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中国杂志)
✍ dations ◷ 2025-04-25 09:27:20 #科学 (中国杂志)
《科学》杂志是中国科学社以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及其科学杂志为模式创办的杂志。1915年1月首期《科学》月刊在上海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刊词上“科学”与“民权”赫然并列,申明“以传播世界最新科学知识为职志”。初期以传播科学知识为主兼发表科学研究成果,例如1928年发表了《中国第四纪人骨之发现》(翁文灏) 、《航空与天气》(竺可桢)、《在当代物理学中的确定率与因果率》(严济慈)等研究成果。华罗庚1929年和1930年在《科学》杂志发表了两篇论文引起学界注意才进入大学毕生从事学术工作。1934年《科学》杂志转变为正式的学术刊物,“其宗略规托英国《自然》周刊、美国的《科学》、德国之《自然科学》等杂志”。中国共产党在大陆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后,1951年5月,处境艰难的《科学》被迫停刊。1957年,在当时“向科学进军”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口号方针的条件下,科学杂志曾经以季刊的形式复刊,任鸿隽主持复刊的《科学》编辑工作,由上海的科学技术出版社(今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复刊的《科学》杂志自1957年7月的第33卷第1期至1960年4月的36卷第2期,共有4卷12期。在反右运动中,中国科学社的张孟闻和王恒守被划为右派。1959年秋,中国科学社理事会提议将社中所有资产上交政府,《科学》请全国科协接办。1960年5月4日,中国科学社完成向上海科协交接。后来,在全国的一次刊物精简中,《科学》第二次停刊。1985年,中国科协、中国科学院和国家科委的帮助下,组成了《科学》杂志编委会,周光召任主编,同时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成立了《科学》杂志编辑部。1985年10月,复刊号《科学》37卷1期出版。复刊后的《科学》杂志刊号CN31-1385/N。中华人民共和国“复刊”的新的《科学》杂志成为科普杂志,已不同于中华民国在大陆时期的学术刊物《科学》杂志,且民国时期之《科学》杂志为民间科学社团中国科学社主办之刊物,并非政府相关事业机构经营的刊物。
相关
- 脊髓灰质炎病毒Poliovirus脊髓灰质炎病毒(Poliovirus,或称为脊髓灰白质炎病毒)是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的病原,又称小儿麻痹病毒。它是一个没有包膜的病毒,由一条单股RNA和蛋白质外壳组成,直径约25
- 唇炎唇炎,也就是嘴唇发炎,主要症状为嘴唇干燥、脱皮、皲裂、结痂,有时还出现水泡、渗出液。引发唇炎的病因很多,其中以嘴唇受到口水或外物刺激,及嘴唇对外物过敏较为常见。如果患者平
- 卡尔·罗哲斯卡尔·罗杰斯(Carl Ranson Rogers,1902年1月8日-1987年2月4日),20世纪美国心理学家,人本主义的创始者之一。首创非指导性治疗,又称案主中心治疗,强调人具备自我调整以恢复心理健康的
- 宗教语言问题宗教语言问题关注的是,如果人们认可传统观念中上帝的无形性、无限性和永恒性,对上帝的探讨是否还有意义。这种传统观念加大了用语言描述上帝的困难,使得宗教语言很可能因此而毫
- 固定翼飞机固定翼飞机(英语:Fixed-wing aeroplane),简称定翼机,常被再简称为飞机(英文:aeroplane, airplane),是指由动力装置产生前进的推力或拉力,由机身的固定机翼产生升力,在大气层内飞行的重
- 亨利·卡文迪什亨利·卡文迪什(英语:Henry Cavendish,又译亨利·卡文迪许、亨利·卡文狄西、亨利·卡文迪西,1731年10月10日-1810年2月24日),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他首次对氢气的性质进行了细致
- 四氯乙烷四氯乙烷可以指以下两种互为同分异构体的化合物:
- 玉米油粟米油,又称玉米胚芽油(简称玉米油),是从玉米的胚芽中提炼的植物油,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以油酸和亚油酸为主)、维生素E及多酚类物质;不含胆固醇。冒烟点比较其他的食油低,不适合
- 北爱尔兰英镑纸币北爱尔兰于1929年开始发行英镑纸币。虽然北爱尔兰英镑纸币是法定货币,但在技术上,北爱尔兰英镑纸币在英国各地(包括北爱尔兰)都不得法偿 。但英国各地商家仍普遍接受使用北爱尔
- 托勒密十一世托勒密十一世·亚历山大二世 Πτολεμαίος ΙΑ' Αλέξανδρος Β'(?—前80年)埃及托勒密王朝国王(前80年在位)。他是最后一个完全合法地继承王位的托勒密王朝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