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视黄醇
✍ dations ◷ 2025-04-03 11:07:21 #视黄醇
维生素A(英语:Retinol)又称为视黄醇是维生素A的动物形式之一,它是一个二萜和醇的结构,它可以转换为其他形式的维生素A,并且以醇的衍生物视黄酯充当动物中维生素的储存形式。当转换为视黄醛的形式,维生素A对视力是必不可少的,当转换成视黄酸对皮肤健康,牙齿矿化和骨骼生长所必需。这些化学化合物统称为类维生素A,并具有全反式视黄醇作为其结构的一个结构基序的共同特征。在结构上类维生素A还具有一个β–紫罗兰酮环和不饱和侧链,与任一醇、醛、羧酸基或酯基。侧链由四个类异戊二烯单元组成,以一系列可能存在于反式或顺式构型的共轭双键。它是人体必需的13种维生素之一,是一种脂溶性抗氧化剂,在人体中可以维持视力并且促进骨骼成长。维生素A并非单一的一种化合物,而是有许多不同的型态。动物能将胡萝卜素在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贮藏在肝脏中;通常是以醇类的方式存在,称作视黄醇,活性也是最高;但也有一些属于醛类,称作视黄醛;另外还有一些属于酸类,称作视黄酸。视黄醇与视黄醛主要掌管杆细胞的视觉循环,而视黄酸主要是掌管人体内上皮组织分化有关,因此有些视黄酸衍伸物(俗称的A酸)常用于皮肤疾病上的治疗,另外有一种称作视黄酯,其为人体内储存脂溶性维他命A的主要型式。古代埃及很早就注意到了维生素A缺乏症的症状,中国传统中医也注意并研究了它并且找到了解决办法。早在唐朝太宗年间,孙思邈就在《备急千金要方》中记载了用富含β-胡萝卜素的中草药配合羊肝来治疗夜盲症的药方。这是较早的关于维生素A的应用的研究,不过那时候的医生尚不知道究竟是动物肝脏中的什么成分对夜盲症有治疗作用,更不会分析其结构与生化性质。到了17世纪,西方医生也鼓励病人多食用肝脏来治疗夜盲症。1831年,科学家从植物的黄叶中提取出了胡萝卜素。它可以在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也被称为维生素A原、原维生素A或维生素A前体。1912年—1914年之间,美国科学家埃尔默·麦考伦(Elmer V. McCollum)和玛格丽特·戴维斯(Marguerite Davis)在威斯康星州发现动物脂肪或鱼肝油的醚提取物可以促进老鼠的生长,在缺少它的10周内,老鼠体重会迅速下降,他们认为这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因为之前弗雷德里克·霍普金斯(Frederick Gowland Hopkins)爵士已经发现了谷物中含有可以影响动物和人类生长的维生素,所以他们把这种脂溶性的维生素称为A因子,把谷物中的称为B因子,这也是第一次对维生素进行系统命名。1920年,它被正式命名为维生素A,1933年维生素A的化学性质被确定,1947年,科学家研究出合成维生素A的方法。瑞士化学家保罗·卡勒和德国化学家理查德·库恩因对类胡萝卜素和维生素A的研究而分别于1937年和1938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967年,美国生物化学家乔治·沃尔德因研究视觉的生物化学过程,其中就包括了对维生素A的各种衍生物的研究,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天然的维生素A由鱼肝油提取。其中海洋鱼类肝脏提取到的是视黄醇(维生素A1),淡水鱼类肝脏中提取到的是3-脱氢视黄醇,即维生素A2。视黄醇及其衍生物的人工合成路线有很多条,常见的有Isler路线,即C13-C14-C20。柠檬醛和丙酮在碱性条件下进行羟醛缩合,得到假紫罗兰酮,在硫酸作用下环合,成为紫罗兰酮,其中β-紫罗兰酮就是路线中所指的C13。C13采用Darzens缩合得到缩水甘油酯,再水解、脱羧重排得到C14醛。再与C6醇制得的格氏试剂缩合,得到C20,这就是视黄醇的主链。经过一系列重排,最终得到视黄醇。从食物中摄取的维生素A是前体形式,其中,来自动物性来源(如鱼肝油、牛奶等)的是视黄醇酯的形式,而从植物性来源(如胡萝卜、菠菜等)得到的是β-胡萝卜素。在体内酶的作用下,发生下列生化反应:其中,视黄醇和视黄醛之间可以互相转化,而氧化为视黄酸的步骤在体内是不可逆的。在人体中的作用:
