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桂珍

✍ dations ◷ 2025-05-18 04:40:41 #1817年出生,1855年逝世,道光十八年戊戌科进士,清朝庶吉士,清朝翰林,清朝贵州学政,清朝道员,清朝被杀害人物,师宗人,何姓,上书房行走,南书房行走

何桂珍(1817年-1855年),字丹畦,号丹谿,中国清朝官员,云南省师宗县人。官至安徽宁池太广兵备道,尽力围剿太平军,咸丰五年(1855年)在英山县被哗变降兵杀害。

何桂珍于道光十八年(1838年)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当时年方弱冠,曾告假回乡娶妻。翰林院散馆,授编修。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出督贵州学政。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任满回京,升侍读,次年在南书房行走,教授孚郡王读书。咸丰三年(1853年),出任福建兴泉永道,经巡防大臣贾桢等奏请开缺,留京随同办理城防事宜。

咸丰四年(1854年),授安徽宁池太广道。当时省会安庆被太平军攻陷已久,巡抚福济驻扎于庐州。何桂珍治所在江南,被太平天国阻挡,于是在江北滞留,征召兵勇。福济令其驰援庐江,檄文到达时,庐江城已陷落,桂珍援救不及,被弹劾罢职,此后孤军转战于潜、霍之间。

咸丰五年(1855年)春,桂珍引兵攻克蕲水、英山,歼灭田金爵部,朝廷赏六品顶戴,留驻英山、霍山等地。此后民团相继来投靠。李昭寿、马超江等率众投降后,粮饷不足,李昭寿截获安徽巡抚福济之密信,怀疑桂珍出卖自己,心怀不满,于是年十一月初三日假意宴请桂珍,在英山小南门外设置伏兵。桂珍未及辩解即身首异处,四十余名随从均遇害。李昭寿仍不解恨,将桂珍之头颅挂树上,再以枪弹击入水中。朝廷追赠光禄寺卿,赠云骑尉世职。同治初年,江南平定,曾国藩上疏追论何桂珍之功,朝廷晋其世职为骑都尉,谥文贞,并在英山县建祠祭奠。

相关

  • 菌柄菌柄,又称蕈柄,指位于伞菌类菌盖下面中央地子实体地柄。有的菌柄偏生,少数侧生。支持菌盖展开于空间,适于孢子的发散。福建晋江安海镇东南方有一个叫“菌柄村”的村庄。
  • interleukin 10n/an/an/an/an/an/an/an/an/an/a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 10,IL-10,白介素-10),也称为人细胞因子合成抑制因子(cytokine synthesis inhibitory factor,CSIF),是一种抗炎症细胞。在
  • 法罗群岛克朗法罗群岛克朗为法罗群岛流通货币,由丹麦国家银行发行。法罗群岛克朗不是一种独立的货币,而是丹麦克朗的一个版本,与丹麦克朗等值,因此在ISO 4217中没有自己的代码。1克朗=100欧
  • 真武汤真武汤,出自《伤寒杂病论》,原名玄武汤。
  • 中华帝国中华帝国,亦称洪宪帝制,是指1915年12月12日至1916年3月22日间,时任中华民国大总统袁世凯在多重因素影响下预备成立的一个君主立宪制政权名称。原定年号洪宪,定1916年为洪宪元年,
  • 相位差相位(英文:phase),是描述信号波形变化的度量,通常以度(角度)作为单位,也称作相角或相。当信号波形以周期的方式变化,波形循环一周即为360º。常应用在科学领域,如数学、物理学、电学等
  • 外来物种外来种,有时也称为引入种,是指原来在当地没有自然分布,经由人为无意或有意引进的物种。由于人类在世界各地交流频繁,使得许多生物得以突破地理隔绝,拓展至他处。外来种移入后,可能
  • 锦州省锦州省,是曾经于满洲国时期存在的一个省,辖境相当于现在的辽宁省西部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的一部分。1934年(康德元年)12月1日,析奉天省之锦县、锦西、兴城、绥中、义县、北镇、盘山
  • 丁烯二酸丁烯二酸,是一种有机化合物,由2-丁烯两端阶上羧基而形成,有顺反异构物:与丁烯二酸相似的主题如下:
  • 兴权会兴权会全称兴都权益行动委员会(英语:Hindu Rights Action Force, HINDRAF;马来语:Barisan Bertindak Hak-Hak Hindu;泰米尔语:இந்து உரிமைகள் போராட்டக் 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