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路 (广州)

✍ dations ◷ 2025-11-24 20:24:59 #广州主干道,广州历史,广州政治史

东风路,中国广州市一条呈东西走向的主干道,据统计,平均每日有高达30万辆车使用本路。东起中山一路立交,西至增埗桥,全长8823米,路宽40~44米,双向8~10车道,两侧均设有公交专用道。全路分东、中、西三段,中山一路立交至越秀北路为东风东路,越秀北路至解放北路为东风中路,再往西至西场立交为东风西路,分别与28条道路相连接,建有8座立交,及多座人行天桥和隧道。现交警规定全路段全天禁止自行车、1.5吨以上货车行驶。

清代时,今东风路之广州府城内段自东向西仅二牌楼-天平街-德宣街一线(即今仓边路至解放北路)贯通,与天官里(仓边路至铜关,今越秀桥附近)、天濠街(盘福路至解放北路)两段并不直接连通。

该路(原德宣路段)始建于1920年,以吉祥路为界分东、西两段修建,吉祥路以西至盘福路段称德宣西路,吉祥路以东至仓边路段称德宣东路。在东段,越秀桥(天官里尾)至先烈路段旧称越秀横路,该段与1933年开建的东沙公路至石牌段(民国时期未筑成)曾规划合称黄埔大道。解放后,天官里尾至东皋大道段扩筑道路裁弯取直,借用原平行辅路“造币厂左马路”名称更名为造币左路,东皋大道以东段称黄埔大道。1959年辟筑仓边路至越秀北路段(原称天官里),与德宣东路及造币左路贯通,1960年建至梅东路。在西段,1955年修建德坭路连接西场,德坭路是由德宣西路尾经牛皮寮及田洞横过铁路而至坭城,故得名。1964年建成德坭立交跨越广茂铁路。至此,东风路全线贯通。

1968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全路由西往东被当局改称东风一至五路(取东风压倒西风之意)。

1975年开始拓阔东风路,降低部分东风东路的路面坡度。1992年起再次改造东风路,先后在农林下路、越秀北路、盘福路等路口建立交桥,绝大部分路段取消红绿灯,路中央架设护栏禁止车辆左转和掉头,以保证直行车流畅顺。

文革时期各路名被逼更改以合乎政治需要,时各派系小报在此地改名上有不少意见,争论持续。广州市革命委员会中,以东风派与红旗派两大阵营相争突出,以此时先改为东昇路,为将西山(街道建制,源西山庙)日落西山改联想太阳东昇,并平衡两派争拗。而东风派由于成员工人众多,广州市总工会亦在此干线,后将西场口以东以东风一到四路定名,延至1968年定型,为文革时期广州改路名最尾的一条路。

1960年代的德宣路、德坭路南边一带,多为有规则的砖木屋宇,北侧则是残砖搭墙、沥青纸盖顶用竹夹着的瓦面(屋)。这带当时有不少街道工厂(时称街道服务站),涉及打铁、煮沥青、片轮胎(分解车胎做鞋底)、开铁桶(拆开铁桶将铁皮敲直出售)、小型翻砂铸造等手作业。不存。

道路顺序由西往东排列,粗体字为主干道。

均在邻近东风路位置设有出口。

相关

  • 状语状语(adverbial)是用来修饰、限制谓语(动词或形容词)的语言单位,以表明谓语(动词或形容词)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或程度等。能充当状语的有形容词、副词、能愿动词、表时间地点
  • 组合化学组合化学是一种在短时间内,以有限的反应步骤,同步合成大量具有相同结构母核化合物的技术。组合化学兴起于1990年代,是在固相多肽合成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在药物先导化合物的
  • 汗水汗液,或汗,是由人等高等动物透过汗腺所分泌出的液体。汗的分泌受到植物性神经系统调节。汗液的主要成分是水,约占总成分的98%到99%,其余物质为氯化钠,极少量的尿素、氨和其他盐类
  • 雇佣者雇佣(英语:employment,意近:就业)是指二个伙伴之间的契约关系,其中一方为雇佣者(雇主、雇佣人),另一方为被雇佣者(雇员)。从法律意义来看,通过双方契约约定,“被雇佣者”为“雇佣者”工作
  • 文安立文安立(挪威语:Odd Arne Westad,1960年1月5日-)挪威历史学家,主要研究的是冷战史和当代东亚史。曾任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国际史教授、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李成智美国-亚洲关系讲座
  • 西太后孝钦显皇后(满语:ᡥᡳᠶᠣᠣᡧᡠᠩᡤᠠ ᡤᡳᠩᡤᡠᠵᡳ ᡳᠯᡝᡨᡠ ᡥᡡᠸᠠᠩᡥᡝᠣ,穆麟德:hiyoošungga gingguji iletu hūwangheo,太清:hiyouxungga gingguji iletu hvwanghe
  • M3 MAAWS无后座力炮卡尔·古斯塔夫无后座力炮 (瑞典语:Carl Gustaf,英语:Carl Gustaf recoilless rifle;亦称:古斯塔夫巴祖卡、M2CG)是一系列由瑞典萨博博福斯动力公司(原来是波佛斯反装甲公司)生产、亦
  • 北加里曼丹省北加里曼丹省(印尼语:Kalimantan Utara)位于加里曼丹岛东北部,是印度尼西亚于2012年10月25日批准设立的该国第34个省区。由原东加里曼丹省的4个县和打拉根市划出新设。该省北部
  • 拜住 (元英宗)拜住(蒙古语:.mw-parser-output .font-mong{font-family:"Menk Hawang Tig","Menk Qagan Tig","Menk Garqag Tig","Menk Har_a Tig","Menk Scnin Tig","Oyun Gurban Ulus Tig"
  • 李伯芳李伯芳(?-?),字廷实,广东韶州府英德县人,民籍,明朝政治人物。广东乡试第十八名举人。隆庆二年(1568年)中式戊辰科进士。万历十年(1582年),接替陆通霄任福建兴化府知府一职,万历十二年由钱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