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本源家族

✍ dations ◷ 2025-02-24 04:56:29 #板桥林家,台湾家族,新北市历史,林姓家族,台湾五大家族

林本源家族,或称板桥林家,为台湾五大家族之一,与雾峰林家并称,台湾人称“一天下,两林家”。林本源家族清朝时发迹于板桥。“林本源”并不是人名,而是板桥林家的“商号”。

2008年6月,福布斯公布出身板桥林家、任华南金控董事长的林明成身价净值12亿美元,居是年台湾第二十。

林家是福建漳州府龙溪县白石堡吉上社(今日漳州市龙海市角美镇)人,开台祖林应寅于清朝乾隆49年(1784年)携长子林平侯渡海来台湾于台北新庄落脚。

林平侯后来经营米业、盐业,在林爽文事件中物价暴涨因而粜米致富,并且捐官入仕,曾任新竹县丞、后升广西柳州知府,后辞官专心营利,又因新庄泉州人声势太盛,举家迁居桃园大溪。

平侯遗嘱死后取“饮水本思源”之义将家产分为“饮记”、“水记”、“本记”、“思记”、“源记”五记,分别给林国栋、林国仁、林国华、林国英与林国芳五个儿子及其后代(长子林国栋早逝,“饮”商记由本记林国华之子林维让兼祧承担)。

其中分得“本记”、“源记”两部分的林国华与林国芳为同母兄弟,将其商记合并为“林本源”,迁居台北板桥,就是今日所称的林本源家族。其居住的大厝旁所兴建,供内眷休闲观玩之后花园(即板桥林家花园)富丽堂皇,现在是板桥地区最负盛名的古迹与观光胜地。林本源一族至今仍有不少后裔在板桥一带居住。

板桥林家在第四代的族长林维让、林维源将林家声势推上最高峰,板桥林家花园也多在其手中完成。

嘉庆23年(1818年)-林平侯迁居桃园大溪,成为台湾最大地主,拥有土地超过5,000甲(1甲约2934坪)。

19世纪中叶-第三代林国华商号“本”记,与弟林国芳商号“源”记,合称“林本源”,自此成为林家公号。

咸丰7年(1857年)-第四代林维让兄弟迁居板桥,从此被称为板桥林家。

同治13年(1874年),日本帝国借口琉球漂民为土著所杀,发动侵台的“牡丹社事件”。清廷命时任福州船政大臣、平定太平天国的名臣沈葆祯为钦差大臣并借饷银200万两为军费以主持台海防务。日本退兵之后,沈葆祯奏请抚垦后山及山区,板桥林家大力帮助。

光绪10年(1884年),中法战争波及台湾,清廷派钦差大臣刘铭传以巡抚的身份主持台湾防务,林维源捐助饷20万两银圆,并协助刘铭传帮办台湾防务及出任垦务大臣,一跃为“红顶商人”,再经刘铭传而得与在燕京权倾一时的李鸿章、盛宣怀等人相识。

光绪16年(1890年),出任太仆寺正卿。1894年慈禧60岁大寿,一切典仪以乾隆27年皇太后七旬庆典办理,用银700万两,户部拨银400万两,各省、官等报销,其中以个人名义进奉最多的为太仆寺正卿的林维源3万两。

林维源结交当朝公卿又参观盛宣怀在苏州的名花园“留园”之后,也将板桥林家花园大事增建,一砖一瓦,一石一木,皆由唐山海运而来,无疑为当时台湾庭园的代表。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第五代林尔昌、林尔康兄弟均不满30岁就过世。甲午战争以后,林维源内渡在厦门的鼓浪屿再兴筑一座花园官邸,名为‘小板桥’寓所,纪念台北板桥家乡。但其家族的主要资产仍在台湾,据日治时代台湾总督府的调查,台北地区有三大富豪:排名第三的是艋舺的洪合益有资产20万圆,排名第二的是大稻埕的“番势-李春生”有资产120万圆,排名第一的就是板桥林家第四代的林维源,有资产1亿1000万圆。一说调查中的“圆”,非日圆,而是银圆,如此则其身家又加倍,当时一银圆相当于一美元,可兑换约2日圆。惟据许雪姬的研究,林家在1902年时在台产业仅约312万日圆,故前述资产数字,仍有商榷空间。

1896年左右,传闻日本因台湾建设所费不赀,财政吃紧,有“台湾卖却论”,要把台湾卖给法国。时避居泉安的举人施炎乃游说内渡闽南的富豪欲筹资1000万两白银赎回台湾,如以六九银汇率,约合银圆1450万元。当时避居厦门的林维源慨然允诺承担四成,即四百万两,约银圆580万元。但此举受到清政府反对,日本国会最终也不出售台湾。

1909年,长房林熊征继承家业,设立“林本源制糖株式会社”。1910年,林熊征回到台湾。

1915年-林熊征与大稻埕黄家大地主家族黄东茂、雾峰林献堂、林烈堂,清水蔡莲舫,鹿港辜显荣等人,创办公立台中中学校(今台中第一高级中学)。

1919年,在台湾总督府的支持下,林熊征结合日本与海外华侨资本,创设华南银行。

1922年,二房林伯寿继承家业,成立柏记产业株式会社,回到台湾。

1924年至1925年间,蔗农不满林本源制糖株式会社的甘蔗收购价格太低,引发二林事件。

1946年-林熊征猝逝,第七代林明成年仅3岁。家族成立“林公熊征学田基金会”、“大永兴业”等,共同经营林家事业。

1969年-林明成进入华南银行担任董事。

1977年-林明成创设永琦百货。

1984年-林明成捐慈湖土地19公顷,做为蒋中正陵寝用地。

2001年-华南金控取得台湾第一张金控执照,林明成担任华南银行及华南金控董事长。

2002年-永琦百货封馆歇业,林家事业重心转至金控,成为台湾公股金融机构中民股持股比率最高者。

注:林维德、林尔嘉、林熊光确为抱养的螟蛉子,以 * 标记。此外,清末时的按察使衔分巡台湾兵备道道尹刘璈著《巡台退思录》称“台北巨绅三品京职林维源之父钦赐举人林国华,亦系螟蛉,并非林姓所生”,但没有其他资料佐证,其真实性颇为可疑。而林本源家族后人林衡道在《林衡道先生访谈录》中口述“林平侯有很多儿子,不过亲生儿子只有两个,即国华(三大人)、国芳(五大人),其他都是螟蛉子”,证实林国华是林平侯的亲生儿子,而不是螟蛉子。

