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莱比锡大学
✍ dations ◷ 2025-11-18 09:12:42 #莱比锡大学
莱比锡大学(德语:Universität Leipzig)位于德国萨克森州的莱比锡,创立于1409年,是欧洲最古老的大学之一,也是现今德国管辖地区内历史第二悠久的大学,仅次于海德堡大学(1386年),另两所创建曾早于莱比锡大学的大学科隆大学(1388年—1798年,1919年重建)和埃尔福特大学(1392年—1816年,1994年重建)都曾关闭后又重开。1953年至1991年间,莱比锡大学曾名为“莱比锡卡尔·马克思大学”。自从创建以来经历了近600年不间断的教学与科研,现在的莱比锡大学发展到了14个系、150多个研究所,有注册学生29668人(2006年冬季学期),是莱比锡最大的一所大学,萨克森州第二大的大学。著名校友有莱布尼兹、歌德、尼采、历史学家兰克、让·保罗等。1879年德国生理学家威廉·冯特任莱比锡大学哲学教授时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现代心理学的开端。医学专业是莱比锡大学最知名的专业。截止2017年,共有18位校友及教职工曾获得诺贝尔奖。在欧洲,除了业已存在的大学外,13世纪新建的大学都是由教皇倡议并设置的,进入14世纪,欧洲各地的君主纷纷开设属于自己的大学,但仍必须获得教皇的认可,欧洲大学的数量迅速增加。1378年至1417年发生了教会大分裂,这对欧洲的政治版图和大学布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为这场教会大分裂,原本聚集在巴黎的来自欧洲各地的师生旗帜鲜明地站到了各地所支持的教皇那一边,尖锐的民族对立和宗教信仰冲突导致了德国师生大规模地离开巴黎大学返回故乡,由此促成了德国内一大批大学的出现。德语圈地区在教皇的大力支持下场新建大学的运动,这批新大学都获得了教皇颁发的特许。1409年布拉格查理大学发生了同样的分裂情况,许多在布拉格的教师和学生因此返回德国。在这样的背景下,图林根的方伯侯爵、韦廷王朝的边伯侯爵、后来的萨克森选帝侯腓特烈一世(Friedrich I. (Sachsen),1370年4月11日–1428年1月4日)和他的弟弟韦廷王朝的边伯侯爵威廉二世(William II,1371年4月23日–1425年3月30日)于1409年创建了莱比锡大学,当时的校名为Alma mater Lipsiensis,大学设立的艺术系接收了从布拉格回来的师生,莱比锡大学获得了当地统治者的大力资助,并在同年9月9日获得教宗历山五世的认可,12月2日正式成立。其后又相继设立了医学系(1415年)和法学系(1446年)。接下来的几个世纪,莱比锡大学持续发展,建立了新的院系,并一度成为德国最大的大学。莱比锡大学师生参加了德国1848年的三月革命。1923年萨克森皇家兽医学校从德累斯顿搬到了莱比锡,成为莱比锡大学的兽医系。在20世纪初期,莱比锡大学师生的右翼保守主义思想高涨,德国十一月革命(1918年—1919年)时,学生们在校长的要求下取下了大学主楼上的红旗,挂上了韦廷王朝的旗帜。因魏玛政府签署1919年凡尔赛条约而引发的卡普政变期间,莱比锡大学的学生志愿者占领了市中心并向卡普的反对者开枪。1931年莱比锡大学的国家社会主义(纳粹)学生组织赢得大学学生组织的选举,1933年超过100名教授联名支持希特勒上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莱比锡大学成为被允许继续授课的四所"大德意志"大学之一。二战结束时,莱比锡大学位于奥古斯特广场的主体建筑和附属圣保罗教堂以及位于贝多芬大街的主图书馆均被大面积摧毁,全校60%的建筑和70%的藏书在空袭中化为灰烬。1946年2月5日大学重新开放,此后大学陆续重建和扩建,并于1968-1973年修建了142米高,共29层的大学主楼Uni-Hochhaus,大学校门则仍保留卡尔·弗里德里希·申克尔的设计。两德统一后,于1994-2002年期间按原样重建大学主图书馆Albertina。到2009年大学600周年校庆前后,市中心新校园(包括重建的新主楼和圣保罗教堂)将全新落成,但均为在原建筑基础上的现代设计风格。2006年6月,莱比锡大学与中国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签署协议,将与中国人民大学合作建设莱比锡大学孔子学院。莱比锡大学孔子学院将面向德国东部地区介绍中国、汉语和中国文化。在近600年的历史中,有过不计其数的教授和学者在莱比锡大学任教,其中包括:也有不计其数的著名人物曾在莱比锡大学就读,其中包括:奥地利: 格拉茨大学 ·
