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笼

✍ dations ◷ 2025-07-18 17:06:20 #蒸笼
蒸笼(英语:Mushiki、Food steamer)是一种全由竹子制成,圆形并可互相重叠,通常用来蒸制点心的传统器具,是一种广东传统手工艺。大小可由二吋至二呎。由外圈,内胆及底线组成。现在除了传统的竹制蒸笼外,也有采用硅胶制造的胶蒸笼,还有用电力产生水蒸气的电蒸笼。传统竹蒸笼的构造:最后用竹钉钉紧,一个蒸笼便已经完成。普通蒸笼制作工艺目前已经很成熟,制作的特点是将竹子分成宽度在4厘米左右薄竹片(完全可以机器出篾),然后用绳子或者竹篾将竹片拼接成蒸笼,这样可以有效的利用竹材料。因为竹片很薄,所以很容易制作成竹圈,不需要做烤火处理,制作效率比较高,这样可以有效制作成本,在城市中也能制作,楠竹(毛竹)蒸笼采用的是此工艺。竹蒸笼的的特殊制作工艺是巴蜀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是一种古老的即将消失的民间手艺,包含数道工序:(1)砍竹,(2)破竹,(3)去竹节,(4)竹子内部刻纹路(目的是烤火的时候竹子不破裂),(5)烤火软化竹子,(6)将软化的竹子弯曲成蒸笼圈(注意是整根竹子,这样制作的蒸笼十分厚实),(7)反复揉竹子,使其的弧度越来越接近正圆,(8)上横梁,(9)穿档格竹块,(10)上口子,(11)编制盖子顶部的竹席,(12)制作蒸笼盖,(13)修正,完成一套蒸笼的制作大概需要几天的时间,目前会这门手艺的艺人已经很少了。四川的慈竹蒸笼多采用的是这一工艺。竹蒸笼的颜色的变化是竹子颜色演变的一个自然过程。随着竹子和水汽的反映,竹子的表皮会从竹青色变化到褐色,这是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这和手工竹席是一样的,使用多年的的竹席是褐色的。但只有带青皮的竹子才会有这样的一个变化过程,如果是去掉了青皮,颜色会随着使用时间而慢慢变黑。

相关

  • 小角软骨小角软骨(corniculate cartilages、cartilages of Santorini (圣托里尼软骨)、小角状软骨、角质软骨)是由弹性软骨组成的两个小锥形结节,其与杓状软骨的顶端相关联、并于后方和
  • 克里奥尔语克里奥尔语(英语:Creole Language或Creole)是一种稳定的自然语言,由皮钦语进一步发展而成。其特征为混合多种不同语言词汇,有时也掺杂一些其他语言文法的一种语言,也称为混成语或
  • 巴尔的摩巴尔的摩(英语:Baltimore /ˈbɔːltᵻˌmɔːr/;本地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
  • 同中子素同中子素(英语:Isotone),其定义是两个不同质子数的核素,具有相同的中子数。例如:15N与16O都具有8个中子。此词汇是由德国物理学家K.古根海玛所创,是将英文同位素(英语:Isotope)中的“p
  • 安德烈·波伽利安德烈·波切利(Andrea Bocelli,1958年9月22日-)是一位意大利盲人歌手。他是一位古典跨界音乐男高音,和英国女高音莎拉·布莱曼(Sarah Brightman),新西兰女高音海莉·薇思特拉等同属
  • 23S23S rRNA是一个长为2904nt(在大肠杆菌中)的细菌核糖体大亚基(50S亚基)组分。核糖体的肽基转移酶活性中心就位于此rRNA的第五结构域(domain V),而此结构域也是许多抑制转录的抗生素
  • π重叠重叠(英语:Stacking,又译堆积)在超分子化学中是指芳香性分子的一类排列堆积形式。例如DNA中连续性碱基的堆积系统,或是某些具有两个非极性环的酵素,会以π轨道重叠的方式而堆积在
  • 东洋世界东洋,或称东瀛,字面上的意思是指“东方的海洋”,在现代中文主要做为日本的别称,但在其他汉字文化圈语言则有不同的用法。在现代中文,“东洋”一词主要表示“日本”,偶尔也用于表示
  • 根腐病根腐病是一种发生在植物根部的病症,通常在排水较差的室内植物中发现,在室外植物中较少见。目前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许多根腐病是由卵菌纲疫霉属(Phytophthora)的成员造成的。病
  • 龚岳亭龚岳亭(1928年4月5日-2014年12月27日),上海人,中国生物化学家。1949年冬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化学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兼任上海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名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