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穴形成作用

✍ dations ◷ 2025-11-05 06:33:28 #洞穴形成作用

洞穴形成作用(英语:Speleogenesis)是主要的形成作用导致洞穴的起源和发展,是决定喀斯特地形水文地质基本特征,并控制其演化的过程。 这个过程主要由于水中二氧化碳所造成的碳酸,而溶解石灰岩中的碳酸钙的作用。

大多数石灰岩洞穴是通过雨水流入岩石裂缝,溶解碳酸钙而造成的,若水含饱和二氧化碳,碳酸钙反应形成可溶性碳酸盐钙。

CaCO3 + CO2 + H2O → Ca(HCO3)2

当雨水通过大气层时,它们会溶解二氧化碳,形成稀碳酸溶液,该溶液在能渗透并积聚在石灰岩中的裂缝,层面,节理面和断层中。 然后,被水接触的石灰岩反应成为碳酸轻钙,溶于水中,并从断层中移除。

潜水通道(Phreatic)在完全充满水的条件下形成,其天花板和墙壁可能像地板一样容易被侵蚀。潜水通道的形状通常是沿着裂隙的椭圆形,而更圆形的形状通常表示水流动较快,有深袋的通常表示水流动较慢。

包气带通道的通常在俱有水和气界面的地方形成,并且是具有类似地表河流的峡谷状通道。若洞穴中有峡谷存,代表地下水位曾降低过。

相关

  • 格(拉丁语:casus,英语:case),格位,狭义上称为语法格,在格语法中称为表层格,是名词、代词、分词、数词或形容词等词类当中,反映其在短语、从句或句子中所起语法功能(英语:grammatical fun
  • 脑沟和脑回脑沟(Sulcus,复述为sulci),为大脑皮层中呈现裂缝状的部位;与呈现隆起的回状结构脑回相对。出现脑回和脑沟的原因是,演化过程中折叠结构使颅内相同容量下人类可以有更多大脑皮质。
  • 大稻埕圆环防空蓄水池坐标:25°03′14.11″N 121°30′52.39″E / 25.0539194°N 121.5145528°E / 25.0539194; 121.5145528大稻埕圆环防空蓄水池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太平洋战争(日本称之为大东亚
  • 新罕布什尔州议会新罕布什尔州议会是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立法机构。新罕布什尔州议会为两院制,包含新罕布什尔州参议院(英语:New Hampshire Senate)与新罕布什尔州众议院(英语:New Hampshire House
  • 加尔文加尔文、卡尔文、喀尔文(Calvin)可以指:
  • 李琼李琼可以指:
  • 爱德华·孔兹爱德华·儒略·迪特瑞希·孔兹(德语:Eberhart Julius Dietrich Conze,英语:Edward Conze,1904年-1979年),生于英国伦敦,西方著名佛教学者。他将许多大乘佛教经典,由梵文本英译,是著名的
  • 恰乔拉-比纳甘杰恰乔拉-比纳甘杰(Chachaura-Binaganj),是印度中央邦Guna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17303(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17303人,其中男性9171人,女性8132人;0—6岁人口2970人,其中男1619人,女1
  • 王艳王艳(1974年2月11日-),山东青岛人,中国大陆女演员。王艳出生于山东省青岛市,英文名Rebecca,水瓶座O型血。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附中(古典舞专业)84级。因其在还珠格格第二部中饰演晴儿而被人们所熟知。现居住于北京市,已婚,丈夫为澳籍华人房地产大亨王志才。两人育有一子。
  • 劳罗·德博西斯劳罗·德博西斯(意大利语:Lauro De Bosis,1901年12月9日-1931年10月3日),意大利诗人、飞行员。他曾代表意大利参加1928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艺术比赛,获得一枚银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