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国城
✍ dations ◷ 2025-04-03 13:04:22 #五国城
坐标:46°20′N 129°34′E / 46.333°N 129.567°E / 46.333; 129.567
依兰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下辖的一个县,位于哈尔滨市东北部,坐落于三江平原之上。依兰是满族祖居地之一。也是清室祖宗发祥重地。依兰是满语(满语:ᡳᠯᠠᠨᡥᠠᠯᠠᡳ,穆麟德:ilan halai,太清:ilan halai),汉译为“三姓”,现取其音译名称。依兰县早在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活动,唐代开始设治,建铁利府,辽代改为五国头城,五国头城就是金国用来囚禁宋徽宗和宋钦宗,以及宋高宗生母韦氏的地方。而满洲觉罗氏的发源地也是黑龙江依兰县。 按《满洲氏族通谱》,努尔哈赤原本姓觉罗。据传宋朝徽钦二帝及其从亡的宗室大臣等后裔,基本上都转化为赫哲族(黑斤-徽钦族),也有的融合于斡朵怜、胡里改两万户部落中,南迁辗转落脚地方(今辽宁省桓仁县境内),后称董鄂部。但他们都以“觉罗”-赵为姓。又因其为中原贵姓,故女真人中也有随之姓觉罗赵者。后又因诸觉罗氏的居地或处境不同,乃演化为:伊尔根觉罗、阿颜觉罗、舒舒觉罗、葛籣觉罗、西林觉罗、通颜觉罗、扈伦(呼伦)觉罗、嘉木瑚觉罗、阿哈觉罗、伊拉拉觉罗、察拉觉罗等等。诸觉罗的前两、三个字是地名或身份,后两个字是姓。这些觉罗-赵姓都是在“爱新觉罗”之前就有的。1714年(清康熙五十三年),三姓(依兰)筑城,设“三姓协领衙门”。1731年12月(雍正九年十一月),增设三姓副都统镇守地方,第二年3月任命爱新觉罗七十五为副都统,辖区包括了黑龙江中下流域、松花江中下流域、乌苏里江流域和库页岛。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吉林将军上奏光绪:“三姓一城,为吉江门户,又为松花、牡丹两江汇流东下之区,地多沃壤,户口殷繁。”,请求设立府治。1906年2月15日(清光绪三十二年正月二十二日),光绪帝批准了吉林将军的请求,改设三姓为“依兰府”,隶于滨江关道。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1913年,中华民国政府将依兰府改为依兰县。1914年6月,又将将东北路道改名为依兰道,将依兰县并入依兰道。1929年2月,民国政府撤销依兰道。将其辖区并入吉林省直辖,为二等县。九一八事变后,依兰县起初隶属于吉林省,1934年满洲政府实行了“省公署官制”,将东北划为了十四省,依兰县被划归为三江省辖下。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依兰县被划归为合江省辖下。1947年春,民国政府公布了“东北新省区方案”,将原依兰县辖下的土龙山、宏克力、三道通划出,建立了依东县、双河县和刁翎县,拆分了依兰县。1948年6月,又将此四县重新合并为依兰县。1949年5月,合江省被撤销,依兰县划归松江省。1954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黑龙江省、松江省两省合并,依兰县改为黑龙江省管辖,并入合江专区。1985年1月合江专区被撤销,依兰县划入佳木斯市。1991年4月1日,依兰县改为哈尔滨市辖下。清朝初期,现今为依兰县的三姓拥有百余户赫哲族居民。1929年2月,依兰道被撤销,取而代之的依兰县时有人口16.4万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于1953年进行了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全县人口达11.7万人。1992年末全县总人口为36.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为11.5万人,除汉族外,拥有满族、回族和朝鲜族共计两万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10年依兰县总人口为38万8319人。