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论 (精神哲学)

✍ dations ◷ 2025-04-11 06:33:52 #二元论 (精神哲学)
二元论(dualism)是一个多义词。本体论上的二元论,与一元论对应,二元论认为世界由两种不可缺少且相互独立的元素组成,而一元论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唯一的。本体论的一元论者认为无论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只要认为物质和意识是相互独立的,都属于本体论上的二元论。哲学上的二元论,一般指的是即不偏向于唯物主义,也不偏向唯心主义中的任何一个派别。一些唯物主义者认为这种二元论的实质是客观唯心主义,即二元论和唯心主义都不是唯物主义。 一些唯心主义者认为唯物主义同样也分为主观唯物主义和客观唯物主义,而大多数唯物主义意识不到他们自己属于主观唯物主义,主观唯物主义只认为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本质上也属于唯心主义。二元论是主张世界有意识和物质两个独立本原的哲学学说,强调物质和精神是同等公平地存在的。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和物质两个实体。二元论实质上坚持意识离开物质而独立存在。它和一元论相对立。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柏拉图和笛卡尔。柏拉图认为世界由“理念世界”和“现象世界”所组成。理念的世界是真实的存在,永恒不变,而人类感官所接触到的这个现实的世界,只不过是理念世界的微弱的影子,它由现象所组成,而每种现象是因时空等因素而表现出暂时变动等特征。据此,柏拉图提出了一种理念论和回忆说的认识论,并将它作为其教学理论的哲学基础。笛卡尔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灵魂和形体”。他认为这两个实体是彼此独立存在的。灵魂的属性是思想,形体的属性是广延。这是典型的二元论。为了沟通这两个毫无共同之处的实体,以说明科学知识的客观性,他又把上帝作为桥梁,说灵魂和形体只是相对的实体,两者都是绝对实体上帝所创造的。二元论者主张二元并存。二元并存的理念是由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所提出,认为人有两个世界,一个是灵魂所处的理性世界,另一个是身体所处的现实世界,认为身体上的感官所接触到的世界“并非是真实的世界”,唯有灵魂所处的世界才是“真实的世界”,因此感官的世界只是灵魂世界的影子。譬如笛卡儿,他是一位物质二元论者(substance dualist),他的心物二元论(mind–body dualism, 或称 mind–body duality),认为现实(reality)由两种根本上不同的物质(substance)心(immaterial mind)和广延的物质(物、extended matter)组成。这个观念并非只是纯粹的幻想,而是由当时所能运用的方法如内省法等,去验证得到的结论,而近来的临床研究,也发现脑中的感觉不同于感官所受到的刺激,因此二元论历来的研讨都有其意义与改变的理由,当中有错误的推论,也有正确的推论。例如就近来各种断肢患者所产生的幻肢研究,都证实了脑中的感觉不一定要由感官而来,而感官的刺激也不一定会影响到脑,因此早期大量论述灵魂与身体的议题,都是有其依据与意义,不能全盘否定其价值。二元论持有者认为世界由两种力量统治:善与恶。善是精神,是灵魂,是善的力量创造的一切东西;而恶是物质,是肉体,是恶的力量创造的一切。这两种力量对抗著,共同支配世界。“善的力量”和“恶的力量”,在严格二元论者(如摩尼教)眼中,分别是两个神,一个善的神,一个恶的神。他们地位等同,力量相同。而温和二元论者(如塞特派,参见:诺斯底主义)认为,只有一个上帝,即善的力量。而恶的力量,是比上帝稍微低一个档次的路西法(Lucifer),力量也次于上帝。而人类也被这两种力量所支配——善的灵魂,恶的肉体,灵魂藏在肉体之中。如果恶属性的肉体在较量中占优势,那么这个人就会被肉欲所支配,变成“恶”的人。如果善属性的灵魂占优势,那么这个人就会成为“善”的人,也即是上帝的子民。从“恶”变“善”,要通过苦修,祷告等方式,把灵魂从肉体中洗涤出来。 不过与其他理论不同,基督教公认的二元论,人的灵与肉体的感受高度结合,所以也有称为灵与魂,其中人的魂附属于灵,但是又通过魂的对灵意志的影响把从肉体来的感受在灵里反应给灵。道教认为存在阴阳二元论,但并不是绝对的对立关系,“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阴和阳代表的事物和精神互相转化共存,便生出万物万有。在佛教当中更进一步,否定了二元论,认为万物“非一非二”,是众生各自所缘所受生出的感官,皆是相对而言,不过是执着其有,而并没有真正的对立,并以盲人摸象譬喻。印度教吠檀多学派有二元论(英语:Dvaita)、不二论、胜二元论(英语:Vishishtadvaita)的不同学说。佛教反对二元论,称之为“一边论”,倡导中道。生物学上,二元论认为被子植物来自两个不同的祖先类群,二者不存在直接的关系,而是平行发展的。生物学家兰姆认为被子植物至少是二元起源的,被子植物分为轴生孢子类和叶生孢子类二大类。前者的心皮是假心皮,并非来源于叶性器官,大孢子囊直接起源于轴性器官,包括单花被类、部分合瓣类以及部分单子叶植物,这一类起源于盖子植物的祖先。后者的心皮是叶起源,具有真正的孢子叶,孢子囊着生于孢子叶上,雄蕊经常有转变为花瓣的趋势,这一类包括多心皮类及其后裔,以及大部分单子叶植物起源于苏铁类。恩格勒认为,葇荑花序类的木麻黄目及荨麻目等无花被类,它是和多心皮类的木兰目是缺乏直接的关系,二者是平行发展的。二元并存(Dualism)的理念是由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所提出,认为人有两个世界,一个是灵魂所处的理性世界,另一个是身体所处的现实世界,认为身体上的感官所接触到的世界“并非是真实的世界”,唯有灵魂所处的世界才是“真实的世界”,因此感官的世界只是灵魂世界的影子。譬如笛卡儿,他是一位物质二元论者(substance dualist),他的心物二元论(Mind–body dualism, or mind–body duality),认为现实(reality)由两种根本上不同的物质(substance)-心(immaterial mind)和广延的物质(物、extended matter)。这个观念并非只是纯粹的幻想,而是由当时所能运用的方法如内省法等,去验证得到的结论,而近来的临床研究,也发现脑中的感觉不同于感官所受到的刺激,因此二元论历来的研讨都有其意义与改变的理由,当中有错误的推论,也有正确的推论。例如就近来各种断肢患者所产生的幻肢痛研究,都证实了脑中的感觉不一定要由感官而来,而感官的刺激也不一定会影响到脑,因此早期大量论述灵魂与身体的议题,都是有其依据与意义,不能全盘否定其价值。奇迹课程认为所有的感受和刺激,以及世界上所有的经验和现象,都只是心灵的投射,脑完全无实质作用,尽管表面上看起来完全像是人的身体和神经系统在经验著世界。奇迹课程否定了许多哲学主张中“世界是存在的”这一基础的假设,不谈论一般哲学常会先行提问的:“宇宙是怎么来的?这个世界是怎么一回事?”,并认为只有“纯一体”的“灵性”才是唯一的存在,时间、空间完全只是个假象。其主张被奇迹课程的学习者认为与柏拉图“现象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之主张,看似相似却有根本的不同,因为“现象世界这个‘影子’根本没有发生过,而‘理念世界’也从未产生过欲造出与自己相对之物的想法。”

