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ψ介子

✍ dations ◷ 2025-10-20 02:49:23 #J/ψ介子
5.5208*10-27千克J/ψ介子是一种次原子粒子,属于介子,由一枚粲夸克和一枚反粲夸克组成。它是由粲夸克和反粲夸克组成的次原子粒子当中第一个激发态。它的质量为3096.9兆电子伏特/c2,平均寿命为7.2*10-21秒。两个互相之间独立的研究组分别首次发现了J/ψ介子。其中一个组是伯顿·里克特领导的史丹佛直线加速器中心,另一个组是麻省理工学院丁肇中领导的布鲁克黑文国家实验室。他们得知彼此发现了同一粒子,并同时于1974年11月11日发表了他们的发现。这个发现后粒子物理学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个改变有时也被称为“十一月革命”。1976年,里克特和丁肇中因为这个发现分享诺贝尔物理学奖。J/ψ介子的发现背景即有理论成分也有实验成分。在1960年代里第一代夸克理论发表。按照这个理论质子、中子、所有其它重子以及所有介子都是由三种被称为夸克的粒子组成的。这三种夸克分别属于三种不同的“味”,它们分别是上夸克、下夸克和奇异夸克。虽然这个理论能够把当时存在的众多粒子归结为全部是由这三种夸克组成,当时的物理学家认为这个理论只是数学制造的幻影,它们只不过体现了更深的物理原理。从1969年开始在斯坦福国家加速器实验室进行的深度非弹性散射提供了质子是由更微小的粒子组成的实验迹象。当时还不清楚这些粒子是不是夸克还是其它什么东西。此后的许多实验逐渐地探测了次质子粒子的特征,这些实验显示它们可能的确是已经理论预言的夸克。在理论方面杰拉德·特·胡夫特1971年发现如何计算树图以外的带有自发对称性破缺的规范场论后这个理论能够被用来彻底解释弱相互作用。1973年发现的W及Z玻色子是弱电相互作用最早的实验迹象。1973年渐近自由被确定后夸克规范场论成为强相互作用的理论基础。但是简单地把电弱理论和夸克模型结合到一起导致理论预言与实验相违的衰变模型,尤其是它预言了Z玻色子参与的奇异夸克变化为下夸克的衰变。这样的衰变从来没有被观察到过。1970年谢尔登·格拉肖、约翰·艾利奥朴勒斯和鲁茨阿诺·麦阿尼预言假如还有一种夸克粲夸克存在的话,奇异夸克和下夸克之间就不必互相转变。1974年夏这篇论文导致了可能存在粲夸克和反粲夸克组成的介子的预言。但是这些预言没有受到重视。里克特和丁肇中并没有特意要证实这些理论,他们的实验目的主要是探索新的能量领域。由于J/ψ介子几乎是同时被发现的,因此它是所有基本粒子中唯一由两个字母作为名称的粒子。里克特把它称为SP,这个名称是按照斯坦福国家加速器实验室的加速器SPEAR命名的,但是他的同事们均不喜欢这个名字。因此他察看哪些希腊字母还没有被用作粒子名称。他推翻了Ι,因为这个字母代表“不重要”,最后他选择了ψ。有意思的是火花室图像里的J/ψ介子往往看上去像ψ。丁肇中则选择了J。这个字母是K前一个字母,而K介子则是奇异夸克组成的相应介子,当时已经被发现。由于科学社群觉得无论采用任一方命名的名称,都对另一方发现者的命名权不公平,因此大多数此后的论文都把这个粒子并列称之为J/ψ介子。J/ψ介子的第一激发态被写作ψ',有时也被写作ψ(2S)或者按照其兆电子伏特质量写作ψ(3686)。其它激发态也适用ψ和量子态(假如已知的话)或者质量来表示。由于里克特的实验组自己就发现了四个激发态,因此一般在描述激发态的时候单单写成ψ而不并列J。曾经流传一种说法,因为他自己中文姓氏“丁”和英文字母“J”类似,所以命名为J粒子,其实这是一个美丽的误会。真正的意思“J”在量子力学上代表电流、光,而J粒子和光、电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就命名为J粒子。在一个炙热的量子色力学物质中假如温度非常高的话J/ψ介子和它的激发态可能会熔化。这是被预言的夸克-胶子等离子体形成的一个迹象。截至2011年,欧洲核子研究组织的超级质子同步加速器(SPS)、布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的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RHIC)以及欧洲核子研究组织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做的重离子实验都观察到了这样的事实:重离子碰撞中产生的J/ψ比由核子对撞的简单叠加所计算出的产额要小,这一现象的原因还在探讨之中。其原因是要计算有多少J/ψ介子熔合了首先需要知道碰撞之初有多少J/ψ产生了,同时夸克胶子等离子体中也可能有J/ψ介子产生。因此在碰撞初始状态中还有许多未知数。也有理论认为,这个过程在超级质子同步加速器中不是导致J/ψ介子的消失,而是导致其生产。由于夸克胶子等离子体中众多粲夸克的存在,更多J/ψ介子会产生。此外含粲的B介子( B c {displaystyle B_{c}} 介子)也可能提供夸克自由运动的迹象。由于OZI规则J/ψ介子的强子衰变很少。这个效应大大延长了该粒子的寿命。因此它的衰变宽度仅为93.2±2.1千电子伏特。因此J/ψ介子的电磁衰变能够与强子衰变竞争。

