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漫滩

✍ dations ◷ 2025-04-04 11:50:29 #地形,平原

河漫滩,又称泛滥平原或洪泛平原,通常位于河流中下游,指由于河流堆积作用而形成的大片堆积体,是河流堆积地貌的一种。常在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在丰水季节又常被淹没。河漫滩一旦形成,在河流不改道的情况下会因河水携带的物质不断沉积而不断扩大,直至河流改道或继续向下侵蚀而被废弃。河漫滩可分为堰堤型河漫滩、汊道型河漫滩、河曲型河漫滩等。其发育的最终结果常为形成宽广的河漫滩平原。同时亦有河漫滩地貌。

河漫滩的形成是河流堆积作用的结果。在这种堆积作用下,河床在凹岸受到侵蚀,凸岸发生堆积。受到堆积的一岸会形成堆积体。堆积体的面积不断扩大,河水流速减慢,就将悬浮的颗粒物质沉积下来。久而久之,堆积体露出水面,就形成了河漫滩。河漫滩上部由洪水泛滥时沉积下来的细粒物质组成,下部由河床侧向移动过程中沉积下来的粗粒物质组成。

而河漫滩的形成又细分为三个阶段:

河漫滩类型的不同主要由河床类型的不同造成。主要分为3种:

随着河曲不断地横向发展,凸岸部位形成一组弧形垄岗状沙坝与弧形洼地相间的扇形体,称为迂回扇。组成迂回扇的多条垄岗向河流下游方向幅聚,向上游则逐渐幅散开来。故可以根据垄岗聚散分布情况大体上可以恢复河床移动和河曲发展过程,在航空相片和遥感影像上据此可以判断河流的流向。

作为一种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河漫滩平原通常比较广阔,且土壤肥沃、取水方便,人们可以很方便的在此定居,许多大城市就建在河漫滩平原上。

但另一方面,由于河漫滩在洪水季节有被淹没的可能,在这里定居不一定十分安全。历史上许多大洪水,如1931年江淮大水、1998年中国水灾都与居民点所在河漫滩被淹没有关。

相关

  • 菊石菊石是一群已经灭绝的海洋生物总称,隶属于菊石亚纲(学名:拉丁语:Ammonoidea)。它们约在泥盆纪早期出现在地球上,最后与恐龙、箭石等生物一起于白垩纪末期灭绝。由于菊石的演化速度
  • 前瞻性研究前瞻研究(prospective study)或前瞻性性队列研究(prospective cohort study)是一种时间纵向的研究,即观察一组人群随着时间推移,其中某些特定因素的不同如何影响某一结果的发生。
  • 纳特奈特(nat,或称nit或nepit)又称纳特,是信息论“熵”的单位之一。以自然对数为底,而不是以2为底的对数。表达式为1纳特相当于1.44(lb e)比特或0.434(lg e)哈特雷,以及k J/K。
  • 错位《错位》(Dislocation)是一部于1986年上映的华语喜剧故事片,由黄建新担任执导,由刘子枫、牟红、杨昆、孙飞虎等担任演出。片长85分。本片主角赵书信,是一位曾涉嫌“黑炮事件”的
  • 牛丼牛丼(「丼」,拼音:dǎn,注音:ㄉㄢˇ)(又稱為日式牛肉饭)是一种日式速食食品,是一种丼物。主要做法是在碗内盛上米饭后,上铺一层碎牛肉片和洋葱丝,并一起蒸熟后食用,食用时可配以腌制的
  • 生命时报《生命时报》(英语:Life Times)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份报纸,由人民日报社主管、环球时报社主办。报纸原名《环球时报·生命周刊》,2003年8月5日创刊,2006年1月17日改为现名。报纸
  • 肯·萨拉查肯·萨拉查(Ken Salazar,1955年3月2日-)美国政治人物、农场经营者、以及环境保护主义者,也是第50任美国内政部长。此前他担任科罗拉多州的参议员,隶属民主党籍。萨拉查原先担任科
  • 埃里克森社会心理发展阶段埃里克森社会心理发展阶段是根据爱利克·埃里克森描述,将正常人的一生,从婴儿期到成人晚期,分为8个发展阶段 。在每个阶段,个人都面临、并克服新的挑战。每个阶段都建筑在成功完
  • 磺酸酯磺酸酯为磺酸的有机酯,都含有-SO2O−官能团。磺酸酯具有通式:SO2O。如基团为甲基,基团为三氟甲基,则化合物为三氟甲磺酸酯。由于SO2O−基团在SN1,SN2,E1和E2反应中是一个良好的离
  • 希腊地区希腊地区 (希腊语:γεωγραφικά διαμερίσματα)是希腊传统的分区,在1987年以前也是正式的分区。下分54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