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坟时代
✍ dations ◷ 2025-02-23 16:26:11 #古坟时代
古坟时代(日语:古墳時代/こふん じだい Kofun Jidai),为大和时代的一个阶段,日本继弥生时代之后的时代,从公元250年开始,迄于公元710年,因当时统治者大量营建“古坟”而得名。古坟的分布基本上遍及日本本州岛南部,以奈良、大阪为主,北海道则未发现。此一时期的坟墓为巨大的穴式土堆,四周有壕沟,“前方后圆”形式的墓制最具代表性,坟的周遭围绕着中空的黏土塑像,这些筒状土制人偶有可能是殉葬用,称之“埴轮”。建筑这些坟墓须花费大量财力,只有少数的统治阶级能够负担,目前发现有七十一座,以钥匙孔形的古坟最常见,大阪的大山古坟(仁德天皇陵“百舌鸟耳原中陵”)据悉为全世界最大的古坟。古坟里通常有许多铜镜、珠宝等陪葬品,到了后期还有兵器和铠甲。古坟时代又分前、中、后三期。自8世纪初开始,火葬流行,古坟逐渐式微,并开启了佛教建筑的时代;日本最早的史书《古事记》、《日本书纪》也于此时相继编成,从而进入日本的历史时代。古坟时代中后期,因有大量马匹骨骼出土,故有骑马民族征服论,提出倭国后期的国君(继体天皇)是朝鲜人,但日本历史有相反的说法,是神功皇后征新罗生下应神天皇。此一时期渡来人自朝鲜半岛、中国吴越和中原地区大量来日,引进先进的技术,奠下发展基础,佛教也于此时由百济引入。250年到357年称为古坟时代前期,357年到506年称为古坟时代中期,而507年到710年称为古坟时代后期。250年到357年。前期的古坟的石室大体是竖穴式(日语:竪穴式石室),大部分是首长墓,以壶形土器、器台形土器面貌出现。357年到506年。天皇陵(日语:天皇陵)等级的大型前方后圆坟出现在百舌鸟与古市地区,这时候巨大化的人物埴轮(人偶)出现在坟墓四周。507年到710年。受朝鲜半岛古坟的影响,开始出现横穴式石室(日语:横穴式石室)。
相关
- 硫唑嘌呤硫唑嘌呤(Azathioprine)是嘌呤类似物的免疫抑制剂。它可以用于预防器官移植的排斥,还有一系列的自体免疫性疾病,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天疱疮、发炎性肠病,像是克隆氏症和溃疡性结
- 骨髓细胞髓细胞(myeloid,髓样)是指涉骨髓或脊髓的“粒细胞前体细胞”、或者骨髓或脊髓类似病症之形容词。例如,髓细胞白血病是起自骨髓的造血组织中异常的生长的一种白血病。在造血(Haema
- 布伦特兰夫人格罗·哈莱姆·布伦特兰(挪威语:Gro Harlem Brundtland, 读音 帮助·信息,1939年4月20日-),挪威政治家、外交家、医生,曾任挪威首相及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她被视为国际上的可持续
- 马里博尔马里博尔(斯洛文尼亚语:Maribor;德语:Marburg an der Drau,意为“德劳河畔马尔堡”)位于斯洛文尼亚德拉瓦河畔,是该国第二大城市。该市属于南施泰尔马克,原是奥地利哈布斯堡王室领地
- 反科学反科学是一种反对科学以及科学方法的理念。持有反科学观点的人认为科学并不能作为一种寻找普遍知识的客观方法。他们尤其会认为化约主义在面对这么一个复杂的世界时是非常受
- 炭疽芽孢杆菌炭疽杆菌是一种棒状的革兰氏阳性菌,长约1至6微米,这种细菌通常以内孢子之型态出现在土壤中,并可借此状态存活数十年之久,一旦由牲畜摄入,孢子便开始在动物体内大量复制,最后造成死
- 釔4d1 5s22, 8, 18, 9, 2蒸气压第一:600 kJ·mol−1 第二:1180 kJ·mol−1 第三:1980 kJ·mol主条目:钇的同位素钇(英语:Yttrium)是化学元素,符号为Y,原子序为39,是银白色过渡金属,化
- 过程函数热力学中的过程函数(英语:process function)是指描述系统状态变化过程的物理量。像功、热等都是过程函数。过程函数不只是和起初和最终的状态有关,过程函数也和中间经过的路径有
- 巴林中华民国与巴林关系是指中华民国与巴林王国之间的关系。两国无官方外交关系,但中华民国于巴林首都麦纳麦设立具大使馆性质的代表机构。仅列举部分名单:巴林:商业暨农业部长、运
- 分离板块边缘分离板块边缘(divergent boundary)又称张裂型板块边界,是地壳由于张力作用向两侧扩张延伸,地幔上部经熔融作用冒出产生新的岩石圈。这个地区成为大陆的末端,最终形成大洋盆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