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昔洛韦

✍ dations ◷ 2025-09-15 19:49:25 #阿昔洛韦
阿昔洛韦(Aciclovir,ACV)又被写作Acyclovir或Acycloguanosine,又称无环鸟苷,是一种鸟嘌呤类似物类的抗病毒药物。主要用来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水痘、带状疱疹。另外也应用在移植手术后,预防人类疱疹病毒第四型等巨细胞病毒感染的预防性投药。同时具有口服剂型与静脉注射剂型。阿昔洛韦是最常用的抗病毒药物之一。最常见的副作用是恶心、呕吐。有时会造成肾脏受损或血小板低下等较严重的副作用。 由于药物代谢的关系,肝肾功能较差者使用药物时的剂量要多加注意。 阿昔洛韦是相对安全的妇女用药,并未观察到特殊的副作用。 即便在母乳喂养时使用也相对安全。阿昔洛韦 是一种从鸟苷而来的核酸衍生物,其作用原理为阻止病毒复制脱氧核糖核酸。阿昔洛韦于1977年被发现。阿昔洛韦曾因其极高的选择性和低细胞毒性而被视为是抗病毒治疗的新时代的开始,其发明者美国药理学家格特鲁德·B·埃利恩(Gertrude Belle Elion)也部分因此而获得198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阿昔洛韦也被列入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物标准清单,是建立基础照护系统时,最重要的必备基础药物之一。 目前阿昔洛韦已经是通用名药物,在全球有许多不同的商品名。阿昔洛韦每一剂的批发价约为0.03 到0.12美金。在美国,每剂阿昔洛韦大约0.5美金。阿昔洛韦与以前的核苷类似物类抗病毒药物不同,它只含有部分的核苷结构,其糖环被一条开放链取代。阿昔洛韦可被病毒胸腺嘧啶激酶(Thymidine Kinase, TK)催化磷酸化变成一磷酸无环鸟苷(acyclo-GMP),此过程比细胞胸腺嘧啶激酶快3000多倍。在细胞酶的催化下转变成二磷酸无环鸟苷(acyclo-GDP)及三磷酸无环鸟苷(acyclo-GTP)。acyclo-GMP是一种十分有效的DNA聚合酶抑制剂,它与病毒的亲和力是细胞聚合酶的100倍。作为酶作用物,acyclo-GTP与病毒的DNA结合,导致DNA链终止。同时,病毒酶不能将acyclo-GTP从DNA链上除去,从而导致DNA聚合酶的作用被进一步的抑制。可能是因为细胞磷酸酶的作用,acyclo-GTP在细胞中的代谢相当迅速。一般耐受性良好。局部用药有其轻度刺激症状,静脉滴注外渗可引起局部炎症和静脉炎,还有厌食、恶心、头痛和皮症。阿昔洛韦为HSV感染的首选药物。局部应用治疗疱疹性角膜炎、单纯疱疹和带状疱疹,口服或静脉注射可有效治疗单纯疱疹脑炎、生殖器疱疹、免疫缺陷病人单纯疱疹感染等。嘧啶类似物(碘苷、三氟胸苷) · 溴夫定 · 西多福韦金刚烷/M2离子通道蛋白抑制剂(金刚烷胺、金刚乙胺)

相关

  • 人类呼吸道合胞病毒人类呼吸道合胞病毒,又称呼吸道融合病毒,简称HRSV(Human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为副黏液病毒科肺病毒属中型单链RNA病毒,分为A,B两型, A,B两型之主要差异在于病毒外膜表面
  • 结核分枝杆菌结核杆菌,即结核分枝杆菌(学名: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是专性需氧微生物,1882年德国微生物学家罗伯·柯霍在柏林宣告它是结核病的病原体。他凭着此发现获得了1905年诺贝尔生
  • 血液检查血液检查(英语:Blood test),是指通过采血以获得受检者的血液,并利用其进行临床检查以获取受检者的健康状况。主要通过医检师进行检验。血液检查主要用于判断患者在一定时间内的身
  • 咽炎咽炎(英语:Pharyngitis)是指人类喉部深处,即俗称咽(咽喉后部)出现的炎症,通常会导致咽喉痛、 发热,其他病征可能包括流鼻水还可能有流鼻涕、咳嗽、头痛、声音沙哑(英语:hoarse voice)等
  • 生物数学数理生物学(英语:mathematical and theoretical biology),又称数学生物学(英语:mathematical biology)或生物数学(英语:biomathematics)是一个跨学科的领域,其主要目标是利用数学的技巧
  • 转染转染(英语:Transfection)是将外源遗传物质(DNA或RNA)植入细胞的一种过程,常用来描述非病毒入侵的转基因方式,相较于转化(英语:transformation,又译转型)用于植物、细菌及癌细胞的扩散,转
  • 专性需氧专性需氧微生物(英语:obligate aerobe)是一类在有氧条件下才能存活的微生物。这类生物通过有氧呼吸将糖类或脂肪转化为其生活所需的能量,在其呼吸中,氧被用作电子传输链的末端电
  • DAP二氨基庚二酸(DAP)是一种α-氨基酸。它是赖氨酸的ε-羧基衍生物。二氨基庚二酸是某些原核生物的细胞壁的组成成分。在构成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的肽聚糖链上常常可以发现它的
  • 马丁乌斯·贝杰林克马丁努斯·威廉·拜耶林克(荷兰语:Martinus Willem Beijerinck,1851年3月16日-1931年1月1日),荷兰微生物学家和植物学家。他出生在阿姆斯特丹。拜耶林克就读于荷兰莱顿大学,并成为
  • 小儿麻痹脊髓灰质炎(英语:poliomyelitis,简称polio),俗称小儿麻痹症(中文名称译自日语“小児麻痺”;后者则译自英语infantile paralysis),又译急性灰白髓炎。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可感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