依兰县隶属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尔滨市东北部,地处三江平原的西部。依兰县南北宽75公里,东北临佳木斯市, 东临桦南县, 东南临勃利县,南临林口县,西部与方正县、通河县僻壤,西北为铁力市,北为伊春市。依兰县总面积4672余平方千米,其中有耕地90万余亩、林地260万余亩、水域18万余亩。依兰县地层为前寒武系中元古界黑龙江群,属于黑龙江省东部地区新华夏系第二隆起带,此区域地质活动较为强烈,分为东西向和北东向,也是典型的盆地式半丘陵、半山区地带。依兰县四面环山,其中三面为张广才岭和完达山脉,北部则为小兴安岭余脉,四面围绕的山峰均为海拔150米以上。松花江、牡丹江、倭肯河、巴兰河这四条江河流经县境。依兰县位于中纬度的欧亚大陆东部,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依兰县四季分明,季节间变化明显,夏季多雨且炎热,冬季寒冷干燥,春冬较长、夏秋较短。依兰县年均日照2500小时,平均气温为3.1摄氏度至3.6摄氏度,年平均降雪13毫米,降水量500毫米。下辖6个镇、2个乡、1个民族乡:依兰镇、达连河镇、江湾镇、三道岗镇、道台桥镇、宏克利镇、团山子乡、愚公乡、迎兰朝鲜族乡、依兰县林业局、依兰农场和松花江农场。
相关
- 植物疗法草药医学(英语:Herbal medicine,Herbalism),研究与使用植物于医疗用途的学问。它的范围除了植物之外,通常也可扩展到真菌、昆虫、甲壳类、动物及矿物。对所有由自然产生的药物进行
- 顶复器顶质体(英语:apicoplast)是大部分顶复门生物共有的非光合作用的细胞器,存在于多种顶复门生物中,包括引发疟疾的寄生虫——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 falciparum)等,但在隐孢子虫属(英语:C
- 木化石木化石是以化石的状态保存着的木材。经过一段时间后,木材通常会是植物保留得最好(且最容易被找到)的一部分。木化石可能会也可能不会被石化。对古植物而言,可能除了木化石之外,其
- 过敏性湿疹异位性皮肤炎(Atopic dermatitis,简称AD),又叫过敏性皮肤炎或异位性湿疹(Atopic eczema),常见症状包含发痒、红肿,以及皮肤龟裂。发炎区域常有清澈液体流出,液体会随着发炎时间越久而
- 炔酮在有机化学中,炔酮(英语:ynone)是指结构为 R1C≡C‒C(=O)R2 (其中R2 ≠ H) 的化合物,其中C≡C三键位于羰基(C=O)官能团的α和β位,如茵陈二炔酮是天然存在的一种炔酮。合成炔酮的
- 晚香玉晚香玉(学名:Polianthes tuberosa),别名月下香,是石蒜科(或龙舌兰科)晚香玉属的一种多年生球根开花植物。多年生草本,根状茎块状;线形叶子丛生,先端尖;花茎较长,上部呈总状花序,夏秋开白
- 负折射率超材料负折射率超材料或负折射率材料(NIM)是一种人造光学结构,它的折射率对于一定频率范围内的电磁波是负值。目前没有任何天然材料拥有这一属性。广义地说,超材料可以指任何合成材料,
- 19号染色体人类的19号染色体是23对染色体的其中之一,正常状况下每个细胞拥有两条。此染色体含有大约6300万个碱基对,占细胞内所有DNA的2%到2.5%。其中有1300到1700个基因,依预测方式而有
- 心脏机能不全心脏衰竭(法语:Insuffisance cardiaque,英语:HF, heart failure),一般意指慢性心脏衰竭(英语:CHF, chronic heart failure)。但是有时则指郁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当
- 十三月历十三月历的提出可追溯至1849年,Auguste Comte创立。当时的主要考虑是,现行公历每个月的天数有长有短,而且与实际的月球运行周期不吻合,另外月份跟星期之间的关系十分混乱。而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