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弗雷德里克·约里奥-居里
✍ dations ◷ 2025-07-18 05:39:56 #弗雷德里克·约里奥-居里
让·弗雷德里克·约里奥-居里(法语:Jean Frédéric Joliot-Curie,原姓氏为约里奥(Joliot),1900年3月19日-1958年8月14日),法国物理学家,1935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1900年出生于法国巴黎,毕业于巴黎市物理及化学学院(ESPCI), 师从著名物理学家保罗·朗之万(Paul Langevin)。1925年,在朗之万的推荐下,他成为居里夫人在镭学研究所(Institut du Radium,今Institut Curie)的助手。不久,他与居里夫人的长女伊雷娜·居里堕入爱河,在1926年结婚后不久,这对夫妇同时将他们的姓氏更改为约里奥-居里。在玛丽的坚持要求下,约里奥在从事放射性元素电化学分析期间获得了理学士学位和理学博士学位。在担任巴黎理学院讲师期间,他与妻子合作研究原子结构,主攻原子射线。他们曾两次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不过,因为稳定的人工放射性的发现,他们获得了1935年诺贝尔化学奖。他也是历史上最年轻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35岁)。1937年,他开始担任法兰西学院(Collège de France)教授,并参与链式反应和核反应条件的研究,成功通过利用铀和重水实现可控核裂变的核反应产生能量。约里奥是爱因斯坦在与罗斯福总统的信件中提及的科学家之一,爱因斯坦称他为链式反应的主导科学家之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坚持在法兰西学院和镭学所的研究工作,但拒绝从事核武器方向的研究。1942年,约里奥加入了法国共产党,是法国被占期间秘密抵抗组织的成员,并于1944年参加了巴黎的反德暴动。他于巴黎解放后担任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主任(1944-1946),受命组建法国原子能委员会(CEA),并于1945年被戴高乐总统任命为第一任总干事。1950年,由于他大力宣扬世界和平大会的斯德哥尔摩宣言(抵制核武),及其法共党员的身份与冷战的国际政治氛围相冲突,被法国政府停止原子能委员会总干事职务。1956年,妻子伊雷娜·约里奥-居里逝世,约里奥接任镭学研究所所长职务,并一直坚持研究工作至1958年逝世,戴高乐总统宣布为约里奥举行国葬。著名中国科学家严济慈、汪德昭、钱三强都曾与约里奥在巴黎共事。约里奥-居里在尚未成名以前,被法国科学界的一些人讽刺为“驸马”,认为他是通过迎娶居里夫人之女而发达,他把自己和妻子的姓氏合在一起的行为也引起很多非议,居里夫人曾为此专门安慰女婿。他们的姓氏是“Joliot-Curie”而非“Joliot Curie”,在一些汉语科技文献和物理资料中,常将约里奥-居里的姓氏翻译成“约里奥·居里”,这种翻译是不准确的;同样的,在英语、法语的科技文献和物理资料中,也存在大量使用“Joliot Curie”而非“Joliot-Curie”的情况。另外,还有将约里奥-居里夫妇称为“小居里夫妇”的说法,这种用法常在中国大陆物理学界作为口语使用,以和“老居里夫妇”(皮埃尔·居里夫妇)相区别;英语和港台地区使用的繁体中文中,没有此种说法。但在中国大陆正式出版物中,使用的均是“约里奥-居里夫妇”而非“小居里夫妇”。后者只是一种非正式的提法。“约里奥-居里”这个姓氏类似于中国的“双姓(父母联姓)”,但不同的是,他们只是“夫妇联姓”,他们子女并未随父母联姓,子女结婚前的姓氏都是“约里奥”。其中,他们的女儿在与米歇尔·朗之万结婚后,将姓氏改为“朗之万-约里奥”。1901年:范托夫 |
1902年:费歇尔 |
1903年:阿伦尼乌斯 |
1904年:拉姆齐 |
1905年:拜尔 |
1906年:莫瓦桑 |
1907年:比希纳 |
1908年:卢瑟福 |
1909年:奥斯特瓦尔德 |
1910年:瓦拉赫 |
1911年:居里 |
1912年:格林尼亚、萨巴捷 |
1913年:维尔纳 |
1914年:理查兹 |
1915年:维尔施泰特 |
1918年:哈勃 |
1920年:能斯特 |
1921年:索迪 |
1922年:阿斯顿 |
1923年:普雷格尔 |
1925年:席格蒙迪1926年:斯韦德贝里 |
1927年:威兰 |
1928年:温道斯 |
1929年:哈登、奥伊勒-切尔平 |
1930年:费歇尔 |
1931年:博施、贝吉乌斯 |
1932年:朗缪尔 |
1934年:尤里 |
1935年:F·约里奥-居里、I·约里奥-居里 |
1936年:德拜 |
1937年:霍沃思、卡勒 |
1938年:库恩 |
1939年:布特南特、鲁日奇卡 |
1943年:德海韦西 |
1944年:哈恩 |
1945年:维尔塔宁 |
1946年:萨姆纳、诺思罗普、斯坦利 |
1947年:鲁宾逊 |
1948年:蒂塞利乌斯 |
1949年:吉奥克 |
1950年:迪尔斯、阿尔德1951年:麦克米伦、西博格 |
1952年:马丁、辛格 |
1953年:施陶丁格 |
1954年:鲍林 |
1955年:迪维尼奥 |
1956年:欣谢尔伍德、谢苗诺夫 |
