
  • Usub3/subOsub8/sub八氧化三铀(U3O8),是一种铀的化合物。它是一种橄榄绿到黑色的无臭固体。不管它的颜色如何,这是黄饼的其中一种更普遍的形态,和在磨坊与精炼厂之间运输的形态。自然界中,八氧化三铀
  • 西伯利亚语支西伯利亚语支又名东北突厥语支,是突厥语族六个主要语支的其中一个。以下表格列出本语支的组成语言,乃基于Lars Johanson在1998年的出版作出的分类:
  • 林赛·沃恩林赛·沃恩(英语:Lindsey Vonn,1984年10月18日-),美国高山滑雪运动员,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女子高山速降冠军,也是获得该项目奥运金牌的首个美国人。她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16岁入选国家
  • 安东尼奥·穆齐安东尼奥·穆齐(Antonio Meucci,1808年4月13日-1889年10月18日),意大利发明家,被视为电话的最早发明者。穆齐出生于佛罗伦斯,十五岁进入当地学院,修习化学和机械,后来于当地歌剧院任
  • 三氧化二镍三氧化二镍是镍的氧化物之一,化学式为Ni2O3。灰黑色无气味有光泽的块状物,易碎成细粉末。不溶于水,溶于氨水。溶于热盐酸并放出氯气。溶于硫酸和硝酸并放出氧气。600°C分解为
  • 南极绕极流南极绕极流(英语:Antarctic Circumpolar Current,ACC),或称为西风漂流、南极环流,为一个环绕南极洲由西向东的洋流。南极绕极流为南冰洋的主要循环系统特征。这令温暖的海水隔离南
  • 经济日报 (台湾)《经济日报》为台湾的经济专业报纸,隶属联合报系。《经济日报》最早借用李万居的《公论报》执照登记营业;1967年4月17日至4月19日发行试版第1号~第3号(不对外贩卖),同年1967年4月
  • 佤民族团结党佤民族团结党(缅甸语:“ဝ”အမျိုးသားစည်းလုံးညီညွတ်ရေးပါတီ,英语:Wa National Unity Party,缩写 WNUP)是缅甸的一个政党。该党由前佤民族发展党的
  • 皮埃尔·波微皮埃尔·波微(法语:Pierre Poivre,1719年8月23日-1786年1月6日),18世纪法国园艺学家、植物学家。出生于里昂。二十多岁的时候他曾作为一名传教士,前往交趾支那、广州及葡属澳门。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