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失真理论

✍ dations ◷ 2025-08-13 04:57:52 #信号处理

数据率失真理论(Rate distortion theory)或称信息率-失真理论(information rate-distortion theory)是信息论的主要分支,其的基本问题可以归结如下:对于一个给定的信源(source, input signal)分布与失真度量,在特定的码率下能达到的最小期望失真;或者为了满足一定的失真限制,可允许的最大码率为何,D 定义为失真的符号。

要完全避免失真几乎不可能。处理信号时必须允许有限度的失真﹐可减小所必需的信息率。1959年﹐Claude Shannon 首先发表《逼真度准则下的离散信源编码定理》一文,提出了率失真函数的概念。

失真函数能量化输入与输出的差异,以便进行数学分析。令输入信号为 χ {\displaystyle \chi } | ( | ), 有时被称为一个测试信道 (test channel), 系一种条件概率之概率密度函数 (PDF),其中信道输出 (compressed signal) 相对于来源 (original signal) , 以及 ( ; ) 是一种互信息(Mutual Information),在 与 之间被定义为

此处的 () 与 ( | ) 是指信宿(output signal) 的熵(entropy)以及基于信源(source signal)和信宿(output signal)相关的条件熵(conditional entropy), 分别为:

这一样来便可推导出率失真的公式, 相关表示如下:

这两个公式之间互为可逆推。

如果我们假设 () 服从正态分布且方差为σ2, 并且假设 是连续时间独立信号(或等同于来源无记忆或信号不相关),我们可以发现下列的率失真公式的“公式解”(analytical expression):

下图是本公式的几何面貌:

Rate distortion function.png

率失真理论告诉我们“没有压缩系统存在于灰色区块之外”。可以说越是接近红色边界,运行效率越好。一般而言,想要接近边界就必须透过增加码块(coding block)的长度参数。然而,块长度(blocklengths)的获取则来自率失真公式的量化(quantizers)有关。

这样的率失真理论(rate–distortion function)仅适用于高斯无记忆信源(Gaussian memoryless sources)。

伯努利信源 X {\displaystyle X} X B e r n o u l l i ( p ) {\displaystyle X\thicksim Bernoulli(p)} ,以汉明失真描述的率失真函数为:

R ( D ) = { H ( p ) H ( D ) , 0 D m i n { p , 1 p } 0 , D m i n { p , 1 p } {\displaystyle R(D)={\begin{cases}H(p)-H(D),&0\leq D\leq min\{p,1-p\}\\0,&D\geq min\{p,1-p\}\end{cases}}}

平行高斯信源的率失真函数为一经典的反注水算法(Reverse water-filling algorithm),我们可以找出一阈值 λ {\displaystyle \lambda } ,只有方差大于 λ {\displaystyle \lambda } 的信源才有必要配置比特来描述,其他信源则可直接发送与接收,不会超过最大可容许的失真范围。

我们可以使用平方误差失真函数,计算平行高斯信源的率失真函数。注意,此处信源不一定同分布:

X 1 , X 2 . . . , X m {\displaystyle X_{1},X_{2}...,X_{m}} X i N ( 0 , σ i 2 ) {\displaystyle X_{i}\thicksim N(0,\sigma _{i}^{2})} ,此时率失真函数为,

R ( D ) = i = 1 m 1 2 l o g σ i 2 D i {\displaystyle R(D)=\sum _{i=1}^{m}{1 \over 2}log{{\sigma _{i}^{2}} \over {D_{i}}}}

其中,

D i = { λ , if  λ < σ i 2 σ i 2 , if  λ σ i 2 {\displaystyle D_{i}={\begin{cases}\lambda ,&{\text{if }}{\lambda }<{\sigma _{i}^{2}}\\\sigma _{i}^{2},&{\text{if }}{\lambda }\geq {\sigma _{i}^{2}}\end{cases}}}

λ {\displaystyle \lambda } 必须满足限制:

i = 1 m D i = D {\displaystyle \sum _{i=1}^{m}D_{i}=D}

相关

  • 亚拉巴马截至2010年亚拉巴马州(英语:Alabama,i/ˌæləˈbæmə/,又译作阿拉巴马州)是美国东南部地区一个联邦州。北接田纳西州,东邻乔治亞州,南至佛罗里达州和墨西哥湾,西临密西西比州。亚
  • 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简称CCMD。现行的分类与诊断标准为《中国精神疾病障碍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由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通过41家精神卫生机构负责对24种精神
  • 拉夫拉夫县(Love County, Oklahoma)是美国奥克拉荷马州南部的一个县,南隔雷德河与德克萨斯州相望。面积1,178平方公里。根据美国2000年人口普查,共有人口8,831人。县治玛丽埃塔(Marie
  • 第16第16航空远征特遣队(英语:16th Air Expeditionary Task Force),前身为第十六航空队(Sixteenth Air Force),是美国驻欧空军下属的一个空军编制单位,指挥部位于土耳其的伊兹密尔空军基
  • 青原区青原区是中国江西省吉安市所辖的一个市辖区。总面积为914.6平方公里,2002年人口为13万。全区辖2个街道、6个镇、1个民族乡和2个类似乡级单位。河东街道、滨江街道、天玉镇、
  • 台巴子台巴子(上海话拼音:dhebazi,发音:'"`UNIQ--templatestyles-00000001-QINU`"')是中国大陆人或非台湾人士对台湾人的歧视语,意为“来自台湾的乡巴佬”,不同语境下亦包含凯子、傻瓜和
  • 奥地利国家欧洲文学奖奥地利国家欧洲文学奖(英语:Austrian State Prize for European Literature) 简称欧洲文化奖(英语: European Literary Award),1965年在维也纳首次颁发。
  • 一条安达鲁狗《一条安达鲁狗》(法语:Un Chien Andalou),是一部法国16分钟的无声超现实主义短片,由西班牙导演路易斯·布努埃尔执导,路易斯·布努埃尔与著名艺术家萨尔瓦多·达利共同创作。该片
  • 三宅精一三宅精一(日语:三宅 精一/みやけ せいいち ,1926年2月5日-1982年7月10日),是日本发明家,出生于冈山县仓敷市,因其发明帮助视障者安全行走的导盲砖而闻名。它们于1967年首次在冈山县
  • 北地傅氏北地傅氏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士族,以北地郡为郡望,从东汉到南北朝都具有相当的特色。北地傅氏由于多次各种迁移及北地郡所管辖的县之建置转变而发展出灵州(北地郡灵州县)、泥阳(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