1957年:托德 |
1958年:桑格 |
1959年:海罗夫斯基 |
1960年:利比 |
1961年:卡尔文 |
1962年:佩鲁茨、肯德鲁 |
1963年:齐格勒、纳塔 |
1964年:霍奇金 |
1965年:伍德沃德 |
1966年:马利肯 |
1967年:艾根、诺里什、波特 |
1968年:昂萨格 |
1969年:巴顿、哈塞尔 |
1970年:莱洛伊尔 |
1971年:赫茨贝格 |
1972年:安芬森、摩尔、斯坦 |
1973年:菲舍尔、威尔金森 |
1974年:弗洛里 |
1975年:康福思、普雷洛格1976年:利普斯科姆 |
1977年:普里高津 |
1978年:米切尔 |
1979年:布朗、维蒂希 |
1980年:伯格、吉尔伯特、桑格 |
1981年:福井谦一、霍夫曼 |
1982年:克卢格 |
1983年:陶布 |
1984年:梅里菲尔德 |
1985年:豪普特曼、卡尔 |
1986年:赫施巴赫、李远哲、波拉尼 |
1987年:克拉姆、莱恩、佩德森 |
1988年:戴森霍费尔、胡贝尔、米歇尔 |
1989年:奥尔特曼、切赫 |
1990年:科里 |
1991年:恩斯特 |
1992年:马库斯 |
1993年:穆利斯、史密斯 |
1994年:欧拉 |
1995年:克鲁岑、莫利纳、罗兰 |
1996年:柯尔、克罗托、斯莫利 |
1997年:博耶、沃克、斯科 |
1998年:科恩、波普 |
1999年:兹韦勒 |
2000年:黑格、麦克德尔米德、白川英树2001年:诺尔斯、野依良治、夏普莱斯 |
2002年:芬恩、田中耕一、维特里希 |
2003年:阿格雷、麦金农 |
2004年:切哈诺沃、赫什科、罗斯 |
2005年:肖万、格拉布、施罗克 |
2006年:科恩伯格 |
2007年:埃特尔 |
2008年:下村脩、查尔菲、钱永健 |
2009年:约纳特、拉马克里希南、施泰茨 |
2010年:赫克、根岸英一、铃木章 |
2011年:谢赫特曼 |
2012年:莱夫科维茨、科比尔卡 |
2013年:卡普拉斯、列维特、瓦舍尔 |
2014年:贝齐格、赫尔、莫尔纳尔 |
2015年:林达尔、莫德里奇、桑贾尔 |
2016年:索瓦日、斯托达特、费林加 |
2017年:杜博歇、弗兰克、亨德森 |
2018年:阿诺德、温特、史密斯 |
2019年:古迪纳夫、惠廷厄姆、吉野彰
相关
- 骨骼骨骼是组成脊椎动物内骨骼的坚硬器官,功能是运动、支持和保护身体,及储藏矿物质。骨组织是一种密实的结缔组织。骨骼由各种不同的形状组成,有复杂的内在和外在结构,使骨骼在减轻
- 造血作用造血作用(英语:Haematopoiesis,其它拼法为haemopoiesis或hemopoiesis,在美式英语中也被拼作hematopoiesis;源自古希腊语中意为“血液”的词汇αἷμα以及意为“创造”的词汇πο
- 罗萨斯罗塞斯(西班牙语:Roses),是西班牙加泰罗尼亚赫罗纳省的一个市镇。总面积46平方公里,总人口12726人(2001年),人口密度277人/平方公里。
- 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瑞典语:Nobelpriset i fysiologi eller medicin),通常合称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由诺贝尔基金会管理,该奖项每年颁发一次,用于表彰在生理学或医学领域作出重要发
- 词形变化在语法学中,词形变化(又译作形态变化、屈折变化)(Inflection or inflexion)指单词(或词根)的变化,以导致语法功能改变,进而使其代表的意义也有所改变。印欧语屈折变化又可以分为变位
- 皮肤科学皮肤科(dermatology)是医学上治疗皮肤疾病的专门分支。全身的皮肤面积广大,因此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 皮肤病学是研究皮肤的结构、功能和疾病的学科,在广义上,还包含对头发、指
- 噻嗪类噻嗪类利尿剂(英语:Thiazides),是利尿剂的一类。此类药物可抑制氯化钠在远端曲小管(英语:Distal convoluted tubule)的再吸收(英语:reabsorption)。这些药会作用在远端曲小管的细胞管
- 回力棒星云回力棒星云(英文:Boomerang Nebula)(亦称领结星云)是在半人马座的方向上,距离地球5,000光年的一个原行星云。这个星云的温度经测量为1K(−272.15°C; −457.87°F),是自然界中已知
- 颞叶.mw-parser-output ruby.zy{text-align:justify;text-justify: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p{user-select: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t{font-feature-settings:
- 亚琛亚琛(德语:Aachen;荷兰语:Aken;法语:Aix-la-Chapelle)是位于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的一个城市,靠近比利时与荷兰边境,是德国最西部的城市。亚琛以温泉(欧洲中部最热的温泉)著名,从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