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曼特罗
✍ dations ◷ 2025-04-26 19:39:45 #曼特罗
曼特罗(梵语:मन्त्र,拉丁转写:mantra),音译又做曼怛罗,译为真言、神咒、秘密语、梵颂,指据称能够“创造变化”的音、音节、词、词组、句子、段落。它们的用途与类型依照与曼特罗相关的学校和哲理而变化。曼特罗起源于印度吠陀传统,后来逐渐成为印度教的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佛教,锡克教和耆那教中也有用到。它常被用来祈福、消灾、驱魔等,但实际上不同教派之间曼特罗的用途、结构、重要性都存在差异,并不存在一种普世的曼特罗,对曼特罗的定义都充满了争议。梵语中的“曼特罗”来自泰米尔语,其中“man”的意思是“思考”,后缀“tra”说明它是一种工具,因此“曼特罗”的字面意思即“思考的工具”。 它出现在公元前1000年以前。
相关
- 液泡液泡(拉丁语:vacuolum、 法语、英语、荷兰语:vacuole、 德语:vakuole),又称为液泡,是一种囊状的单层膜细胞器,其中含有细胞液,为酸性环境。液泡的作用在于存储并降解细胞中的废物和有
- Ivan Pavlov伊万·彼得罗维奇·巴甫洛夫(俄语:Иван Петрович Павлов,1849年9月26日-1936年2月27日),俄罗斯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医师。他因对狗研究而首先对古典制约作出描
- 公孙龙公孙龙(前320年-前250年),东周战国时期赵国人(今河北邯郸),传说字子秉,曾经做过平原君的门客,是名家的代表人物,以“白马非马”和“离坚白”等论点而著名。与公孙龙齐名的是另一名家惠
- 苯乙酸苯乙酸(英语:PAA, Phenylacetic acid),又名苯醋酸、苄基甲酸,是一种由苄基与羧基相连得到的羧酸,分子式为C8H8O2。室温下为白色有特殊气味的光泽片状或块状结晶,可溶于乙醇、乙醚。
- 杂食动物杂食性是指吃植物、动物的一类的动物,这类动物什么都能吃,它们不用依靠单一类型的食物如植物或动物来维持生命,却可以只进食单一类型的食物来维持生命,因此对周遭环境有着较强的
- 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学联合会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学联合会(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Physics,简称IUPAP),是一个非政府性的国际性学术组织。该组织成立于1922年。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学联合会
- 亚述帝国亚述(帝国亚拉姆语:ܐܬܘܪ)是兴起于美索不达米亚(即两河流域,今伊拉克境内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一带)的国家,使用的语言有阿拉米语,阿卡德语等。公元前8世纪末,亚述逐步强大,先
- 塞舌尔塞舌尔华人,在1999年估计人口有1000人,是最小规模的非洲华人群体。第一个抵达塞舌尔的华人是在1886年从毛里求斯来的,直到1940年毛里求斯华人将他的亲戚从中国带到毛里求斯,经历
- 查洛顿会议查洛顿会议(英语:Charlottetown Conference),是一个由多个英属北美殖民地的代表讨论组成邦联的会议。这次会议由1864年9月1日-9月9日于爱德华王子岛的查洛顿举行。英国希望减轻海
- 信度信度(英语:Reliability),指的是测量方法的品质,即对同一现象进行重复观察之后是否可以得到相同资料值。科学研究者试图使用一系列的指标来测量个人或社会现象。可信度概念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