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轧棉机
✍ dations ◷ 2025-04-26 16:29:44 #轧棉机
轧棉机(英语:cotton gin),又称轧花机,是一种快速而且简单地分开棉花纤维和种子的机器,生产力比人手分离高得多。该纤维可以加工成如亚麻织物的各种棉制品;至于纤维未损坏者则主要用于服装方面的纺织物。分离出来的种子可以继续种植更多的棉花或拿去生产棉籽油。自公元500年以来,印度次大陆一直使用手持滚筒式轧棉机,其后在其他地区亦使用。据莱葵特(英语:Lakwete)所言,于大约16世纪的时期发明的印度蜗轮滚筒轧棉机和印度地区沿用至今的轧棉机比较,并没有实质上的差别。现代的机械轧棉机是由美国发明家伊莱·惠特尼于1793年发明,并于1794年获得专利。惠特尼发明的轧棉机使用了丝网和小线钩的组合来拉棉,而刷子则会持续去除松散的棉绒以防止堵塞。它革命性地改变了美国的棉花产业,但随着对棉花工人的需求迅速增加,也导致了美国南部的奴隶制。因此,本发明被认为是美国内战爆发的非故意的因素。现代自动化的轧棉机使用多个动力清洁滚筒和锯,比此前手动操作的前体有着更高的生产率。伊莱·惠特尼在1793年发明了自己的轧棉机。在搬到乔治亚州后寻找工作时,他开始研究这个项目。鉴于农民正在拼命寻找令棉花种植有利可图的方法,一位名叫凯瑟琳·格林(英语:Catharine Littlefield Greene)的女士为惠特尼提供了资金,用于制作第一个轧棉机。惠特尼创造了两种轧棉机:一种可以手摇的小轧棉机和一种可以用马或水力驱动的大轧棉机。受惠于轧棉机的发明,原棉的产量在1800年后每十年增加一倍。
相关
- 恶性高热恶性高热、致命高热(英语:Malignant hyperthermia (MH))是病人因全身麻醉而导致的严重反应,是因为使用特定全身麻醉药而引发的罕见危及生命病症(英语:life-threatening condition),
-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英语:immunohistochemistry (IHC))是指在抗体上结合萤光或可呈色的化学物质,利用免疫学原理中抗原和抗体间专一性的结合反应,检测细胞或组织中是否有目标抗原
- 注射器注射器由前端带有小孔的针筒以及与之匹配的活塞芯杆组成。注射器用来将少量的液体或其注入到其它方法无法接近的区域或者从那些地方抽出。在芯杆拔出的时候液体或者气体从针
- 人 (消歧义)人可以指:
- 圣地亚哥圣迭戈(英语:San Diego),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个太平洋沿岸城市。位于美国本土的极端西南角,紧邻墨西哥,是圣迭戈县的首府,以气候温暖和沙滩众多而著名。在2010年的人口普查中,该
- 乌洛托品乌洛托品,也称作六亚甲基四胺,是一个与金刚烷结构类似的多环杂环化合物,分子式为C6H12N4。乌洛托品是白色的晶体,可由甲醛与氨反应制备,分子中含有四个相互稠合的三氮杂环己烷环
- 齐亚尔王朝齐亚尔王朝(波斯语:زیاریان;英语:Ziyarids)是928年至1043年统治里海沿岸戈尔甘及马赞德兰地区的伊朗王朝。马尔达维季(Mardavij)是王朝的创建者,他从萨曼王朝军队骚乱当中乘
- 太阳圈太阳圈(heliosphere)是太阳所能支配或控制的太空区域。太阳圈的边缘是一个磁性气状泡,并且远远的超出冥王星之外。从太阳"吹"出的等离子体,也就是所谓的太阳风,创建和维护着这个
- 化身化身(Incarnation),在各宗教中,通常指神或精灵等超自然力量,通过某种方式,以人类或动物的形态,实体化出现在人类世界之中。在宗教文献中,神佛由其国土来到人间,通常以化身方式出现,他
- 欢乐谷战争欢乐谷战争(英语:Pleasant Valley War),或称为当图盆地之争(英语:Tonto Basin Feud)及当图盆地战争(英语:Tonto Basin War),是1882年至1892年间美国两个畜牧家族之间的一场武装私斗。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