比利时: 安特卫普大学 ·
捷克: 马萨里克大学 ·
丹麦: 奥胡斯大学 ·
爱沙尼亚: 塔尔图大学 ·
芬兰: 赫尔辛基大学 ·
法国: 法国北部里尔大学 · 斯特拉斯堡大学 ·
德国: 波鸿大学 · 莱比锡大学 ·
希腊: 塞萨洛尼基亚里士多德大学 ·
匈牙利: 罗兰大学 ·
冰岛: 冰岛大学 ·
爱尔兰: 科克大学 ·
意大利: 博洛尼亚大学 ·
拉脱维亚: 拉脱维亚大学 ·
立陶宛: 维尔纽斯大学 ·
马耳他: 马耳他大学 ·
荷兰: 乌特勒支艺术学院 · 乌得勒支大学 ·
挪威: 卑尔根大学 ·
波兰: 雅盖隆大学 ·
葡萄牙: 科英布拉大学 ·
罗马尼亚: 亚历山德鲁伊万库扎大学 ·
斯洛伐克: 布拉迪斯拉发夸美纽斯大学 ·
斯洛文尼亚: 卢布尔雅那大学 ·
西班牙: 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 ·
瑞士: 巴塞尔大学 ·
英国: 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 · 赫尔大学 ·
相关
- T4噬菌体T4噬菌体是噬菌体的一个品系,属于T-系噬菌体,为烈性噬菌体。具有典型的蝌蚪状外形:六角形的头部和可收缩的长的尾部。头部的蛋白质外壳内含有折叠的DNA分子;尾部的蛋白质外壳为一
- 脑膜炎球菌脑膜炎双球菌(学名Neisseria meningitidis),又名脑膜炎奈瑟菌或脑脊髓膜炎双球菌,简称为脑膜炎球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因其所导致的脑膜炎而闻名,亦会造成脑膜炎球菌血症(一种致
- 雷奈克何内·希欧斐列·海辛特·雷奈克(法语:René-Théophile-Hyacinthe Laennec,1781年2月17日-1826年8月13日),是一位法国医生,于1816年发明了听诊器,并提倡用它来诊断各种胸部疾病,因此
- 专科医院维基百科中的医疗相关内容仅供参考,详见医学声明。如需专业意见请咨询专业人士。专科医院是一种医院的分类,这种医院因为只提供特定疾病的治疗而有别于其他医院,是针对单一人群
- 波罗的大陆波罗的大陆(Baltica)是个史前大陆,存在于晚元古宙到早古生代,包含现今的东欧克拉通(芬挪斯堪地盾、伏尔加-乌拉尔克拉通、与萨尔马提亚克拉通)。波罗的大陆的原始部分形成于18亿年
- 夜遗尿夜遗尿(英语:Nocturnal enuresis),俗称尿床,部分地区也叫做攋尿(讹写作“濑尿”,“攋”是撒、遗、弃的意思),是指五岁或以上的儿童,于睡眠时不自觉的排尿现象。这是一个在儿童期很常见
- 砷中毒砷中毒是一种肇因于体内砷含量提升的医学病征,指动物体内重要的代谢酵素,在砷的影响下受别构调节作用而导致。一般也视为是重金属中毒。若于短时间产生砷中毒现象,其症状可能包
- 南岛语系南岛语系(英语:Austronesian languages)是主要由南岛民族所使用的语言,是世界现今唯一主要分布在岛屿上的一个语系,包括约1300种语言。其分布主要位于南太平洋群岛,包括台湾、海南
- 植牙植牙(英语:Dental implant)是一门以人工牙根安装假牙以弥补缺齿的牙齿修复技术。人工牙根又称为植体,植体会透过手术置入于缺齿位置的牙槽骨内,植体用作代替自然牙的牙根成为安装
- 碳酸钙碳酸钙,俗称灰石、石灰石、石粉,是一种化合物,化学式为CaCO3,呈碱性,几乎不溶于水(Ksp = 4.8×10-9),可与酸反应。碳酸钙在地球上存量丰富,并以许多形式存在于岩石、矿物与生物体,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