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鳖属

✍ dations ◷ 2025-08-25 00:31:28 #斑鳖属

斑鳖属(学名:)也称斯氏鳖属,是鳖科、鳖亚科下的一属,由19世纪英国动物学家约翰·爱德华·格雷在1864年以幼发拉底鳖(原名:)为模式种建立。现存两个物种,即幼发拉底鳖和斑鳖,均为生活在亚洲的大型淡水鳖。主要特征是头、颈及体背有鲜明的黄斑,第八对肋板退化或缺失,不在中线相连,且腹部仅有两个较小的胼胝体。

根据2009年美国学者沃尔特·乔伊斯(英文:Walter G. Joyce)等人联合发表的论文,斑鳖属与鳖科其他类群的分化关系如下,符号“†”表示已灭绝:

 盘鳖属

 圆鳖属

 缘板鳖属

 †哈氏鳖属

 †团板鳖属

 鳖属

 小头鳖属

 鼋属

 滑鳖属

 斑鳖属

 软鳖属

 盾鳖属

 丽鳖属

 纹鳖属

 山瑞鳖属

 中华鳖属

斑鳖属现存幼发拉底鳖()和斑鳖()两个物种。幼发拉底鳖也称幼河斑鳖或西亚斑鳖,产自伊朗、伊拉克、叙利亚和土耳其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水系,种群数量呈大幅下降趋势,被 IUCN 评估为濒危物种。斑鳖也称斯氏鳖,主要产自中国长江下游、太湖及流贯中国和越南的红河水系,自命名以来一度被误认为是鼋()或中华鳖()的同物异名,直到1987年才被划进斑鳖属,重新确认为有效物种。因长期未得到关注与保护,斑鳖现已成为世界上最接近灭绝的动物之一,被 IUCN 评估为极危物种。截至2020年末,世界上已知的活体斑鳖仅剩四只:一只饲养于中国苏州上方山动物园,两只生活在越南河内同莫湖水库,另有一只通过环境 DNA 检测认为存在于河内宣汉湖。

此外,曾生活在河内还剑湖的斑鳖,被部分越南学者认为是一个与斑鳖不同的独立物种,称之为还剑鳖。越南学者何廷德(越南文:Hà Đình Đức)于2000年首次将还剑鳖命名为 (种名意为“黎利鳖”,源自越南后黎朝开国皇帝黎利向神鳖归还宝剑的传说)。然而,还剑鳖的独立物种地位并未得到学界认可,国际上大多数权威龟鳖类专家都将其视作斑鳖的异名。2016年1月19日,已知的最后一只还剑鳖被发现死亡。

当前归入斑鳖属的化石鳖类,仅有一种波希米亚鳖(;波希米亚为捷克境内的古代地域名),模式标本产自捷克的中新世地层,化石年代约在1597–1365万年前。

相关

  • 塞尔维亚塞尔维亚国家图书馆( 错误:{{lang-xx}}:文本有斜体标记(帮助),NLS)是塞尔维亚的国家图书馆,位于贝尔格莱德。这是塞尔维亚规模最大的图书馆和历史最久的机构。图书馆成立于1832年2月
  • 复数N ⊆ Z ⊆ Q ⊆ R ⊆
  • 南岛语族南岛语系(英语:Austronesian languages)是主要由南岛民族所使用的语言,是世界现今唯一主要分布在岛屿上的一个语系,包括约1300种语言。其分布主要位于南太平洋群岛,包括台湾、海南
  • 地理学家地理学家是指受地理学训练、并以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的各种自然和人文的现象,以及它们之间互相存在的关系(即地理学)为目的的科学家。西方的地理学者把地理学分为自然地理
  • 安特·戈托维纳安特·戈托维纳(克罗地亚语:Ante Gotovina;塞尔维亚语:Анте Готовина;1955年10月12日-),克罗地亚独立战争中的英雄,1991年南斯拉夫解体时,发动闪电战消灭塞尔维亚克拉伊纳
  • 天主教查兰卡诺瓦教区天主教查兰卡诺瓦教区(拉丁语:Dioecesis Vialembensis、英语:Roman Catholic Diocese of Chalan Kanoa)是大洋洲一个罗马天主教教区。范围包括北马里亚纳群岛。属阿加尼亚总教区
  • 亚洛韦茨山亚洛韦茨山(Jalovec)是朱利安阿尔卑斯山脉的一座山峰,海拔高度为2,645米,为斯洛文尼亚第七高峰。
  • 克里斯汀·德贝尔克里斯汀·德贝尔(英语:Kristine DeBell,1954年12月4日-)出生于美国纽约州哥伦比亚县,美国女演员。1954年,德贝尔出生于美国纽约州哥伦比亚县,最初,德贝尔是从事模特儿事业,从出演《爱
  • 格奥尔吉·瓦西列维奇·科维丘克加卡·(格奥尔吉·瓦西列维奇)·科维丘克(俄语:Георгий Васильевич Ковенчук,1933年12月2日,列宁格勒 - 2015年2月3日,圣彼得堡-),苏俄艺术家、作家。写生
  • 第一代海德霍普的康宁汉子爵安德鲁·康宁汉安德鲁·布朗·康宁汉,第一代海德霍普的康宁汉子爵,Bt,KT,GCB,OM,DSO(Andrew Browne Cunningham, 1st Viscount Cunningham of Hyndhope,1883年1月7日–1963年6月12日),英国海军元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