相关

  • 肺气肿肺气肿(pulmonary emphysema)是一种肺部病理状态,指终末细支气管远端的肺组织因残气量增多造成持久性扩张,导致肺部纤维组织弹性减弱,肺泡间隔破坏,容积增大,以致影响正常呼吸的现
  • 雌二醇雌二醇(Estradiol,E2)是卵巢分泌的类固醇激素。是主要的雌性激素,负责调节女性特征、附属性器官的成熟和月经-排卵周期,促进乳腺导管系统的产生。雌二醇等雌激素的血清浓度在月经
  • Biochem Pharmacol药理学(英语:Pharmacology),是研究药品与有机体(含病原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学科。它既研究药品对生物的作用及作用机制,即药品效应动力学(Pharmacodynamics,简称药效学);也研究药品
  • 拓跋拓跋氏,又作拓拔、托跋、秃发,古代鲜卑氏族之一,为拓跋部的族长,拓跋部单于的家系多属于此氏族。拓跋部建立了包括北魏在内的许多拓跋国家。在北魏时,采取汉化政策,改姓元,唐朝之后
  • 骆驼式战斗机索普威思·骆驼式战斗机(Sopwith Camel)是英国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于1917年在西线引入的单座双翼战斗机,由索普威思飞机公司(英语:Sopwith Aviation Company)开发,是同公司的早期小
  • 家庭剧院个人电脑家庭剧院个人电脑(英语:Home Theater Personal Computer,缩写 HTPC),家庭剧院电脑,作为视讯或音频拨放或数位照片浏览的电脑。连接到电视去显示,通常使用遥控器操作,而不是使用键盘
  • 一等站台湾铁路管理局车站等级为台湾铁路管理局(台铁)的车站级别。车站级别是由《交通部台湾铁路管理局所属分支机构组织通则》第二条明文规定的。台湾北部、中部、南部、东部地区优
  • 北北基宜北北基宜或简称北基宜,是台湾北部新北市、台北市、基隆市、宜兰县四县市的共同生活圈合称,其范围等于台湾日治时期台北州的辖区范围。也包含基隆北海岸(东北角)等地区,台湾本岛的
  • ARP地址解析协议(英语: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缩写:ARP)是一个通过解析网络层地址来找寻数据链路层地址的网络传输协议,它在IPv4中极其重要。ARP最初在1982年的RFC 826(征求意
  • 时间地理学时间地理学又称时空地理学,是瑞典地理学家托斯登·海格斯川所提出的概念,强调人类活动空间中的时间因素。他认为人类受到许多结构因素的影响使其在地表空间的生活范围出现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