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泰 (明朝)

✍ dations ◷ 2025-10-22 04:20:16 #1612年出生,1663年逝世,郑氏王朝人物,郑成功征台部将,郑姓

郑泰(1612年-1663年),郑芝龙的堂侄,郑成功的堂兄,与郑成功同为郑氏十二世,并长期担任户官,管理财务及对外贸易。隆武帝曾封郑泰为建平侯。郑泰事件爆发后,郑泰遭郑经软禁,亲人投奔满清,郑泰自尽。

当郑成功带兵出征时,郑泰经常留守根据地。例如:

1662年(永历16年,清康熙元年),郑成功打败东印度公司,攻占台湾。世子郑经居厦门,和其弟的乳母陈昭娘私通生子,郑成功大怒,要杀陈昭娘,郑经却保护了昭娘。郑成功更怒,命洪旭等诸将杀郑经和郑经的母亲董氏,洪旭认为此处分太过严重,请示郑泰之后并未执行此令,厦门与台湾两岸紧张。同年,郑成功去世,郑袭在台湾自立为王,后来郑经克台,打败了叔父郑袭,在台湾嗣位。

1663年(永历17年),郑经怀疑郑泰和拥护叔父郑袭的大臣黄昭有所勾结,想要整肃郑泰的势力。郑经先封郑泰为金厦总制,假意要把金门和厦门都交给郑泰,并请郑泰赴宴,郑经趁机将郑泰软禁起来。但当晚郑泰之弟郑鸣骏和儿子郑缵绪惧祸,带着军舰五百艘和水手八千余人投降清朝,郑泰闻讯后自缢身亡。

郑成功北伐失败之后,郑泰对明郑事业失去信心,开始把资金汇到日本,以备万一,寄存在日本长崎唐通事办事处。(根据郭弘斌著的《台湾人的台湾史》,寄银总共307,032两3钱4分,亦即丁银3,070贯323匁4分。然而《闽海纪要》所记载的这个数据是40万。)这件事郑成功、郑经父子都不知道。一直到郑泰死后,郑经派人细查账册才发现。

从1663年(明永历17年、清康熙2年、日宽文3年)开始,郑经派协理刑官蔡政到日本,向日方要求归还这笔钱。但是郑泰的弟弟郑鸣骏也派人到日本要求归还,而且还持有存银勘合。日本受理双方诉讼后,表示仅以双方的提诉理由不能决定,要求双方提出充分证据。

此后,1664、1665、1666年,郑经和郑泰亲族都各派代表到长崎交涉。到1674年,日本决定将存银交给郑泰遗族。但是此时中国正发生三藩之乱,在北京的郑泰遗族被满人控制,行动并不能自主,想要再归属郑经,于是派人前往厦门拜会郑经,以存银勘合为条件请降,郑经答应。

1675年,郑经派员往日本拿回存银。原本的30万两白银,日本扣开支销(部分是因为1663年的一场大火烧黑或烧镕成块),只发回26万。

这一项索回寄银的事件,前后12年,郑经方面派人交涉4次,郑泰遗族则有6次。

相关

  • 虹膜括约肌虹膜括约肌是一种位于虹膜的肌肉,它围绕在瞳孔的周围,其功能在于控制瞳孔的收缩。存在于脊椎动物以及部分头足纲动物体内。最初是由平滑肌细胞组成,但发育成熟后主要由横纹肌所
  • 脱肛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直肠脱垂又称脱肛、脱肛痔、截肠,指肛
  • 伦敦绿带圈伦敦绿带圈(英语:Metropolitan Green Belt)是英国首都圈——大伦敦外围的一块法定绿带区。涵盖行政区除大伦敦的边缘地区外,尚包含东南英格兰、东英格兰的贝德福郡、伯克郡、白
  • 四神足四神足(巴利文),又称四如意足,为三十七菩提分法中四正勤所修的行品。“足”为“基础”之意。也就是用四种定力摄心,使定、慧均等,所愿皆得,故名如意足。四神足包括四种可以达到的禅
  • 枝孢菌属见内文枝孢菌属(学名:),又名褐孢霉属,是一种能够产生分生孢子的霉菌,包括室内和室外都常见的霉菌。其菌落的颜色从橄榄绿到啡黑色,因此经常与曲霉菌弄混。但是枝孢菌与青霉菌、曲霉
  • 贮金大冒险《贮金大冒险》(日文:コロッケ!,台湾名为《可乐小子》)是日本漫画家㭴本学原作的冒险漫画。在2000年4月号到2006年11月号的《快乐龙》杂志上连载,全15卷。亦曾改编为电视动画和电
  • TornadoTornado全称Tornado Web Server,是一个用Python语言写成的Web服务器兼Web应用框架,由FriendFeed公司在自己的网站FriendFeed中使用,被Facebook收购以后框架以开源软件形式开放
  • 垂花科参见正文垂花科又称智利花科,有的直译为喜爱花科,只包括两属几种生长在智利南部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其中智利风铃草()是智利的国花。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分在百合科中,1998
  • .uz.uz为乌兹别克国家及地区顶级域(ccTLD)的域名。A .ac .ad .ae .af .ag .ai .al .am .ao .aq .ar .as .at .au .aw .ax .az  B .ba .bb .bd .be .bf .bg .bh .bi .bj .bm .
  • 沈寿民沈寿民(1607年-1675年),字眉生,号耕严,直隶宣城(今安徽)人。移寓南京。明末诸生,曾与吴应箕、沈士柱等曾肇举南社,后加入复社,崇祯九年(1636年)贤良方正,与沈士柱合称“江上二沈”。明亡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