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扭角林羚
✍ dations ◷ 2025-10-11 23:10:16 #扭角林羚
扭角林羚(学名Tragelaphus strepsiceros),又名大旋角羚、大捻角羚、大弯角羚及大扭角条纹羚,是东非及非洲南部的羚羊。由于栖息地的衰落、伐林及被猎杀,它们也有散布在其他地方。扭角林羚的身体很窄,脚很长,毛皮呈褐色/灰蓝色至赤褐色。它们身上有4-12条白色间条。头部较为深色,眼间有一道山形的白色斑纹。公羚比雌羚大,发声也较多。公羚重190-270公斤,雌羚重120-210公斤。公羚的喉咙有大簇的鬃毛。公羚的角很大且扭曲2.5转,全长平均达1米。公羚要待6-12个月大才会开始长角,约每2岁会扭曲一次,直至6岁才完成扭曲。雌羚没有角。扭角林羚以往认为有4个亚种,但近年却基于毛色、斑纹数量及角的长度而只接受1-3个。扭角林羚的分布地东至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及肯雅,南至赞比亚、安哥拉、纳米比亚、博茨瓦纳、津巴布韦及南非。它们也有被引入到美国新墨西哥州。它们栖息在丛林、岩山、干涸的河床,只要有足够的水源就可以生活。它们有时会走到平原,但一般都会避开开放的地区,避免受到掠食。它们主要吃叶子、草、芽,有时也会吃块根、根及果实。日间,扭角林羚一般不怎么活跃,会躲在林地之中。它们会于早上及黄昏时段觅食。虽然它们倾向留在同一地方生活,但也会在干旱的季节迁徙到较远的地方;尤其是在水源较缺乏的纳米比亚,它们会在很短时间就会迁徙一次。扭角林羚的掠食者包括狮子、豹及非洲野犬。虽然猎豹也会掠食它们,但一般很难杀死成年的公羚,故多以雌羚及幼羚为目标。当群落受到攻击时,成年的雌羚就会发出警告。它们一般比掠食者跑得慢,所以很多都是靠在丛林中逃避。雌性扭角林羚会以6-20只的群落与幼羚聚居,公羚则多是独居的,有时4-8只会组成一群。很罕有的会聚集达40只的群落,因为这会令食物供应紧张。群落可以占地800-1500公顷,全日约54%的时间都是在觅食。成熟的公羚之间很多时会用角互抵,直至一方认输为止。也有双方的角互相缠绕,最终令双方死去。雌羚有时会咬公羚来赶走它们。扭角林羚1-3岁就达至性成熟。繁殖季节约是在雨季末开始。在交配前,公羚会向雌羚示爱,用颈来角力;公羚继而会一边发声一边跟在雌羚,直至雌羚让它们交配。妊娠期约为240日。幼羚约于2-3月在草茂盛的时间出生。扭角林羚每次会生一头幼羚。幼羚起初会待母羚喂哺,期后会主动要求,几个月后会变得更为主动。出生首两周的幼羚会躲避掠食者;4-5个月时就会跟随群落。公羚6个月就会自立,雌羚则要到1-2岁。它们在饲养下的寿命可达20岁。扭角林羚在与人类的相互作用下有利有弊。它们受到猎杀,其栖息地被破坏。不过,人类所开的井及灌溉工具却让它们获得食水。扭角林羚的角一般会用来制作为羊角号,用于犹太新年的礼节。
相关
- 淹没的大陆淹没的大陆是指规模庞大,但主要在海面以下的大陆;一些古地质学家和地理学家使用该术语。在这个类中的两个主要的例子是凯尔盖朗高原和西兰大陆。巽他古陆是另一个例子。淹没寻
- 失聪听觉障碍(英语:Hearing loss)又称听力缺损,指听觉部分或完全丧失,而耳聋人士则是指完全没有或几乎没有听力者。听力缺损可能发生在单耳或双耳,有可能是暂时或永久性质。孩童的听力
- 自然语言异常心理学 行为遗传学 生物心理学 心理药物学 认知心理学 比较心理学 跨文化心理学 文化心理学 差异心理学(英语:Differential psychology) 发展心理学 演化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
- 体内射精体内射精简称内射,俗称中出,是指人类男性在达到性高潮时于性伴侣之阴道或直肠中射精的情况,通常在没有戴上保险套的阴道性交或肛交中发生。在女性阴道内的体内射精是引发体内受
- 新石器革命新石器革命泛指在公元前一万年左右在不同地区同时出现的社会模式改变现象。它的基本内容人类族群从狩猎采集社会向农耕社会的转型。这一转型导致到了人类族群的定居,和在科学
- 主治医师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医生又称医师,在中国古代称大夫或郎中
- 撒丁语撒丁语(撒丁语:sardu或limba sarda或lingua sarda)分布于意大利的撒丁岛上,属于印欧语系罗曼语族。撒丁语之下的诸“方言”差异程度颇大,因此“撒丁语”一词指的是一种语言还是几
- 开始出现药效药物效应动力学(英语:Pharmacodynamics (PD) ),简称药效学,是药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药物作用(action)与药理效应(effects)(即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mechanism of action)
- 千禧中国鸟龙中国鸟龙属(属名:Sinornithosaurus,意为“中国的鸟蜥蜴”),是种驰龙科的有羽毛恐龙,化石发现于中国的义县组,年代为下白垩纪的中巴列姆阶。中国鸟龙是第五个发现的有羽毛恐龙,并且在
- 遥感遥感(英语:remote sensing),广义是指用间接的手段来获取目标状态信息的方法。但一般多指从人造卫星或飞机对地面观测,通过电磁波(包括光波)的传播与接收,感知目标的某些特性并加以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