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份

✍ dations ◷ 2025-04-26 02:01:52 #州份
州是中国使用的行政区划单位,后又作为部分联邦制国家组成单位的中文译名。在中国先秦时期就有州的名称。传说大禹治水后,将天下分为九州,亦有尧时期天下分为十二州之说。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将全国分为13个监察区,名为州,州设刺史,由中央管辖。到东汉时,州已经成为一级行政区划,形成了州、郡、县三级制,之后各朝沿用这一体制。永嘉之乱后,西晋灭亡。中国则长期处于国家分裂、南北政权对峙状态。南朝政权设置了大量的侨州、侨郡、侨县。因州的数目急剧增加,相似和相同的州名大量出现。命名时加上东南西北区分,如东、南、西、北徐州。隋灭南陈,统一中国,到隋炀帝时改为郡/县二级体制,唐朝沿用,但改郡为州。977年,宋太宗将全国诸州直辖于中央,州的行政长官称知州事,后州成为路以下的二级行政区。以后各朝代均有州的设置。明清时,可分为直隶州和散州,为二、三级行政区划。辛亥革命后,全国废府州厅改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苗族、藏族、回族、羌族、纳西族等少数民族地区设自治州,行政地位在省以下、县以上。基于昔日的行政区划,中国现存不少称为“州”的地名,如福州、广州、潮州、泉州、漳州、苏州、杭州等。台湾明郑时期1664年,郑经主政下,设置天兴、万年二州。日治后期的1920年至1945年间,设州为第一级行政区划,与日本内地的府县同级,下辖市与郡。当时共设有5个州。州是部分联邦制国家第一级组成单位名称的译名,通常用于翻译英语的“state”(用作联邦组成单位时)、德语的“Land”、法语的“canton”等。需要注意的是各国的联邦组成单位称谓和中文的“州”没有一对一的对应,通常具体翻译根据实际情况和传统习惯决定,例如同为联邦制的印度、缅甸等,其第一级行政区划英语名称虽和美国或澳大利亚的“州”相同(英语:State),但中文通常按照习惯译作“邦”。

相关

  • 麦角中毒麦角中毒(Ergotism/ergotoxicosis/ergot poisoning)是长期麦角中毒的影响,在传统上,由于通过由感染黑麦和其它谷物的麦角菌真菌产生的生物碱的摄取,以及最近的许多基于麦角灵药物的
  • 肺表面活性物质肺表面活性物质(英语:Pulmonary surfactant),也称肺表面活性剂,是一种肺泡形成的表面活性脂蛋白复合体。表面活性物质一般具有亲和性不同的两端。在肺中,蛋白质和脂类形成同时具有
  • EBV人类疱疹病毒第四型(拉丁语:Epstein-Barr virus,缩写EBV、爱泼斯坦-巴尔病毒、 human herpesvirus 4 (HHV-4)),又称为EB病毒,是最常见能引起人类疾病的病毒之一。EBV是在公元1964
  • 马来-波利尼西亚语族马来-波利尼西亚语族(Malayo-Polynesian languages)是南岛语系以下的一个分支,使用人口约有3亿8550万。在过去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有时候也被当作是南岛语系的同义词。马来-波
  • 爱迪生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英语:Thomas Alva Edison,1847年2月11日-1931年10月18日),科学家、发明家、企业家、工程师,拥有众多重要的发明专利,被传媒授予“门洛帕克的奇才”称号的他,
  • 景观生态学景观生态学是研究景观单元的类型组成、空间配置及其与生态学过程相互作用的综合性学科。强调空间格局、生态学过程与尺度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核心所在。岛屿生
  • 视网膜色素上皮视网膜色素层,或称视网膜色素上皮层(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 RPE)是一层紧贴于视网膜感觉神经之外的色素细胞,并营响视网膜视觉细胞。它与其下的脉络膜和其上视网膜神经细
  • 氢氧化锂氢氧化锂(分子式:LiOH)是锂的氢氧化物,具腐蚀性,室温下为白色潮解性晶体。易溶于水,溶液呈强碱性,微溶于乙醇,存在无水和一水合物两种状态。氢氧化锂是二氧化碳净气装置中组分之一,用
  • 雪海燕P. nivea nivea(G. Forster, 1777) P. nivea confusa(Mathews, 1912)雪鹱(学名:Pagodroma nivea)是雪鹱属的唯一一种,也是三种仅在南极繁殖的鸟类之一。是所有鸟类中繁殖地最靠
  • 王兴东王兴东(1951年-),满族,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编剧,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会长,北京市电影公司一级编剧,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197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6年,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