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字架

✍ dations ◷ 2025-09-04 21:59:10 #维尔纽斯旅游景点,纪念十字架

三十字架(立陶宛语:Trys kryžiai)是位于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三十字丘(又名Bleak Hill 立陶宛语:Plikasis kalnas)上的一座纪念性建筑。

在维尔纽斯的三十字丘,至迟在1636年就已经有3座木制的十字架竖立在那里。木制的十字架在1869年倒塌,但是当时征服了立陶宛的沙皇俄国政府不允许进行重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16年,维尔纽斯被德国占领期间,安东尼·韦乌尔斯基秘密地在山上竖立了新的三十字架。1944年,维尔纽斯被苏联军队占领。1950年5月30日,根据苏联政府的命令,1916年建造的三十字架被炸毁。但是在立陶宛独立前夕的1989年6月14日,三十字架又重建起来。

三十字架是用混凝土建造,外面涂成白色。三十字架现在已经比1916年时高出1.8米。从山顶可以俯瞰维尔纽斯老城的壮丽的全景。

关于这座纪念性建筑的起源,有一个假想的传说,记载在Bychowiec编年史中,提及有7名方济各会修道士,被Goštautas邀请从波多利亚来到维尔纽斯,在1333年3月4日被信仰异教的当地居民拷打致死(另一些资料认为是在拷打之后扔进了维尔尼亚河)。 小教堂就建在修道士死难的地点,后来又建起了十字架。

这个传说有其事实背景,是2名方济各会修道士来到维尔纽斯传播天主教被杀的事迹,最初记载在Chronica XXIV Generalium中(写于1369年以前)。这一事件可能发生在1340年前后,因此一些目击证人可能当时还活着。根据这个传说,方济各会修道士Ulrich的讲道激怒了市民。他和同伴马丁被抓捕,押到立陶宛大公Gediminas面前,大公下令处死修道士。Ulrich 被拷打后尸体扔进河里,马丁的尸体被Gediminas的妹妹(一名东正教修女)抢救出来,她将马丁的尸体埋葬在她所住的修道院中。

建造三十字架的真实目的仍然无法知晓。不过有一种解释认为,它们是用来庆祝该市获得马格德堡权利。



坐标:54°41′12″N 25°17′51″E / 54.6867°N 25.2976°E / 54.6867; 25.2976

相关

  • 卫星电话卫星电话,全称为携带式卫星通信系统,是移动电话的一种。但其与普通的移动电话不同,卫星电话并不透过地面所设的基地台与电信网络连接,而是直接与天上的通信卫星通信。根据系统构
  • 田中义一田中义一(1864年7月25日-1929年9月29日),日本大正、昭和期间的政治家及军人,第26任日本内阁总理大臣(1927年-1929年)。长州藩士出身;日俄战争时任陆军参谋;战后历任陆军省军事课长、军
  • 双城区明尼阿波利斯-圣保罗都会区是指美国中部的著名双城明尼阿波利斯与圣保罗及邻近的多个郡所组成的都会区。这个都会区现时已跨越了明尼苏达州的边界进入威斯康星州,发展成为一
  • 普罗维登斯普洛威顿斯学院(英语:Providence College)是一所位于美国罗德岛州普洛威顿斯的私立研究型大学,创建于1917年。2015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将其列在“北部地区大学”排名中的第
  • 雨影雨影或雨影区是指沉降幅度较小的地区,如山脉背风坡的干燥区域。例如,中加州东部的白山脉位处内华达山脉的雨影中。而形成雨影的地理现象叫雨影效应。这效应出现再背风坡海洋的
  • 芦 苇芦苇(学名:Phragmites communis),又称普通芦苇(common reed),是生长于沼泽、河沿、海滩等湿地的一种禾本科植物,遍布于全世界温带和热带地区,芦苇属的植物大约有10种,有的分类学家认为
  • 泡囊狸殖吸虫泡囊狸殖吸虫(学名:Pagumogonimus veocularis)为并殖科狸殖属的动物。在中国大陆,分布于四川青川县、广东等地,营寄生生活,自然终末宿主待查。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四川青川县。
  • 关键种关键种或关键物种(英语:keystone species,又直译基石种或基石物种)是指对环境的影响与其生物量不成比例的物种。这些物种对保持生态群落(英语:Community (ecology))的结构起着重要
  • 东岭镇东岭镇是中国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下辖的一个镇。1968年,成立飞跃公社。1961年,改为东岭公社。1984年,成立东岭乡。1989年,东岭乡改为东岭镇。东岭镇镇政府驻东岭街。东岭镇辖18个
  • 恩斯特·库默尔恩斯特·爱德华·库默尔(Ernst Eduard Kummer,1810年1月29日-1893年5月14日),德国数学家。擅长于应用数学。库默尔教导德国军官弹道学,其后,他在文理中学,相当于德制高中教了10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