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

✍ dations ◷ 2025-11-28 22:25:06 #幸福
快乐是一种感受良好时的情绪反应,一种能表现出心理状态的情绪。而且常见的成因包括感到对健康、安全、爱情等之满足。快乐最常见的表达方式就是笑。通常我们认为达到快乐,是需要喜爱自己从事的工作和爱。快乐与幸福的区别在于,快乐常指个人的、短时间的情绪感受;幸福则涉及到与他人、家庭的长期正面的交互过程,以及对事业、生活发展的积极的体验(与“不幸”相对)。欲壑难填,为“得不到”和“已失去”苦恼常常是痛苦的根源,相反的,知足的人通常比较快乐,​​ 有人说"知足常乐"。因为要求都不高,珍惜现在已拥有的,进而对未来抱有健康的期许,比较容易达到快乐。但是别因为快乐而故意找借口把自己弄得无所事事,这样却是消极的做法。享乐主义最注重的就是人生活的快不快乐,以快乐为最大价值。快乐和喜乐是不同的,快乐是可以很短暂,而喜乐可以维持很久。科学家研究发现, 大脑当中有多种主要化学物质能情感和快乐指数。有不同社会经济因素会影响快乐。有些研究指较富有国家的人较不受收入影响。换言中,收入较能预测较穷地方的人对生活满意程度。与快乐同意义或相近的用词,包括:愉快、愉悦、喜悦、欢喜、欢欣、欢欣鼓舞、高兴、开心……等。一种更为强烈的感觉称作“ecstasy(狂喜忘我)”,是一种个人意识上主观体验的特殊情绪状态。在心流理论当中,是一种将个人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种活动上的感觉;心流产生时同时会有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

相关

  • 经验经验(英语:Experience)在一般概念包括了知识、技巧。是体验或观察某一事或某一事件后所获得的心得并应用于后续作业。而这些以前获取的知识技巧,对于工作或教授学问上,掌握相当重
  • 方法论方法学 (又称为方法论) ,是哲学用语,指的是研究如何处理问题的一个哲学分支。南宋哲学家朱熹的格物致知论是方法论的典型例子。法国哲学家笛卡儿在1637年出版的哲学论著《谈谈
  • 活动活动可以指:
  • 夏尔·奥古斯丁·库仑夏尔·奥古斯丁·德·库仑(Charles Augustin de Coulomb,1736年-1806年),法国物理学家、军事工程师、土力学奠基人。库仑是法国著名军事工程学专家和物理学家,库仑最为知名的是他
  • 林同炎林同炎(英语:Tung-yen Lin 或 T. Y. Lin,1912年11月14日-2003年11月15日),原名林同棪,美籍华裔结构工程师。林同炎出生于福建省福州,是家中第4个小孩(共有11个),后来在北京成长。他的父
  • 王粲王粲(177年-217年2月17日),字仲宣,山阳郡高平县(今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人。擅长辞赋,建安七子之一,被誉为“七子之冠冕”。汉献帝西迁的时候,王粲来到长安,去拜访名士蔡邕。当时蔡邕家
  • 阿尔德库尔特·阿尔德(德语:Kurt Alder,1902年7月10日-1958年6月20日),德国化学家,1902年7月10日,阿尔德生于德国克尼格许特(今波兰霍茹夫),1950年与奥托·迪尔斯因对二烯合成的研究获诺贝尔
  • 曼城曼城可能指:
  • 雅克·米勒雅克·弗朗西斯·阿尔伯特·皮埃尔·米勒(法语:Jacques Francis Albert Pierre Miller,1931年4月2日-),澳大利亚生物学家。他因发现胸腺的机能、在哺乳动物身上鉴别出两种主要的淋
  • HIV-1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HIV-1)人类免疫缺陷病毒-2(HIV-2)治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一大障碍是病毒的高遗传变异性。HIV可分为两种主要类型:HIV-1型和HIV-2型。HIV-1与生活在西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