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猫效应

✍ dations ◷ 2025-04-26 19:04:58 #虐待,管理,应激,职场霸凌,以动物作比喻

踢猫效应也称为踢狗效应(Kick the cat,kick the dog),是一种隐喻,描述在组织或是家庭中位阶较高的人,可能会借由责罚位阶较低的人来转移(英语:Displacement (psychology))其挫折或不满,而位阶较低的人也会以类似的方式将挫折发泄给位阶更低的人,因此产生了连锁反应。

举例来说,爸爸在公司被老板责骂,因此回家后骂小孩,小孩不开心,于是去踢猫。

此一词语至少在十九世纪时就已经使用。根据作者John Bradshaw的说法,当时的人们对其他动物比较残忍,甚至像踢猫这种事也是件平常的事,因此出现在日常用语中。以其名称来看,踢猫效应就好比是一个愤怒或是受挫的上班族下班回到家中,想要设法发泄其怒气,但放眼看去只看到猫可以当出气筒,因此最后以踢猫来发泄其情绪,即使猫和上班族的受挫一点关系都没有。

踢猫效应常用来描述员工用责骂同仁或部属来发泄压力(英语:Occupational stress),而且可能会造成连锁反应.高阶的主管责骂较低阶的部属,而这些部属会再责骂更低阶的部属……。这类的骨牌效应也出现在家庭中,例如爸爸对妈妈发脾气,妈妈对较大的小孩发脾气,较大的小孩对其弟弟妹妹发脾气,最后弟弟妹妹把气出在宠物身上。

若在等级制度的每个个体都在受到责备(英语:Blaming)时,不分青红皂白的责备其直属部属,责备人可能就会造成踢猫效应,而且会往下传播到最底层。2009年的实验发现责备甚至会影响不相关的旁观者。

依照《Psychology Today》“生命中部分的生气及挫折可能会让我们骂无辜的人(或宠物)。”这种表现可以称为“转向攻击”(displaced aggression)。

踢猫效应是不好的,视为是一种愤怒管理(英语:anger management)不良的现象。依照作者Steve Sonderman的说法:“男人借由生气宣泄90%的情绪”,而踢猫效应可能是转移丧恸、焦虑或其他情绪的方式。心理学作者Raj Persaud建议将踢猫效应视为心理宣泄的方式,因为这些人害怕向同事或同侪发泄所有的情绪。

相关

  • 葡萄糖葡萄糖(法语、德语、英语:glucose;又称血糖、玉米葡糖、玉蜀黍糖)是自然界分布最广、且最为重要的一种单糖。 因为拥有6个碳原子,被归为己糖或六碳糖。葡萄糖是一种多羟基醛,分子
  • 印度文化印度文化,涉及到印度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语言、宗教、舞蹈、音乐、建筑、饮食等等。生活习俗因地区不同会呈现出不同的形式 。印度文化被广泛认为是一个经多地区文化融合而成的
  • 李树深李树深(1963年3月-),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长。曾任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主要从事半导体器件物理研究。1963年生于河北保定,原籍河北保
  • 哈科沃·阿本斯·古斯曼哈科沃·阿本斯·古斯曼(西班牙语:Jacobo Arbenz Guzmán;1913年9月14日-1971年1月27日),前危地马拉总统。阿本斯生于危地马拉克萨尔特南戈城,1935年毕业于国家军事学院,后为该学院
  • 安仁镇 (大邑县)安仁镇是中国四川成都市大邑县所辖的一个镇,是2005年公布的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之一。安仁镇有保存较完好的川西风格的明清古典建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邑刘氏庄园也位
  • 小行星8970小行星8970(英语:8970 Islandica)是一颗围绕太阳公转的小行星。1973年9月29日,C. J. 万·豪敦、I. 万·豪敦-格勒内费尔德、T. 赫雷尔斯在帕洛马山发现了此天体。这颗小行星的绝
  • 阮飞卿阮飞卿(越南语:Nguyễn Phi Khanh/.mw-parser-output .han-nom{font-family:"Nom Na Tong","Han-Nom Gothic","Han-Nom Ming","HAN NOM A","HAN NOM B","Ming-Lt-HKSCS-UNI-H",
  • 克里斯多福·德·马热里克里斯多福·德·马热里(法语:Christophe de Margerie,1951年8月6日-2014年10月20日)是一位法国企业家。2007年2月14日起担任道达尔CEO,2010年5月21日起担任道达尔总裁。2014年10
  • 安雅与魔女《安雅与魔女》的宣传海报《安雅与魔女》(日语:アーヤと魔女)是由日本动画室吉卜力工作室制作、宫崎吾朗担任导演、宫崎骏负责企划,预计在2020年12月底播放的电视动画。在孤儿院
  • 网脉冬青网脉冬青(学名:)是冬青科冬青属的植物,是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在中国大陆的广西等地,一般生于山坡林中和灌丛中,目前已由人工引种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