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专政

✍ dations ◷ 2025-08-02 02:24:21 #政体,2000年代后期金融危机,贪污,政治术语

银行专政(英语:Bankocracy,由英语“Bank”与古希腊语“κράτος ”所组成;Trapezocracy,自希腊语“τράπεζα ”,意为银行)是一有争议的政治学术语,指的是银行业对于公共政策的制定拥有过大影响力的情况。此外,该词汇也可以指一种由金融机构统治社会的政治体制。

“银行专政”这个词最早的使用者之一是英国国会议员威廉·富勒顿(英语:William Fullarton),他于1797年4月10日的国会辩论中表明解决英格兰银行对金融的完全控制要远比试图终结法国大革命战争来的重要。他在辩论中这么说道:

是银行专制对社会的毁灭造成了威胁...并将倾覆任何关于战争、协商与和平的议题。

身为美国第二银行的坚决反对者,美国参议员罗伯特·约翰·沃克于1840年1月21日在参议院院会中发表了一篇演说,其中他警告将纸币纳为法定货币的行为将“颠覆宪法,摧毁国家的自由秩序以及人民的权利,并会促成银行专制的兴起;这种体制将比君主专制政体更为肮秽,更具毁灭性,而且更专横,但威胁却是绝对存在的。”

“银行专政”亦出现于卡尔·马克思的著作《资本论》中。他将公债的出现形容为资本原始累积的催化剂:

公共债务成了原始累积最有力的杠杆之一,国债促成了股份有限公司的兴起,造成对所有人造成影响的手段的出现,汇兑业务亦随之而起;总之,此后证券交易市场的赌博行为与现代的银行专政体制将大行其道。

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这个词与金融资本主义是同义词。

许多政治观察家与记者亦以银行专政来形容2007年–2008年环球金融危机。

相关

  • 甲硅烷甲硅烷(英语:Silane),也称甲矽烷、硅甲烷,化学式为SiH4,是一种硅烷;有时也被简称为硅烷(勿混淆)。它的结构与甲烷类似,只是用硅取代了甲烷中的碳。在室温下,硅烷是一种易燃的气体,在空气
  • 邮政博物馆邮政博物馆(英语:Postal Museum),简称邮博馆,是1965年12月1日中华民国交通部邮政总局成立的博物馆,1966年3月20日(即“中华邮政70周年纪念日”)正式对外开放。创始的邮政博物馆,是利
  • 台湾省政府建设厅台湾省政府建设厅为台湾省政府曾设置的一级所属机关,成立于1945年。当时负责掌理台湾省的工业、商业、矿业、中小企业辅导、技术行业行政、都市与区域计划行政、建筑管理、手
  • 康格康格(英语:Edwin Hurd Conger;1843年3月7日-1907年5月18日),美国外交官,曾担任驻巴西、中国、墨西哥公使。1900年中国爆发义和团运动,他和家人曾遭到围困。康氏妻子名萨拉,曾多次入宫
  • 谍海密码战《谍海密码战》(英语:)是一部1966年合拍的喜剧惊悚片,由斯坦利·多南执导,格里高利·派克和索非娅·罗兰主演。改编自亚历山大·戈登(Alex Gordon)的1961年小说《The Cypher》。由
  • 林轨迹林轨迹(Hayashi track)是原恒星在赫罗图上经历原恒星云之后达到趋近静力学平衡的路径。1961年林忠四郎显示有一个最小的有效温度(相当于在赫罗图的右侧边界)存在,这个临界温度大
  • 袁采袁采,字君载,衢州人。宋朝学者、官员。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官至监登闻鼓院。淳熙五年(1178年),任乐清县令,任内重建县学,纂修《乐清县志》十卷。官至监登闻鼓院。曾实地考察雁荡
  • 雅克·奥古斯特·德·图雅克·奥古斯特·德·图(Jacques Auguste de Thou,1553年-1617年),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法国历史学家。其代表作《他的时代的历史》(1604年至1620年出版)记述了1545年至1584年包括宗教
  • 阮福绵宰阮福绵宰(越南语:Nguyễn Phúc Miên Tề/.mw-parser-output .han-nom{font-family:"Nom Na Tong","Han-Nom Gothic","Han-Nom Ming","HAN NOM A","HAN NOM B","Ming-Lt-HKSCS
  • 荀谌荀谌(?-?),字友若,颍川人,东汉末期人物,荀彧四兄。《三国志》荀彧传作荀彧弟。荀谌本为韩馥部下,初平二年(191年),辛评、荀谌、郭图共同说服韩馥出让冀州州牧职位予袁绍,荀谌亦受邀为袁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