构成视觉细胞内感光物质:全反式视黄醛可以被视黄醛异构酶催化为4-顺式-视黄醛,4-顺-视黄醛可以和视蛋白结合成为视紫红质(rhodopsin)。视紫红质遇光后其中的4-顺-视黄醛变为全反视黄醛,因为构像的变化,引起对视神经的刺激作用,引发视觉。而遇光后的视紫红质不稳定,迅速分解为视蛋白和全反视黄醛,重新开始整个循环过程。维持上皮结构的完整与健全:视黄醇和视黄酸可以调控基因表达,减弱上皮细胞向鳞片状的分化,增加上皮生长因子受体的数量。促进生长、发育:这也和视黄醇对基因的调控有关,并且视黄醇具有相当于类固醇激素的作用,可促进糖蛋白的合成。维生素A有三种度量方法:国际单位(IU)、微克(μg)和视黄醇当量(RE)。
它们有以下换算关系:注:根据人种、体质等条件的不同,每日推荐摄入量会有一定的差异。当遇到以下情况的时候,会发生维生素A缺乏:维生素A关系到眼睛内视紫质的合成,因此维生素A缺乏时,眼睛方面会出现明显的症状。维生素A缺乏会表现以下症状:如果发生维生素A缺乏,主要是透过食物进行补充,或遵照医嘱服用鱼肝油等药物进行治疗。当摄入量超过每日所需后,多余的维生素A会储存在肝脏和脂肪中,在缺乏的时候缓慢释放。而当摄入量大大超过所需,就会引起中毒现象。当每日摄入量大于100mg的时候,会引发急性中毒,表现为:长期大剂量服用维生素A会导致慢性中毒:富含胡萝卜素的黄绿色蔬菜和水果:医学导航:营养学辅助、代谢、微量元素病理、失调、症状/人名、先天药物(A8/11/12)
相关
- 养老院老人院也叫安老院、养老院、安养院,是一些社区服务的机构,是为老人提供住宿和日常起居照顾的地方,工作人员分为社工、护士、医生、义工及助理员等,提供的是老人服务。老人院因为
- 脑下垂体脑下垂体(法语、德语: Hypophyse,英语:pituitary gland,亦称为脑垂体)位于脑底部的中央位置,在蝶骨中的蝶鞍内,它的上方有视神经经过,两侧被海绵静脉窦所包围,它的底部为蝶窦及鼻咽。
- 神经病周边神经病变(英语:Peripheral neuropathy,缩写PN)俗称神经系统疾病,是指神经系统的疾病或异常状态下的神经系统 。虽然在大众文化中神经病常常是一种代替精神病的说法,但神经病实
- 曲霉属See List of Aspergillus species麹菌属(Aspergillus)是一个由几百种多细胞霉菌菌种所组成的菌属,在许多气候条件下皆可发现它们的踪影。麹菌属于1729年被皮耶尔·安东尼奥·米
- 不可逆激动剂不可逆激动剂是一种永久结合并激活受体的激动剂。一般激动剂与受体的结合是可逆的,而不可逆激动剂与此不同,它和受体的结合至少在理论上是不可逆的,如Oxymorphazone就是一种不
- 非洲猪瘟病毒科非洲猪瘟病毒科(学名:Asfarviridae)是双链DNA病毒中的一个科。非洲猪瘟病毒属(Asfivirus)是本科唯一的一个属,而与本科相关的Faustovirus(英语:Faustovirus)至今仍未分类。该类病毒主
- 健康促进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健康促进是指促使人们提高与改善健康状态的过程。在美国一般采用狭义的定义,即指帮助人们改变其生活习惯以达到理想健康状态的一门科学与艺术。198
- 疾病患者患者,又称病人、病者和病患,是指医疗服务的接受者,大多用来指罹患疾病、或身体受到创伤,而需要医生和护理人员进行治疗的人;动物如遇到相同状况,也可以患者称之。但是对于不用接受
- 周期元素周期表中的行称为周期。目前元素周期表有七个周期。同一周期中的元素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随着每一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序数逐渐增加,电子依如右图的顺序填入各个层及其中的
- 抗雄激素抗雄激素(anti-androgens),或称为雄性激素拮抗剂(androgen antagonists)。于1960年代时被发现,借由阻断特定的受体而抑制雄性激素的作用。可以竞争细胞表面的接受器或是影响雄性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