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的安妮王妃

✍ dations ◷ 2025-09-08 02:15:21 #丹麦的安妮王妃

安妮·费雷利斯·费内拉·鲍斯-莱昂(英语:Anne Ferelith Fenella Bowes-Lyon;1917年12月4日—1980年9月26日)是一名丹麦王室成员,且是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表姐、伊丽莎白王太后的侄女。

安妮出生于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是第十四代斯特拉斯莫尔和金霍恩伯爵克劳德的次子约翰·鲍斯-莱昂(英语:John Bowes-Lyon)与第二十一代克林顿男爵查尔斯(英语:Charles Hepburn-Stuart-Forbes-Trefusis, 21st Baron Clinton)之女费内拉·赫本-斯图尔特-福布斯-特雷弗西斯女勋爵所生的长女[1]。她有三个妹妹,其中包括在1914年因严重智力障碍被送入收容机构的尼莉莎和凯瑟琳(英语:Nerissa and Katherine Bowes-Lyon)[2]。

1938年4月28日,安妮在与西敏圣玛格丽特教堂与托马斯·威廉·阿诺德·安森中校(1913—1958)举行婚礼[3]。

托马斯是第四代利奇菲尔德伯爵托马斯·爱德华·安森的长子,故其为伯爵爵位之法定继承人,并使用父亲的附属爵位“安森子爵”作为礼节性头衔,故安妮亦在婚后获称为安森子爵夫人[4]。二人在1948年离异,此前育有一子一女[5]:

1950年9月16日,安妮在位于苏格兰的鲍斯-莱昂家族(英语:Bowes-Lyon)祖宅格拉姆斯城堡与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九世的曾孙、丹麦的亚斯里王子与瑞典的玛格丽特公主的长子格奥尔格王子举行婚礼,在婚后改为使用“丹麦的安妮王妃殿下”头衔[1]。

1980年9月26日,安妮在伦敦因心脏病发病逝,享年62岁[8]。

相关

  • 杰西·罗布雷多杰西·罗布雷多(Jesse Manalastas Robredo,1958年5月27日-2012年8月18日),中文姓名林炳智,第二代菲律宾华人,由2010年起担任菲律宾贝尼格诺·亚基诺三世政府内政部长,直至逝世。2012
  • 桂冠实业桂冠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英语:Laurel Corporation,简称:桂冠食品、桂冠),是一家总部位在台湾的食品制造商,其主要产品大多属冷冻食品。1970年,成立桂冠实业,该公司前身之主要业务为冰块
  • 麦尔威·杜威麦尔威·杜威(英语:Melvil Dewey,1851年12月10日-1931年12月26日)是图书馆使用的杜威分类法的发明家。1874年杜威于阿默斯特学院毕业。他从1874年到1877年在阿默斯特任图书馆助手
  • 诺埃尔·罗斯诺埃尔·罗斯(英语:Noel R. Rose,1927年12月3日-2020年7月30日)是一位美国免疫学家、病理学家和分子微生物学家,最主要贡献是1950年代与其导师恩斯特·维特斯基开创了自身免疫(aut
  • 乔治·玛丽·塞尔乔治·玛丽·塞尔(1839年6月27日-1918年6月27日)是一名美国天文学家和clergyman。他曾于1858年发现了小行星55祸神星和6个星系。他中年以后成为Paulist order的成员并于美国天
  • 山口昇山口昇(日语:ヤマグチ ノボル,1972年2月11日-2013年4月4日),是日本茨城县出身的男性轻小说作家、游戏剧本作家。明治大学政治系毕业。以写自己参与剧本的游戏作品‘カナリア 〜こ
  • 超分辨率成像超分辨率成像(Super-resolution imaging,缩写SR),是一种提高影片分辨率的技术。在一些称为“光学SR”的SR技术中,系统的衍射极限被超越;而在其他所谓的“几何SR”中,数位感光元件的
  • 黄立极黄立极(1568年-1637年),字石笥,又字我范,别号中五,直隶元城县(今河北大名)人,明朝政治人物。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庚子科举人第三名,三十二年(1604年)登甲辰科进士。工部观政,改翰林院庶吉士,三十五年授翰林院检讨,三十六年养病。四十年起补原职,四十一年任会试同考官,本年回籍调理。四十三年起补原职,四十四年升左赞善,四十七年升左春坊左谕德,天启元年(1621年)南京主考。二年升右庶子,掌司经局印。同年升官詹事府少詹事,三年升协理府事礼部右侍郎。明熹宗即位后,以同乡成为魏忠贤的亲信,天启五年
  • 康斯坦蒂诺斯·米佐塔基斯康斯坦蒂诺斯·米佐塔基斯(希腊语:Κωνσταντίνος Μητσοτάκης,罗马化:;1918年10月18日-2017年5月29日),希腊新民主党政治人物,1990年4月11日至1993年10月13日担任第76任希腊总理。康斯坦蒂诺斯·米佐塔基斯生于克里特岛哈尼亚。他出生于政治世家,祖父、父皆曾担任议员。他早年在雅典大学学习经济与法律。2017年5月29日在希腊雅典逝世,享年98岁。
  • 公子不可求公子不可求,又称作“公子不求”,是中国古代文学中常见的一个典故,源自于《庄子·天下篇》。这个典故被广泛引用,并在中国文化中形成了独特的意象,代表了一种崇高的人格追求和道德理念。公子不可求的典故最早见于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子的《天下篇》。文中讲述了一个富有的公子,他拥有无尽的财富和权势,但是他不满足于现状,渴望得到更多的财富和荣誉。于是,他四处奔波,寻找着更大的权势和财富。然而,无论他走到哪里,无论他拥有多么豪华的宅邸和珍宝,他都觉得不够,总有一种空虚感困扰着他。最终,他愤怒地对人们说:“我想要的东西,你们为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