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王

✍ dations ◷ 2025-08-14 10:14:54 #鼠王

鼠王(英语:Rat king)是一种多只老鼠尾巴缠绕在一起的现象,这种现象的成因可能是鲜血、脏污、冰冻、粪便亦或是简单的打结。当尾巴缠绕在一起之后,这些老鼠将共同生长。单个鼠王中的老鼠数量可以很多,但是鼠王现象很少见。这种现象常常让人联想到德国,因为大部分的例子都是在那里发现的。历史上曾有许多关于鼠王的迷信,而大多数的迷信都相信鼠王是一种不祥的预兆,常常与瘟疫有关。

鼠王(英语:rat king,法语:roi des rats)的英语和法语名称均为德语“鼠王”(德语:Rattenkönig)一词的借译。这个单词最初不是指代老鼠,而是指依靠他人生活的人。康纳德·杰森纳在《动物志》(1551-1558)中写到:“一些人说的有些老鼠年老后由年轻的喂养:这就叫做鼠王。”马丁·路德写到:“……最终,那就是教皇,老鼠的国王,站在最高的地方。”后来,这个词指坐在由打结的尾巴做成的王座上的国王(p. 66) 。

研究中世纪的学者认为人们也许把鼠王当成了一只拥有许多身体的老鼠,而“王”则指它的大小。传说中的鼠王则是坐在尾巴王座上的王,这是由于人们在看到老鼠尝试用他们的尾巴引导他们时产生的误解。

许多研究表明法语鼠王(法语:roi des rats)是从轮鼠(法语:rouets des rats)演变过来的(p. 67)。

鼠王的最早记录出现在1564年(p. 66)。当时鼠王被当作一种不祥的预兆,因为当时瘟疫大多是由老鼠造成的。

这种现象在18世纪褐鼠(学名:)代替黑鼠(学名:)之后有所减少,但在现代仍有目击报告。最新的一起发生在爱沙尼亚,2005年1月16日,沃鲁的一个农民发现了鼠王。

一些博物馆藏有鼠王标本。德国阿尔滕堡科学博物馆展示了最大最著名的鼠王标本,这只鼠王发现于1828年布海姆一家面粉厂火灾后的废墟中,它有32只老鼠。汉堡、哈默尔恩、哥廷根以及斯图加特等地的博物馆均藏有酒精保存标本。塔尔图大学动物学博物馆(爱沙尼亚语:Tartu Ülikooli Zooloogiamuuseum)拥有一个标本。1930年在新西兰发现的鼠王在达尼丁奥塔哥博物馆展出,这只鼠王是由数只黑鼠幼鼠因马毛缠绕而形成的。相对而言鼠王的发现数目很少,按照有来源的依据,发现的数目在35-50之间。

大多数现存的标本均为黑鼠组成。唯一一例稻鼠(学名:Rattus rattus brevicaudatus)标本出现在1918年3月23日,发现于印度尼西亚爪哇茂物,这只鼠王由10只小稻鼠组成。相似的组成发现于1929年4月的德国荷尔斯泰因,由数只小稻鼠(学名:Apodemus sylvaticus)形成。2013年6月一个“松鼠王”——由6只活松鼠组成的鼠王在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里贾纳被发现,在兽医的帮助下被分开。

1963年一位荷兰鲁斯芬的农民P·凡·宁那特恩发现的鼠王被神秘动物学家M·实卡宁德出版,这只由7只老鼠组成的鼠王在X光检测后发现它们的尾巴表面有一层胼胝,这表明它们在尾巴缠绕在一起后已经共同生活很长时间了。

相关

  • DIHP邻苯二甲酸二异庚酯(英语:Diisoheptyl phthalate)是一种邻苯二甲酸酯,由一个邻苯二甲酸和两个异庚醇酯化形成,化学式为 C22H34O4,常作为塑化剂使用。
  • 休眠体疟原虫属(Plasmodium)是一类单细胞、寄生性的囊泡虫。本属生物通称为疟原虫。本属生物中有五种疟原虫会使人类感染疟疾,包括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 falciparum)、三日疟原虫(Plasm
  • 巴特勒尼古拉斯·默里·巴特勒(Nicholas Murray Butler,1862年4月2日-1947年12月7日),美国哲学家、外交官和教育家。他和简·亚当斯一起获得了1931年诺贝尔和平奖。巴特勒1887年创办了
  • 体能增强药物体能增强药物(Performance-enhancing drugs、Performance-enhancing substances,简称PED)是常见的体育禁药类型,运动员在服食后因体能的增强,能显著提升表现,但由于副作用巨大,因此
  • 东道主东道主,是一个汉语词汇,指负责接待的主人,或指请客的人。出自《左传》。左氏春秋烛之武退秦师原文为: .mw-parser-output .templatequote{margin-top:0;overflow:hidden}.mw-par
  • 1967年亚足联青年锦标赛1967年亚足联青年锦标赛在泰国曼谷举行。以下球队参加了比赛: 泰国 v 新加坡以色列 v 南越缅甸 v 锡兰印尼 v 印度印尼 v 新加坡以色列 v 缅甸缅甸 v 新加
  • 尚文思尚文思(本部王子朝隆),本部御殿按司家的第三代当主,唐名本称向文思,1715年,在琉球尚贞王的薨逝七周年祭上担任御茶御殿奉行,负责茶道,节目表演的部分。他的大亲职(家宰)是琉球舞蹈创始
  • 拉脱维亚人名拉脱维亚人名的组成和大多数欧洲人名一致,包括名字(vārds)和姓氏(uzvārds)两部分,顺序是名前姓后。如今为子女取多个名字(即中间名)的现象也已经比较普遍。拉脱维亚人名拥有易于辨
  • 世界青年日世界青年日(英文译名:World Youth Day,港澳称为普世青年节),简称世青(WYD),是天主教会为青年族群举办的国际节庆活动,由前教宗若望·保禄二世于1984年发起。其举办的缘由,是为了扭转有
  • 保罗亲王 (南斯拉夫)保罗亲王(1893年4月27日-1976年9月14日),南斯拉夫国王亚历山大一世的堂弟,南斯拉夫王国摄政。保罗亲王就读于英国牛津大学。在此期间,保罗广泛结交英国王室的诸位王子及许多英国贵族子弟。1922年,保罗在英国与希腊-丹麦公主奥尔加相识。1923年,保罗和奥尔加在贝尔格莱德结婚。英国的艾伯特王子即后来的乔治六世是他的男傧相。1924年,长子亚历山大出生在英国。1928年,次子尼古拉出生,出生地仍是英国。1934年10月9日,南斯拉夫国王亚历山大一世在马赛遇刺。根据遗嘱,保罗成为三位摄政中的首席摄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