相关

  • 睡眠障碍睡眠障碍(英语:sleep disorder或 somnipathy)是人类或其他动物与睡眠相关的异常。有些睡眠障碍可影响智能及情绪。常用作诊断睡眠障碍的测试是睡眠多维图。根据1990年发表的睡
  •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又称酵素免疫分析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简称酶联法)利用抗原抗体之间专一性键结之特性,对检体进行检测;由于结合于固体承载物(一般为塑
  • UNII特殊成分标识(UNique Ingredient Identifier,UNII)是一种公用、免费、独特、明确、非语义的分子结构资讯识别系统,本物质注册系统(SRS)由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及美国药典(USP)
  • 扳机指板机指(英语:Trigger finger)也称为扳机指,又称为狭窄性腱鞘炎(英语:Stenosing tenosynovitis),是一种会出现手指活动受限或卡住的疾患。疼痛可出现在手掌或手指关节。这个命名是由
  • 法国兴业银行法国法国兴业银行(法语:Société Générale,简称法兴,Euronext:GLE)是法国银行业三巨头之一,另两个为法国巴黎银行(BNP Paribas,又名“巴黎国民银行”)和法国农业信贷银行(Crédit Ag
  • UK (消歧义)UK可以指:
  • 氯甲烷一氯甲烷又称甲基氯,无色、可燃、有毒气体,属有机卤化物。分子式是CH3Cl,分子量是50.49。主要用于生产甲基氯硅烷、聚硅酮、四甲基铅(汽油抗爆剂)、甲基纤维素。少量用于生产季
  • 哥斯达黎加哥斯达黎加华人组成了拉美华人的一小部分。第一批华人移民在1855年抵达哥斯达黎加。他们一共77人,都来自广州。他们到中美洲来为巴拿马铁路(英语:Panama Canal Railway)工作。他
  • 芬迪湾芬迪湾(英语:Bay of Fundy,法语:Baie de Fundy),大西洋西岸主要海湾之一,位于加拿大新不伦瑞克省和新斯科舍省之间,三面为陆地包围,仅西南与缅因湾连通,两者以大马南岛为界。芬迪湾以
  • 波状云波状云(学名:Undulatus,缩写:un ),是云的一类变种,指呈波浪状起伏的大片云体,适用于卷积云、卷层云、高积云、高层云、层积云和层云这六类云属。波状云可以是由单一的云体组成,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