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注

✍ dations ◷ 2025-07-21 19:31:51 #目录学,参考,元数据

脚注,又名注脚、笔记、札记(德语:Fußnote;英语:Footnote),是读书所做的笔录、见解、体会、看法、观点、心得、感想的总称。脚注分为:头注、侧注、后注、割注、分注。

对书籍或文章进行评注,是中华文化重要形式,具有浓厚的汉文化特色。评注的诞生与中国古代书籍的格式密切相关,汉字书籍在古代一律竖着写,行与行之间留有空隙,板框的上方也有空白,于是读者在阅读之后就有地方可以校勘札记和书写读书心得感想,称为眉批。对于儒家、道家、佛家经典书籍,评注内容非常严肃,而对于小说野史,则轻松幽默富有意趣,虽然小说野史的评注也有严肃、感慨、沉痛的笔墨,但是轻松、愉快、诙谐调侃的笔墨见多。儒释道经典的评注多是自己叙述自己阅读后的感受,例如:郑玄注《周礼》、何休注《春秋公羊传》、王弼注《周易》、杜预注《左传》、何晏注《论语》、《朱熹批点本四书五经》、曹操、南梁孟氏、李筌、杜佑、杜牧、陈皞、贾林、梅尧臣、王皙、何延锡、张预的南宋书籍《十一家注孙子》、乾隆帝的《御批资治通鉴》;但是小说野史却有读者与作者的对白,与作者对话,与小说野史的人物角色对话,例子有:《蔡元放批点本东周列国志》、《毛宗岗批点本三国演义》、《金圣叹批点本水浒传》、《金圣叹批点本西厢记》、《张竹坡批点本金瓶梅》、《李贽批点本西游记》、《脂砚斋批点本红楼梦》(《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脚注的格式有时候是零散的、即兴的、偶然的、信笔成文的,因此它并不是有章法的、系统的、全面的、学术论文式样的行笔条理清晰。脚注不同于论文,有对于原文若干字句、词语、典故、暗示、比喻等文笔的疏通和讲解。

唐朝诗人李贺的笔记是一个布袋,每次他出行,总是先背上布袋,有了灵感,挥笔将诗句写在纸条之上,再装入布袋之中,晚上回到家中再整理成篇。

唐朝诗人白居易把自己所见、所闻、所感都装在自己书房里不同标签的陶罐中,每隔一段时间才把它们倒出来,整理成文章,其《白氏六帖》就是这样写成的。

元朝作家陶宗仪,每天去田野里劳动时,随身带着书籍笔砚,休息的时候坐在树下面看书,把所感写在树叶上,10多年里,他的树叶装了数缸,后来整理,写成了《南村辍耕录》。

清朝末年诗人龚自珍用竹簏装笔记,1839年,龚自珍辞官回到故乡杭州,之后返回北方,8个多月里,他走了九千多里路,旅途中,他把诗稿、笔记装入竹簏里,后来把三百一十五首诗稿整理成《己亥杂诗》。

1890年,作家契诃夫到流放犯人的库页岛进行调查,用卡片记录下了10000名流放犯和移民的生活,他对一位青年作家说:“我用笔记记下我的一切见解和印象,本子中,还没有利用的材料,就足够我写5年了。”

达·芬奇把本子系在腰带,随时随地记录自己的心得体会、研究成果、所见所闻、创作设想,他去世的时候,人们还在他的腰带上发现了好几本本子。

相关

  • 蓖麻油蓖麻油(“蓖”,拼音:bì,注音:ㄅㄧˋ,粤拼:bei6,音同“避”)是由蓖麻种子提炼而来的植物油,CAS号为8001-79-4,常温下为液体状。蓖麻油是一种复合三酸甘油酯,主要成分为蓖麻子油酸(Ricinol
  • 穆雷·巴尔穆雷.卢埃林·巴尔(英语:Murray Llewellyn Barr,1908年6月20日-1995年5月4日),加拿大籍医生及医学研究者,于1948年和研究生尤尔特.伯特伦(Ewart George Bertram)发现了重要的染色体结
  • 德鲁兹人阿拉伯语 希伯来语 (以色列) 英语 (美国和澳大利亚)德鲁兹派(阿拉伯语:الدرزية‎),是中东的一个源自于伊斯兰教什叶派伊斯玛仪派的独立宗教教派,德鲁兹派的教义受到基督教和
  • 母体效应母体效应(又译作母性效应)指生物的表现型不仅由其基因和环境决定,而且会受到其雌性亲本的基因型和表型影响。目前认为,母亲卵子中的mRNA和蛋白质是该效应产生的原因。此外,母亲的
  • 冯·诺伊曼结构冯·诺伊曼结构(英语:Von Neumann architecture),也称冯·诺伊曼模型(Von Neumann model)或普林斯顿结构(Princeton architecture),是一种将程序指令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合并在一起的
  • 嬉皮嬉皮士(英语:hippie, hippy)本来被用来描写西方国家1960年代和1970年代反抗习俗和当时政治的年轻人。嬉皮士这个名称是通过《旧金山纪事报》的记者赫柏·凯恩普及的。嬉皮士不
  • 两江峡谷国家森林公园湖南两江峡谷国家森林公园是一个位于中国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南山镇的国家森林公园,以山地峡谷地形为主,气候属亚热带山地季风湿润气候。森林公园内生物多样性保护完整,有高等
  • 活断层在地质学中,活断层一般是指晚更新世(约1万年)以来曾经活动,未来仍可能活动的断层。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地质学家贝利·威利斯和 H. O. Wood 于20世纪20年代提出。活断层是地质历
  • 宝石山宝石山是杭州西湖北侧的一座小山,南临西湖,东、北两面都是繁华市区,西面是葛岭,是观看西湖美景的佳处。宝石山山高二百米,山体属火成岩中的流纹岩和凝灰岩,含氧化铁,因而山岩呈赭红
  • 李端遇李端遇(?-?)字小岩,号青渠散人,山东安丘人。清朝官员。李端遇是同治二年(1863年)癸亥恩科进士。留京历任吏部考功司主事、员外郎、郎中等职务。后来,升任光禄寺少卿、鸿胪寺正卿、太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