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曲螺旋

✍ dations ◷ 2025-11-28 09:38:59 #卷曲螺旋
卷曲螺旋(英语:coiled coil)是一种蛋白质超二级结构,由2-7个α螺旋(最常见的是2或4个)互相缠绕形成麻花状结构。许多具有重要生物学功能(如基因表达调控中的转录因子)蛋白质含有卷曲螺旋。许多含有卷曲螺旋结构的蛋白质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例如基因表达的调控中的转录因子。含有卷曲螺旋结构最知名的蛋白质有原癌蛋白(oncoprotein)c-fos和jun,以及原肌球蛋白(tropomyosin,一种肌肉蛋白)。在莱纳斯·鲍林和他的同事于1951年提出α螺旋结构后不久,弗朗西斯·克里克就于1952年提出了α-角蛋白中可能存在由α螺旋互相缠绕而形成卷曲螺旋。形成卷曲螺旋的蛋白质序列中通常具有序列重复现象,每个重复序列区含有七个氨基酸,被称为七肽重复区(heptad repeat)。卷曲螺旋中螺旋之间相互作用的表面常含有疏水氨基酸,如亮氨酸,而由亮氨酸在相互作用表面的排列就形成了“亮氨酸拉链”(亮氨酸如同拉链一般相互作用)。在细胞质这样一个水环境中,两个螺旋排列在一起最好的方式就是将它们的疏水氨基酸相对,而亲水氨基酸则朝外;这样就使得疏水表面不会暴露于水环境中。这种对疏水表面的包埋为两个螺旋的二聚化提供了热力学驱动力。形成卷曲螺旋的α螺旋之间的关系可以是平行的或反平行的,并且这些α螺旋通常采用“左手”型超螺旋。少量“右手”型卷曲螺旋也存在于自然界中,或者通过蛋白质工程设计而达成。艾滋病毒(HIV)侵入人体细胞中关键的一个步骤是由反平行卷曲螺旋构成的gp41三聚体的暴露。gp41三聚体一般是被另一个病毒表面糖蛋白gp120所覆盖,以保护gp41免受抗体识别。当病毒结合到靶细胞上时,gp120发生结构变化,将gp41三聚体暴露出来使得gp41的疏水N端尾部插入靶细胞的细胞膜。gp41上的三个α螺旋折叠到gp41的卷曲螺旋三聚体上形成六聚体,并将病毒外膜与靶细胞的细胞膜拉到足够近而发生膜融合。然后,病毒就可以进入细胞,开始自身复制。由于卷曲螺旋的特异性作用并且常常形成二聚体,因此卷曲螺旋被用作二聚化的标签应用于需要二聚化的蛋白质。可用于预测蛋白质序列中的卷曲螺旋的服务器网址:

相关

  • 心脏病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心脏病学(英语:cardiology)亦称心脏学,为
  • 免疫性免疫(英语:immunity),指生物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物质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其中包括特异性免疫(后天免疫系统)与非特异性免疫(先天免疫系统)。“免疫”一词,最早见于中国明代医书《免疫类
  • 鸡眼鸡眼是手足皮肤摩擦后生成的厚茧,为局部长期受到挤压、摩擦,导致表皮增厚而形成的厚茧。通常见于足部,是足部局限性圆锥状角质增生性损害。以患处表皮增生变厚角化,形状像鸡的眼
  • 腹足动物见内文腹足纲(学名:Gastropoda)是软体动物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通常所说的蜗牛、海螺和蛞蝓,也是当中最大的纲,约6.5万到8万个物种。腹足纲是动物中仅次于昆虫纲(Insecta)的第二
  • 葡萄牙葡萄牙国家图书馆(Biblioteca Nacional de Portugal)是葡萄牙的法定送存国家图书馆,位于该国首都里斯本。1796年创立时称为“Real Biblioteca Pública da Corte”,位于希亚多区
  • 薄壁组织薄壁组织是植物中的活营养组织,由薄壁细胞组成,在植物体内其总体积最大。薄壁组织分布于植物所有器官,例如根部的皮层、叶肉细胞与形成层。外界水分及溶解其中的离子可以自由通
  • 环境决定论环境决定论也称为气候决定论或地理决定论。认为人物的生活习惯及其文化特点由其地理条件而形成的理论。地理决定论是由埃尔斯沃思·亨廷顿(英语:Ellsworth Huntington)提出的,他
  • 巴氏奶巴氏消毒法(法语:Pasteurisation),法国生物学家路易·巴斯德于1864年发明的消毒方法,原理是用60~90°C的短暂加热,来杀死液体中的微生物,以达到保质的效果;确切温度和时间依照液体的
  • 组织活检活体组织切片(biopsy),从动物或人类身上取下少量活组织作病理学诊断的一种检查方法。活检对肿瘤的临床诊断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确定其组织分类,还可确定其良性或恶性,为治疗提供依
  • 对映异构体对映异构体(英语:Enantiomer (/ɪˈnæntiəmər, ɛ-, -tioʊ-/ ə-NAN-tee-ə-mər)),又称对掌异构物、光学异构物、镜像异构物或旋光异构体,不能与彼此立体异构体镜像完全重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