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戈·贝尼奥夫

✍ dations ◷ 2025-09-07 15:45:46 #1899年出生,1968年逝世,洛杉矶人,俄罗斯裔美国人,瑞典裔美国人,美国地震学家,加州理工学院校友,加州理工学院教师,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波莫纳学院校友,俄

维克托·胡戈·贝尼奥夫(英语:Victor Hugo Benioff,1899年9月14日-1968年2月1日),美国地震学家,加州理工学院教授。他最为人所知的是将太平洋中深层地震发生的深度与震中位置关系绘制成图。

贝尼奥夫生于洛杉矶,父亲是俄罗斯移民,母亲是瑞典移民。他在1921年毕业于波莫纳学院以后,曾经希望成为天文学家,因此在威尔逊山天文台任职一段时间。之后因为天文学家的作息时间日夜颠倒,所以转而研究地震学。贝尼奥夫于1924年进入加州理工学院地震学实验室(英语:Caltech Seismological Laboratory)任职,1935年获得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

贝尼奥夫被认为是设计地震相关测量仪器的天才。他的其中一个最早设计的仪器发表于1932年,即贝尼奥夫地震仪。他所设计的许多工具今日被用在世界各地进行地震观测。和地震仪一样有名的是记录地表变动的贝尼奥夫应变仪。他最晚期的成就之一就是将旧式贝尼奥夫地震仪修改后的新式地震仪,该仪器让地震学家获得更多超深层地震的知识。

贝尼奥夫注意到在属于隐没带的海沟,距离海沟越远的地震其震源就越深。他意识到在隐没带的震源倾斜分布指出了这一部分的板块已经俯冲隐没到另一板块之下。而这样的地震模式即今日所称的贝尼奥夫带。

在1930年代早期,贝尼奥夫也致力于开发电子乐器,由其是电钢琴、电小提琴(英语:Electric violin)和电大提琴(英语:Electric cello)。他的晚年生活即致力于开发这类乐器。贝尼奥夫曾为美国钢琴家罗莎琳·杜蕾克(英语:Rosalyn Tureck)开发乐器超过20年,并且直到去世都为鲍德温钢琴公司(英语:Baldwin Piano Company)研发。

贝尼奥夫在加州门多西诺逝世。

1958年获选为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


相关

  • 分裂间期间期是细胞周期的历时最长的阶段,在该阶段中细胞增加尺寸并复制其DNA。间期也被认为是细胞的“生活”阶段,此阶段细胞吸收营养,成长并执行“一般”细胞的功能。大多数真核细胞
  • 错误显示乱码指的是电脑系统不能显示正确的字符,而显示其他无意义的字符或空白,如一堆ASCII代码。这样所显示出来的文字统称为乱码。乱码是因为“所使用的字符的源码在本地计算机上使
  • 凝血酶原1a2c, 1a3b, 1a3e, 1a46, 1a4w, 1a5g, 1a61, 1abi, 1abj, 1ad8, 1ae8, 1afe, 1aht, 1ai8, 1aix, 1awf, 1awh, 1ay6, 1b5g, 1b7x, 1ba8, 1bb0, 1bbr, 1bcu, 1bhx, 1bmm, 1bmn
  • 同夫同妻即男同性恋者的妻子,女同性恋者的丈夫则称为同夫。其中大部分同妻/同夫是异性恋者,另有一部分是同性恋者,同妻/同夫通常指代前者。中国大陆绝大部分男同性恋者选择与异性结
  • 巴瑞特氏食道症巴雷斯特食道症(Barrett's esophagus)又称为巴洛氏食道症、巴雷特症候群、巴瑞特氏食道症,是一种食道细胞病变的症状,是远端食道黏膜的鳞状上皮细胞由柱状上皮细胞所取代的病变,
  • 地方性斑疹伤寒鼠型斑疹伤寒,即是地方性斑疹伤寒(endemic typhus),病原体为伤寒立克次体(Rickettsia typhus),主要流行于家鼠之间,印度鼠蚤为由鼠类传给人的主要媒介。跳蚤吸血后获得病原体,其在中
  • 渐变态半变态,又称不完全变态,是昆虫发育的一种类型。此类型的昆虫发育包括三个阶段:卵、稚虫和成虫。三个阶段之间的是逐渐变化的,没有蛹这个阶段。稚虫通常与成虫外表相似,但其生态异
  • 半鸟半鸟属(属名:Unenlagia,意为“一半的鸟”)又名若鸟龙,是兽脚亚目恐龙的一属,生存于晚白垩纪的南美洲,化石发现于阿根廷内乌肯省中部山区。半鸟属于驰龙科的半鸟亚科,是群奇特、极度
  • 弗里德里希·冯·维塞尔弗里德里希·冯·维塞尔(德语:Friedrich von Wieser,1851年7月10日-1926年7月22日)是奥地利经济学派早期的经济学家。维塞尔生于维也纳,父亲是奥地利国防部的高阶官员。他最初学习
  • 让-巴蒂斯·卡米耶·柯洛让-巴蒂斯·卡米耶·柯洛(Jean-Baptiste Camille Corot,1796年7月16日-1875年2月22日),法国著名的巴比松派画家,也被誉为19世纪最出色的抒情风景画家。画风自然,朴素,充满迷蒙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