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ZK极限

✍ dations ◷ 2025-04-02 12:04:54 #物理学中未解决的问题,物理学悖论,宇宙线

GZK极限,是以提出者Greisen、Zatsepin、Kuzmin三人姓氏之首字母为名的理论上限,描述源自远处的宇宙射线应有的理论上限值。

这项极限是在1966年由Kenneth Greisen、Vadim Kuzmin与Georgiy Zatsepin三人所计算,其基础为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与宇宙射线的预期相互作用。预测中指出宇宙射线所带的能量如果超过阈值5×1019 电子伏特则会与宇宙微波背景的光子发生相互作用,产生Π介子。这样的作用会持续发生,一直到射线粒子的能量低于Π介子产生阈值。因为此相互作用相关的平均自由程其值甚低,举例来说,起源处距离地球远大于50 百万秒差距的河外宇宙射线(英语:Extragalactic cosmic ray)若其能量大于此阈值者,则不可能在地球上观测到;而此距离内又不存在目前已知可以产生此般能量的宇宙射线源。

已有一些由明野广域空气簇射阵列(英语:Akeno Giant Air Shower Array)实验所作的观测显示远源的宇宙射线带有高于此极限的能量(称作超高能量宇宙射线(英语:Ultra-high-energy cosmic ray))。这样的观测事实被称作GZK佯谬(GZK paradox)或宇宙射线佯谬(cosmic ray paradox)。

这些观测似乎与目前所知的狭义相对论及粒子物理的预测相违背。不过,也有一些对于此类观测所作的可能解释,似乎可以解决这种不一致。首先,这些观测可能出自于仪器上的误差,或者是对于实验结果不正确的解读。再者,宇宙射线也可能有局域的粒子源(虽然尚不明白这些粒子源会是什么)。

另外的尝试是采用极高能量低相互作用性粒子(ultra-high energy weakly interacting particles)来解释(例如:中微子),其可以在很远处被创生出来,之后才在局域发生反应,生成所观测到的粒子。

目前已有一些奇异理论被提出,以来解释这些观测,其中最著名的是双重狭义相对论。

时至2003年,一些宇宙射线实验如费米伽马射线空间望远镜与皮埃尔·俄歇观测站(英语:Pierre Auger Observatory)计划要证实或否定稍早观测结果的可信度。

相关

  • 国债美国国债指美国联邦政府欠美国国库券持有者的金额。国债是政府欠债权人的债务,不论该债权人是国民或外国人。而外债则是所有国内机构,包括公营和私营,欠外国债权人的债务。在美
  • 地磁反转地磁逆转是指地球磁场方向的变化,也就是北磁极和南磁极的对调。地磁逆转的发生常常伴随着磁场强度的减弱,当新的方向确定后,磁场强度又会迅速增加。地磁场一般几万年甚至更久才
  • 姆班杜语姆班杜语(úmbúndú)是安哥拉的两种被叫做“班杜”(或译“邦杜”)的班图语支语言之一,另一种是金邦杜语。是该国最广泛使用的口头语言。说姆班杜语者为奥文本杜人,而该国三分之一
  • 商法商法(英语:Commercial law),或称商事法,是关于企业与商业交易规范的总称。民商分离是在民法典之外制定商法典,商事上的规定皆在商法典中加以规定。1807年的法国商法典、1817年的卢
  • 灰熊灰熊(学名:Ursus arctos horribilis)为棕熊亚种,分布于北美洲西部,是北美最常见的棕熊。灰熊的祖先被认为是10万年前从西伯利亚跨过白令海峡来到阿拉斯加的乌苏里棕熊。灰熊通常
  • 伊曼纽尔学院剑桥大学伊曼纽尔学院(英语:Emmanuel College, Cambridge) 是剑桥大学的一个学院。该学院由伊丽莎白一世时期的财政大臣沃尔特迈尔德梅爵士Sir Walter Mildmay于1584年创立。
  • 半鸟亚科半鸟亚科(学名:Unenlagiinae)是驰龙科的一个亚科,是最原始的驰龙类演化支之一,化石发现于南美洲、马达加斯加。半鸟亚科同时有大型、小型物种,南方盗龙的身长可达5.8米,而鹫龙、胁
  • 雄蜂雄蜂是雄性蜜蜂,在许多种类的蜜蜂之中,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所发育而成。雄蜂的功能就是与蜂后交配。雄蜂卵期3天; 幼虫期6.5天; 蛹期14.5天 , 从卵至羽化共需24天。雄蜂不是一
  • 情癫大圣《情癫大圣》(英文:A Chinese Tall Story)即依据中国作家吴承恩所撰写的神怪小说《西游记》为基础,再进行改编的电影作品。 由谢霆锋、蔡卓妍、范冰冰、张致恒等主演。故事剧情
  • 汉堡高地《汉堡高地》(英语:Hamburger Hill),是根据越战1969年5月10日至20日美军攻击越南军防守的越南、老挝边界Dong Ap Bia高地史实改编为电影;在十天内美军战殁110人,越军战殁500人战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