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骑士

✍ dations ◷ 2025-11-25 08:09:52 #宗教信仰哲学,宗教信仰及教义,存在主义,基督教神学

信仰骑士 (丹麦语:Troens ridder) 指那些完全相信自己及神并从俗世中脱离出来而行事的人。他们与神及信仰间有一种绝对而私人的关系。十八世纪丹麦哲学家索伦·克尔凯郭尔曾在《恐惧与战栗》、《重复》等著作中多次深层次地论及这一概念。

信仰骑士,根据克尔凯郭尔的著作《恐惧与战栗》,是与传统上的悲剧性英雄不同的。具体来说,悲剧英雄牺牲自己是为了显明他所秉持的一种普世价值(或即道德观)。这一普世价值是所有人都能理解认同的。他的牺牲是对这一价值的彰显。而信仰骑士则为了神及自己的信仰,舍弃了一切普世的事物。从而有意识地转入了一种在普世语境下近乎“疯狂”的状态。借由这种状态,在一定的场合,信仰骑士本身成为了一种普世价值。当然,信仰骑士最终并不都成为世界所接受的伟人。很多时候,他们是无法被任何人理解的。克尔凯郭尔还将一些悲剧英雄的伪装者称为“宗派傀儡”,宗派傀儡认为自己已经通过对普世价值的不完全弃绝而到达了信仰骑士的境界,事实上他们仍然只是在有意或无意地彰显某种普世价值(或者仅仅是虚荣)。这比成为悲剧英雄还要容易,因为一个悲剧英雄,根据克尔凯郭尔,必须为了自己的普世信条而牺牲,而宗派傀儡则只要在自己的小圈子中互相欣赏便可以了。

信仰骑士的标志性特征是他们对普世价值的舍弃或脱离及他们对自我信仰及神的绝对坚信。他们恒常地处于一种悖论之中。一方面,信仰骑士是最自私的个人主义者(在普世道德观的语境中),另一方面,对他们来说,这是他们至高无上的对于神的牺牲。(因为信仰及神而做出违反普世道德观的行为)。缺少了以上特征的人们,无法成为或被称为信仰骑士。克尔凯郭尔认为亚伯拉罕是信仰骑士的模范。

信仰骑士与神的关系是绝对的,而其与世界的关系是隔绝的。当人处于一种独立于世界之外的,与神的绝对且私人的联系之中时,才有陷于悖论,并成为信仰骑士的可能。克尔凯郭尔举了一个新郎与新娘的例子。当一位新郎被预言者告知如果他与新娘结婚,将给他们的婚姻带来不幸时,他立即拒绝了这场婚姻。克尔凯郭尔认为,若新郎是被预言者或任何一种世人能理解的方式告知并在公众中得到显明,即使他拒绝了婚姻,他至多只是悲剧英雄,因为他可以用无数种世人可以理解的借口来搪塞他对婚姻的拒绝。然而如果一个人以绝对私密的方式,即与神直接的交流而得知了他的婚姻的不幸并因此拒绝,他将永远无法说明自己的理由,并陷入悖论(在外人看来他只是一个自私的疯子,而在他自己的神的绝对关系中他为了信仰及神牺牲了自己最爱的人)。

相关

  • 蛋白激酶蛋白激酶(英语:Protein kinase)负责体内蛋白质的磷酸化。它和负责蛋白质的脱磷酸化的蛋白质脱磷酸化酵素(protein phosphatases)有相对的功能。蛋白质的磷酸化决定蛋白质的构造和
  • CCs有机铯化学是研究碳-铯键的化合物的化学分支。有机铯化学多年来发展很慢,这是因为有机铯化合物难于制备,也难以使用,其化学活性比相应的有机钠(或钾)化合物还高。例如,金属铯在常
  • 联合国维和部队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英语:United Nations Peacekeeping Force)简称联合国维和部队,指由大会或联合国安全理事会至少需九票赞成(必须包括五个常任理事国)核准部署并决定其任务授权
  • 文永‧弘安之役元日战争是元朝皇帝忽必烈与属国高丽在1274年和1281年两次派军侵略日本而引发的战争;这两次侵略在日本合称“元寇”或“蒙古襲来”,或依当时的日本年号称抵御元军第一次进攻的
  • 参与观察参与观察(Participant observation)是一种研究策略。它被广泛运用于许多学科,特别是文化人类学,也包括社会学、沟通研究、社会心理学。其目的是与一个特定人群(例如,一种宗教、职
  • 刘立立刘立立(1938年5月6日-2018年4月22日),第53届金钟奖终身成就奖,台湾女导演,作品大部分为琼瑶原著及监制的影片。刘立立1938年5月6日出生,全家都是基督徒,1962年毕业于政治作战学校影
  • 隆回县隆回县是位于湖南省邵阳市中部的县。GDP总量70.4亿元(2010年)隆回疆域春秋战国属楚国南境,秦统一中国,始设郡县,属长沙郡。西汉初属长沙国昭陵县地。汉武帝元朔五年(前124年),析昭陵
  • 雷清泉雷清泉(1938年7月23日-),四川岳池人,绝缘技术专家。1962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曾任哈尔滨电工学院教授。200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院士。现任哈尔滨理工大学教授、
  • 桃园灯会桃园灯会(英语译名:Taoyuan Lantern Festival)是桃园自2003年起于每年元宵节举行之灯艺节庆活动,现由桃园市政府观光旅游局主办。桃园灯会一直以创新、独特的方式来展现,时常以非
  • 明史馆明史馆是清朝初期设立的修史机构。顺治二年已有修《明史》之议,并创办明史馆,但仅议定修撰体例。康熙四年(1665年),重开明史馆,因纂修《清世祖实录》而停止。康熙十八年(1679年),三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