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萩

✍ dations ◷ 2025-09-08 03:22:30 #1937年出生,在世人物,台湾诗人,何姓,国立台中技术学院校友,台中市人,吴三连奖得主

白萩(“萩”,拼音:qiū,注音:ㄑㄧㄡ;1937年-),本名何锦荣,台中市人,毕业于省立台中商职,台湾诗人。

白萩早期曾受日文教育,初中时受张自英的诗集《黎明集》和《骨髓里的爱情》启笛,1952年即投入新诗创作,于台中《民声日报‧副刊》投稿。1954年转向《公论报》上的蓝星周刊大量投稿其创作。1955年更以《罗盘》获得中国文艺协会第一届新诗奖,与林泠同被冠以“天才诗人”称号。三年后出版了第一本诗集《蛾之死》。

白萩1956年曾加入纪弦“现代派”,《蓝星》诗社,接任《创世纪》编委。1964年白荻与林亨泰等人共同创组笠诗社,发行《笠》双月刊,与韩日诗人合作,编辑出版《亚洲现代诗集》。曾获吴三连文艺奖,荣获台湾诗奖,台中市大墩文学奖文学贡献奖。著有诗集《蛾之死》、《风的蔷薇》、《天空象征》、《白荻诗选》、《香颂》、《诗广场》、《风吹才感到树的存在》、《自爱》、《观测意象》及诗论集《现代诗散论》等多种。

白萩自述其创作历程可简单划分四个阶段:《蛾之死》是第一阶段;《风的蔷薇》是第二阶段;《天空象征》、《香颂》、《诗广场》是第三阶段;《观测意象》是第四阶段。白荻在语言上通过重新铸造和组合,使读者思想活脱脱地呈现于文字的结构里,且不堆叠虚华的文句。因此造就深刻的韵味,想像力致密,致力探讨生命,富悲剧精神。

叶石涛评论:“白萩的诗富独创性,语言鲜活,他是一位敏锐的诗人。”

1958年《蛾之死》,台北:蓝星诗社。
1965年《风的蔷薇》,台中:笠诗社。
1969年《天空象征》,台北:田园。
1971年《白萩诗选》,台北:三民。
1972年《香颂》,台北:笠诗社。
1973年《现代诗散论》,台北:三民。
1974年 FEUER AUF TAIWAN GEDICHTE,GERMAN:HARIEKIN PRESS.
1984年《诗广场》,台中:热点文化。
1989年《风吹才感到树的存在》,台中:光复。
1990年《自爱》,台北:笠诗社。
1991年《观测意象》,台中:台中市立文化中心。

相关

  • 誓言誓言或誓词是汉语单词,意思是表达决心、信念的言辞,一般会仪式性地在正式场合宣读(宣誓)。它可以指以下内容:名称中包含誓言的条目,较出名者如:
  • 数论数论(梵语:सांख्य,转写:sāṅkhya或sāṃkhya;字面意思是“计数”,音译为僧佉、僧祇)印度哲学的一个派别,被认为是最古老和最重要的流派之一。佛教称其为“迦毗罗论”或“雨众
  • 伦琴威廉·康拉德·伦琴(德语:Wilhelm Conrad Röntgen,德语:.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
  • 张学敏张学敏(1963年11月-),中国肿瘤分子生物学家。军事医学科学院研究员。生于湖北武汉,原籍江西泰和。1986年毕业于第三军医大学军医系,1989年获军事医学科学院硕士学位,1995年于军事医
  • 子女亲本,指的是生成新个体的生物。而父母、家长、双亲、子女的定义则较广泛,只要是养育孩子成长的人,都可以用此称呼。语出《礼记·曲礼下》:“生曰父,曰母,曰妻;死曰考,曰妣,曰嫔。”。
  • dɹ̝浊齿龈无咝塞擦音是由浊齿龈塞音与浊齿龈擦音紧密结合形成的一个浊塞擦音,国际音标写作、或。浊齿龈无咝塞擦音的特征包括:当符号成对出现时,左边的是清音,右边的是浊音。阴影区
  • 封神榜《封神演义》,俗称《封神榜》,又名《封神传》、《商周列国全传》、《武王伐纣外史》,是一部中国神魔小说,约成书于隆庆、万历年间。关于作者,一说是明朝的许仲琳(或作陈仲琳),也有人
  • 东南苏拉威西东南苏拉威西省(印尼语:Provinsi Sulawesi Tenggara,简称Sultra)是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上的一个省,位于东南半岛上,另辖布顿、穆纳、卡巴那和沃沃尼等岛屿以及其他小岛。首府位于
  • 鼠尾鳕科鼠尾鳕科为辐鳍鱼纲鳕形目的其中一科。鼠尾鳕科下分37个属,如下: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傣仂语:ᦈᦹᧈ ᦈᦹᧈ ᦵᦋᦲᧁᧈ ᦘᦱ ᦉᦱ ᦺᦑ ᧑᧒ ᦗᧃ ᦓᦱ,国际音标:.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