林尔康之妻陈芷芳为末代帝师陈宝琛之妹。林熊祥之妻陈师桓为陈宝琛之女。

林尔康之女林慕安,嫁给台湾海防钦差大臣沈葆桢之孙。(沈葆桢之妻林普晴则是清末名臣林则徐之女。)

林尔康之女林慕兰,嫁给清末思想家严复之子严琥,诞下辜严倬云。林熊祥之女林倩,嫁给辜严倬云兄长严侨。

林熊征之妻盛关颐为清末实业家盛宣怀之女。(盛宣怀也是辜振甫的姑父。)

林祖寿之妻蔡娇霞为台中清水蔡源顺家族蔡莲舫之女。

林慕兰之女辜严倬云嫁鹿港辜家辜振甫;林明成唤辜振甫为“(表)姐夫”。(辜振甫高祖父为南洋槟城(马来西亚)富商辜礼欢。)

林衡道之妻杜淑纯为雾峰林家林仲衡之外孙女、台湾首位医学博士杜聪明医师之独生女。

林明成之妻颜绚美,出身基隆颜家第三代。颜绚美的外祖父即曾为林家大掌柜、淡水富商许丙。

林明成长子林知延娶新光金控董事长吴东进长女吴欣盈。(吴东进次女吴欣儒则嫁给许丙的曾孙许元祯;许元祯父亲许博伟与艺文界名人许博允是堂兄弟,而母亲陈安澜则是台湾警备总司令陈守山上将的长女。陈守山家族与国泰蔡家、台塑王家亦有姻亲关系。)

林尔嘉长子林景仁娶南洋棉兰(印尼第3大城,位于苏门达腊,与邻马来西亚隔马六甲海峡相望)富商张鸿南(又称张耀轩)的千金张福英,后代居于新加坡。

林家与连家为世交。林熊征设“薇风会”,连雅堂之子连震东为其成员。林熊征之妻盛关颐的“秘书”林伯奏,娶连震东胞姊连夏甸(两人长女为作家林文月,次女婿则是前任台北市长黄大洲)。

板桥林家总执事(管家)林登云为桃园大溪“梅鹤山庄”创立人,其后人林本诚是新北市长朱立伦的外祖父。另朱立伦的大舅林熺达曾担任大溪镇长。

台北知名私立学校“薇阁中小学”董事长李传洪是林家总管李土的后人。李传洪之子李承宗娶许丙的曾孙女许元龄。

相关

  •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结构 / ECOD1m37A:1-378 1hleB:349-379 1jrrA:1-415 1by7A:1-415 1ovaA:1-385 1uhgA:1-385 1jtiB:1-385 1attB:77-433 1nq9L:76-461 1oyhI:76-461
  • 限值.mw-parser-output ruby.zy{text-align:justify;text-justify: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p{user-select: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t{font-feature-settings:
  • 周 俊周俊(1932年2月5日-),中国植物资源与植物化学家。生于江苏东台。1958年毕业于华东化工学院制药工程专业。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1988年卡尔加里冬季奥运会1988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即第十五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英语:the XV Olympic Winter Games,法语:les XVes Jeux olympiques d'hiver),于2月13日至2月28日在加拿大阿尔伯塔省的卡尔
  • 哈密顿等式哈密顿力学是哈密顿于1833年建立的经典力学的重新表述,它由拉格朗日力学演变而来。拉格朗日力学是经典力学的另一表述,由拉格朗日于1788年建立。哈密顿力学与拉格朗日力学不同
  • 三围三围在人体量度上是指胸围(上围)、腰围(中围)和臀围(下围)(即bust/waist/hips,女性通常简写为B/W/H,为男性则简写为C/W/H),也就是胸部、腰部及臀部的周长,量度单位为厘米或者英寸。三围
  • 哥特文学哥特小说(英语:Gothic fiction或Gothic horror),十八世纪开始的英语文学流派。一般认为哥特小说的滥觞是霍勒斯·渥波尔所写的《奥托兰多城堡》。哥特小说可以说是西方人恐怖电
  • 二肽二肽(Dipeptide),亦作二胜肽,是一种由两个氨基酸借由一个肽键组成的多肽,利用二肽酰肽酶分解多肽可得到二肽。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动物的消化系统时会被分解成二肽和氨基酸,再被利
  • 扈累扈累(170年代-250年代),字伯重,京兆郡(治今陕西省西安市)人,三国时曹魏隐士。初平年间,青牛先生,字正方,山东人,客居三辅,通晓星历、风角、鸟情,常吃青葙芫华,年纪像五六十岁,有认识他的人,说
  • 刘秉璋刘秉璋(1826年-1905年),字仲良,谥文庄,庐江人。咸丰十年(1860年)进士,选为庶吉士,授编修。同治元年(1862年)入淮军赴上海。次年转战江苏福山、太仓和浙江的嘉善等地,镇压太平军;后又驰聘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