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语川黔滇次方言

✍ dations ◷ 2025-05-17 21:08:14 #ISO 639-2代码的语言,苗语

苗语川黔滇次方言是苗语川黔滇方言最重要的一支,主要分布在中国四川、贵州、云南等省以及越南、老挝、泰国、美国等国。说这种次方言的人口有200多万,其中中国国内有150万。在中国以贵州毕节市七星关区燕子口镇大南山苗话为标准音,于1950年代创制了拉丁字母苗文,1980年后又略加修改。美国通行另一套拉丁字母苗文(RPA苗文)。本文主要介绍大南山苗话和国内川黔滇次方言区通行的苗文。

王辅世、毛宗武(1995)把川黔滇次方言分为三个土语。

ISO 639-3语言代码除第一、第二土语,还设有白苗(黔滇桂、老挝)、绿苗(老挝、滇)、角苗(黔滇)、汉苗(黔滇)、Hmong Dô(越南)、Hmong Don(越南)。2011年有人提议把第一土语拆分为大南山、北花苗(滇)、南苗(滇西)、川西、黑苗(滇、越南)五种,该提议已被否决。

美国的苗族主要说白苗话和青苗话。

大南山苗话的语音如下。

另有借词声母w /w/。送气音、清擦音、清鼻音、清边音声母只能配阴调(第1、3、5、7调)。除叹词、语气词外,零声母实际是喉塞音声母/ʔ/(苗文中不标),而且只能配阴调。

下表中加括号的韵母只用于借词。

i在齿龈塞擦音后读/ɿ/,在卷舌音后读/ʅ/。u在颚化音后读/y/。

另外有韵母l /l̩/,用在汉语借词中,例如:lf xongt“明年”(lf来自汉语二)、tox lx sod“托儿所”。

不送气塞音声母、塞擦音和浊音声母在第4、6调读浊送气音。

有连读变调,发生在两个实词词素够成的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包括数词、量词性词组)中,现代汉语借词不发生连读变调。第一个音节是平调(第1、2调)的情况下,第二个音节第2、4、8调变第6调(原来没有浊送气成分的要增加浊送气成分),第3调变第5调,第5调变第7调。其他情况不变。连读变调在苗文中不标。例如jouf“十”读作,但是juax jouf“九十”读作(第8调变第6调)。

现代汉语借词一般从当地的西南官话借入。


苗语(湘西方言 · 黔东方言 · 川黔滇方言)

勉语(勉方言 · 金门方言 · 标敏方言(英语:Biao_Min_language) · 藻敏方言(英语:Dzao_Min_language))

原始苗瑶语(英语:Proto-Hmong–Mien_language)

相关

  • 胃溃疡消化性溃疡(英语:peptic ulcer disease,简称PUD),又称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这是指胃、小肠前段(十二指肠)或幽门,有时也包含了食道下端的黏膜损伤(溃疡)。在胃发生的溃疡称作胃溃疡(英语:s
  • 松果腺松果体(又叫做松果腺、脑上体)是一个位于脊椎动物脑中的小内分泌腺体。人体最小的器官。它负责制造褪黑素,一种会对醒睡模式与(季节性)昼夜节律功能的调节产生影响的激素其形状像
  • 动作电位动作电位(英文:action potential),指的是静止膜电位状态的细胞膜受到适当刺激而产生的,短暂而有特殊波形的跨膜电位搏动。细胞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被称为兴奋性,有这种能力的细胞如
  • 波特兰州立大学波特兰州立大学(英语:Portland State University,缩写:PSU)是一所位于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的公立研究型大学,成立于1946年,现是俄勒冈州本科及研究生人数最多的大学。2017年,其录取率
  • 沃罗涅日沃罗涅日 (Воронеж)是俄罗斯沃罗涅日州首府。2014年人口为1,014,610人。始于1585年。沃罗涅日在顿河的支流沃罗涅日河上,与交汇处相距12公里。位于连接首都莫斯科和乌克
  • 夏乐宫夏乐宫(Palais de Chaillot)位于法国巴黎十六区,隔塞纳河与艾菲尔铁塔相对。夏乐宫地区又称为特罗卡德罗(Trocadéro)。夏乐原是当地村庄的名称。特罗卡德罗是西班牙最南端加的斯
  • complement补体系统(英语:complement system)由一系列的蛋白质组成,属先天免疫系统的一部分。补体系统透过一连串的酵素(酶)相互切割启动,最终在目标微生物上形成类似孔洞的膜攻击复合物(Memb
  • University of Bristol布里斯托大学(University of Bristol),位于英格兰西部布里斯托市的一所英国大学,其历史可追溯到1876年建立的布里斯托大学学院。该校是英国老牌顶尖大学“红砖”高等学府之一,也
  • 观测宇宙学观测宇宙学是宇宙学的分支之一,研究者使用观测方法研究宇宙的起源和演化。观测主要借由望远镜、宇宙射线探测器、引力波探测器等探测仪器进行。现今物理宇宙学的主要内容是在
  • 谦 福谦福(1809年-?), 额尔德特氏, 字光庭, 号六吉, 一号小榆, 蒙古镶黄旗人,清朝官员。道光十四年(1834年)甲午科举人,十五年(1835年)乙未科进士。后任户部主事、詹事府左中允、翰林院侍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