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日本的城
✍ dations ◷ 2025-11-09 09:49:13 #日本的城
日本的城,是一种提供予地方领主(大名)居住的武装建筑,主要由城门、围墙及主城组成。起始于弥生时代,全盛时期在战国时代的关原之战后,后来因为德川家康的“一国一城令”而式微,幕末结束后便不再有新的城兴建。由于筑城盛况不再及久经岁月,有些城因维修不足或受战火波及而毁坏,能大致保存完貌的城不多,因此不少日本古城都被列为重要文化财产。“城”此汉字在中国必须拥有四座以上城门,一门曰砦(寨),二门曰堡,三门称池,所以日本的城和中国的城在定义和用途事实上有很大的不同,日本城大约相当中国的堡寨甚至大院(比如小折城)的程度。定义上也与欧式城堡相同为具有武装防御的私人住宅。早在弥生时代已有城的出现,那时的城多为“环濠集落”,即在群居的地方挖出空冢沟再以药研堀所包围,随着年代变迁及政治因素,这种城渐渐式微。在飞鸟时代后期(664年),天智天皇筑起水城,这种城多数在九州北部可见。后来百济灭亡,很多遗民流亡到日本,引入新的筑城技术,筑起朝鲜式山城。由于武士的居住地需要更强的保护,城在各方面有很大的改变。但武士的经济能力远不及近世的大名,城的规模比较小,城兵人数小,而且大多都是筑起山城,便于逃亡。一般人对日本古城的印象时由石垣、天守和橹(防御用的小城楼)组成,这种筑城方法是源自松永久秀的多闻山城、信贵山城开始,织田信长的安土城后继,最后丰臣秀吉的大坂城和伏见城又加上天守的石垣、枡形的马出以及城门的完备,形成现时的印象,惕除松永久秀此开创者,此种近世城郭在日本史市被称为织豊系城郭。关原之战后,大名配置变更及东军(德川军)的俸禄提高,更多大名有财力及兵力筑城,促成筑城盛况。此时兴建的城都比以往的规模大,郭(即外墙)的外型多以方型为本。与欧洲和中东的城堡类似,日本的城只住城堡主人(大多为大名)、家属及属下之武士,市民则居住在城下町。江户时代,德川家康实行一国一城令,规定每个大名只能有一座居城,很多城都因此而荒废,筑城渐渐式微。明治政府实行“废藩置县”,废除大名制度,城被破坏或被放弃管理。其后更被大日本帝国陆军接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被美国空袭或原爆,很多城都被破坏。现时仅存的天守只有姬路城、高知城及其余10座城,大阪城和名古屋城只剩下橹和门,因此不少古城被列为重要文化财产。主要分为平城、水城、平山城和山城四种。平城(松本城)平山城(和歌山城)山城(松山城)姬路城彦根城松江城大阪城名古屋城熊本城五棱郭三浦正幸(詹慕如 译). 《日本古城建筑图典》. 城邦文化出版. 2008年2月. ISBN 978-986-6662-04-1.
相关
- 蟑螂蟑螂是一种有着1亿年演化历史的杂食性昆虫。过往泛指所有属于“蜚蠊目”(Blattodea)的昆虫,目前已发现大约有4100多种,与人类的食性重叠,而只有部分蟑螂才会进入到人类的家居,它们
- 孢子囊孢子囊是植物或真菌制造并容纳孢子的组织。孢子囊会出现在被子植物门、裸子植物门、蕨类植物门、蕨类相关、苔藓植物、藻类和真菌等生物上头。小孢子囊是花朵雄蕊上被称做花
- 形意文字语言学上的形意符号(英:ideogram,亦称表意符号、形意图或表意图),是一种图形符号,只代表一定意义。它不是一种代表语言的语素或语音的文字系统。换句话说,这种文字系统并不能用于记
- 原始生命体原初生命体(英语:protocell 或 protobiont)被认为有可能是原核细胞的祖先,是由膜或膜样的结构包围非生物生产的有机分子的集合体。其表现出一些与生命相关的属性,如简单的繁殖,代
- 总族/超族族(拉丁文Tribus;英语Tribe)是生物分类法中的一个次要等级,介于亚科和属之间,用于一些科的动物和植物的详细分类。一个族里包含相互之间较其它属于同科的属更加接近的属。在动物
- 利奥·卡达诺夫利奥·菲利普·卡达诺夫(英语:Leo Philip Kadanoff,1937年1月14日-2015年10月26日),美国物理学家。他是芝加哥大学的物理学教授(2004年荣誉退休) 和美国物理学会(APS)的前主席。 他对
- 镄5f12 7s22, 8, 18, 32, 30, 8, 2主条目:镄的同位素镄(Fermium)是一种人工合成元素,符号为Fm,原子序为100,属于锕系元素,具有放射性,为一超铀金属元素。镄是能够用中子撞击较轻元素而
- 张伯伦亚瑟·内维尔·张伯伦,FRS(英语:Arthur Neville Chamberlain,1869年3月18日-1940年11月9日),英国保守党政治人物,1937年5月至1940年5月担任英国首相,以其绥靖主义外交政策闻名,并于193
- 政治家政治家(英语:statesman),在中文里是一个正面的名词,用于正面肯定的用法,与具有贬意的“政客”一词的用法不同。“政治家”一般是指从事或积极投入政治的人,且其有理想,能为国家与人
- 周又元周又元(1938年7月30日-),生于上海,籍贯江苏南京,中国天体物理学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北京大学教授。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编号120730号小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