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应元

✍ dations ◷ 2025-11-26 09:17:25 #生年不详,17世纪逝世,汝姓,华亭县人,明朝武官,南明军事人物,明朝都督同知,明朝总兵官,明朝僧人,明遗民

汝应元(?-17世纪),字善长,松江府华亭县人,明朝、南明军事人物。

汝应元年少就懂得文书,壮伟有胆略才干,在张肯堂属下劳役,获赏识;张肯堂任职福建巡抚,他因补盗积功而担任都司佥书。张肯堂的孙子张茂滋在家居住,肯堂命他前往探视;松江起兵,他就以肯堂命令发散张家家丁,倾出家产成立一队军队,夏允彝、陈子龙都前来参见说:“四十年领袖的东林钱尚书都不肯做的事,你做到了。”因此汝应元名声大震。不久军队战败,他护送张茂滋到福建,隆武帝得知后非常高兴,授予他都督同知、御旗牌总兵。

之后他跟随张肯堂到舟山,黄斌卿不接纳监国鲁王,他请求让死士刺杀黄斌卿,夺取其部下迎接鲁王。张肯堂说:“这非常危险,你暂且停止吧。”张名振响应吴胜兆,汝应元也打算参与,肯堂又说:“事情未可知,我现在不可离开你一天。”他又安抚张茂滋道:“我大臣应该为国而死,你是一线寄望!他日希望不要忘记我。”张茂滋回答明白。某天突然刮起风雨,张肯堂呼唤他,但他的已经不知所踪。之后有来自普陀茶山的书信,信上写着:“阁下完发以报国,应元削发报答阁下。我不敢忘记息壤之约。”舟山失陷,张肯堂一家被杀,只有张茂滋出逃。汝应元入城,已找不到茂滋,就向清朝将领金砺请求安葬故主。金砺说:“你不怕死么?”他回应:“我带着带头颅来,愿下葬而死,虽死也不怨恨。”于是殓葬张肯堂和其家人遗骨建立大冢,又秘密派人侦察茂滋行踪,听闻他被羁押在鄞县监狱,于是请求自己代替,不准许。适逢陆宇燝等人全家保全才获释,杜兆芝送还松江,汝应元终身守在张肯堂墓旁,于普陀老死。

相关

  • 土地银行台湾土地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土地银行、土银,是中华民国一家成立于1946年的大型银行,为传统八大行库之一,资产在中华民国本国银行排名第五。总行位于台北市馆前路上,系改组日治
  • 髂骨髂骨(“髂”,拼音:qià,注音:ㄎㄚˋ,南京官话:qa4)是构成髋骨的组成部分之一,位于髋骨后半部。人类成年后,髂骨、坐骨、耻骨融合为髋骨。髂骨与骶骨构成骶髂关节(英语:Sacroiliac joint)
  • 法西斯日本法西斯主义,是指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军事独裁主义的意识形态及政治体制。学术界对于日本在此时期是否属于法西斯主义看法两极,并无共识。二战前多数西方学者与二战后多
  • 武器装备第二次世界大战武器装备列表列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使用过的各种武器装备。本列表不包含交战各国缴获自敌对方并直接投入使用的,或非制式配发给使用国一线作战部队、预备队、
  • 罗继祖罗继祖(1913年-2002年),原字奉高,后改字甘孺。浙江上虞人。中国学者。罗振玉之孙,1913年生于日本京都。幼承家教,学贯文史,博涉多通。自幼酷爱书法,宗法唐宋。精通《辽史》,24岁时以《
  • 印杰印杰(1964年-),汉族,上海科技大学副校长兼教务长。1992年于兰卡斯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曾担任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院长,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2009年7月至今担任上海市教委
  • 陈所闻《松江邦彦图》之陈所闻像陈所闻(1587年-1626年),字无声,号绣林,直隶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区)人,明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抗清烈士陈子龙之父。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登己未科进士。官至工部
  • 林德泉林德泉,广东香山(今广东中山)人,是一名清朝政治人物。举人出身。林德泉曾于1850年接替毓庆任青浦县知县一职,1851年由余龙光接任。
  • 拉布韦拉布韦(阿拉伯语:اللبوة‎,英语:Labweh、Laboué、Labwe或Al-Labweh),是位于黎巴嫩巴勒贝克-希尔米勒省巴勒贝克县反黎巴嫩山(英语:Anti-Lebanon_Mountains)山脚下的村子,海拔95
  • 台江区台江区(闽东语福州话:.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Gentium","Genti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