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吉布勒姆

✍ dations ◷ 2025-02-23 21:04:49 #泰米尔纳德邦城镇,中外交通史地名

甘吉布勒姆(泰米尔语:Kanchipuram காஞ்சிபுரம்英语:Kanchipuram, Kanchi, or Kanchīpuram )也称香至位于印度泰米尔纳德邦,曾是跋罗婆王朝的首都,是梵文研究的重要中心之一。甘吉布勒姆是印度教的七个圣城萨帕塔普里之一。

《汉书·地理志》中有详细记载:“自日南障塞、徐闻、合浦,船行可五月,有都元国;又船行可四月,有邑卢没国;又船行可二十余日,有谌离国;步行可十余日,有夫甘都卢国。自夫甘都卢国,船行可二月余,有黄支国,民俗略与珠崖相类,其州广大户口多,多异物,自武帝以来皆献见。有译长属黄门,与应募者俱入海,市明珠、璧流离、奇石异物,赍黄金杂缯而往,所至国皆禀食为耦,蛮夷贾船,转送致之。亦利交易,剽杀人。又苦逢风波溺死,不者数年来还。大珠至围二寸以下。平帝元始中,王莽辅政,欲耀威德,厚遗黄支王,令遣使献生犀牛。自黄支船行可八月,到皮宗;船行可二月,到日南、象林界云。黄支之南有已程不国,汉之译使自此还矣。”黄支国即今日甘吉布勒姆。

玄奘法师周游印度学佛时曾到过此地。《大唐西域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记载此地为建志补罗,是梵文Kāñcīpura,源于达罗毗荼语 (Dravida 德拉威语) Kachchippedu ~ Kāñcīpeḍu。 《大慈恩寺三藏法寺传》卷四记载,玄奘法师打算到僧伽罗国学习上座部三藏及《瑜伽论》,就去到建志补罗--“建志城即印度南海之口,向僧伽罗国水路三日行到。”玄奘法师到达建志补罗之时,僧伽罗国乱,僧侣逃到建志补罗。玄奘法师即向他们请教佛法,未有去僧伽罗国。


蒂鲁瓦卢尔县 |金奈县 |坎契浦兰县 |韦洛尔县 |达尔马布里县 |蒂鲁文纳默莱县 |维鲁普兰县 |塞勒姆县 | 纳马卡尔县 | 埃罗德县 | 尼尔吉利斯县 | 哥印拜陀县 |丁迪古尔县 |卡鲁尔县 |蒂鲁吉拉伯利县 |贝兰巴卢尔县 |古达罗尔县 |纳加帕蒂南县 |蒂鲁瓦鲁尔县 |坦加布尔县 |普杜果泰县 |锡瓦甘加县 |马杜赖县 |德尼县 |韦鲁杜纳加尔县 |拉马纳塔普兰县 |杜蒂戈林县 |蒂鲁内尔维利县 |甘尼亚古马里县 |克里斯赫纳吉里县 |阿里雅卢尔县 |蒂鲁布尔县

相关

  • 泰诺福韦替诺福韦二吡呋酯(英语:Tenofovir disoproxil),商品名韦瑞德(英语:Viread)惠立妥或其它,是一种用于治疗慢性乙肝以及预防和治疗HIV感染/艾滋病的药物。这种药物属于逆转录酶抑制剂,可
  • 米百俵米百俵(こめひゃっぴょう),日本典故,日语原意为一百袋米。在日本江户时代的戊辰战争中败北的长冈藩,百废待兴。长冈藩的一个支藩三根山藩送来一百袋大米作为慰问,但是当时的长冈藩
  • 普瑞德威利综合征普瑞德威利综合征(俗称小胖威利症,英文名Prader-Willi syndrome,PWS)是一种肇因于特定基因功能丧失的遗传性疾病 。新生儿患者会出现包括肌肉无力(英语:Hypotonia)、进食不良及发育
  • 米利都的泰勒斯米利都的泰勒斯(希腊语:Θαλῆς ὁ Μιλήσιος,公元前624年-公元前546年),常被称为泰勒斯(希腊语:Θαλῆς,,英语:Thales,/ˈθeɪliːz/),是古希腊古风时期的自然哲学家、几何
  • 欧洲低成本航空公司组织欧洲低成本航空公司组织(英语:European Low Fares Airline Association,简称ELFAA)是一个2004年成立的组织,是欧洲各家低成本航空公司所组成的联盟。欧洲低成本航空公司组织的目
  • 阿尔吉尔达斯阿尔吉尔达斯(立陶宛语:Algirdas,白俄罗斯语:Альгерд,乌克兰语:Ольгерд,波兰语:Olgierd,希腊语:Αλγερδος,约1296年-1377年5月)是中世纪时立陶宛的统治者之一;立陶
  • 于谦顾见龙绘于谦像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谥忠肃,明朝重臣,浙江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官至兵部尚书。于谦由永乐辛丑进士出身,因参与平定汉王朱高煦谋反有
  • 邱隆杰邱隆杰(1976年10月26日-),绰号邱小三,台湾演员。入行加入TVBS经纪部,为贺军翔师兄。副业经营知名餐厅ICHI JAPAN日式居酒屋,台北牛肉面•鸡汤,拍摄多部电视剧及电影,最令人印象深刻为
  • 四方风四方风是著名的中国历史文物,在一片牛肩胛骨上刻有24个甲骨文(残,全文应为28字),记载了代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神与对应的四位风神。现藏中国国家图书馆。
  • 狄兰·托马斯奖狄兰·托马斯奖(英语:The Dylan Thomas Prize )是英国最负盛名的文学奖之一,由彼得·斯泰德创立,旨在表彰由39岁或以下的作家撰写的最佳英文出版文学作品。1980年,在狄兰·托马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