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夫

✍ dations ◷ 2025-04-26 21:37:24 #佛教术语

凡夫(梵语:पृथग्जन,转写:pṛthag-jana;巴利语:puthuj-jana),音译必栗托仡那,又译为异生,也称毛头凡夫、毛道凡夫、愚夫、愚痴凡夫、小儿凡夫(梵语:बालपृथग्जन,转写:bāla-pṛthag-jana),音译婆罗必栗托仡那,略称凡。佛教术语,指未能证果,流转生死的凡人。

pṛthag义为异的、分别的,jana是人、众,译为“异生”,谓“凡夫轮回六道,受种种别异之果报,又凡夫种种变异而生邪见造恶”。

在菩提流支、真谛、达摩笈多等僧的译本里,也将bāla-pṛthag-jana译为毛道凡夫、婴儿凡夫、婴愚凡夫、小儿凡夫等,其中的“毛道”、“婴儿”等称名来自bāla,音译为“婆罗”,义为年轻的、幼小的、儿童、常引申为愚蠢、愚者的意思。

凡夫是指妄执有我,不辩真义,没有无漏智,流转生死六道不能出离的众生。《俱舍论》将有为法中非心非色的法性,称为凡夫性或异生性,为凡夫的体性。因凡夫流转六道(或五道),故称“六凡”或“五凡”;与之相对的是证果,出离生死的圣人,有四圣者:佛陀圣者、菩萨圣者、缘觉圣者、声闻圣者。

就行证而言,凡夫还有内凡、外凡、底下凡夫三种。俱舍宗以四善根为内凡,三贤(十住、十行、十回向)为外凡,三贤以下为底下凡夫。大乘则以初地以前为凡夫,十住、十行、十回向(三贤)为内凡,十信为外凡,外凡以下称为底下凡夫。

相关

  • 行为心理学行为主义(英语:Behaviorism)又称作行为论,是20世纪初起源于美国的心理学流派,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可以被观察和直接测量的行为,反对研究没有科学根据的意识。其主要特色为以系统方
  • 安德烈-马里·安培安德烈-马里·安培 (法语:André-Marie Ampère,FRS,1775年1月20日-1836年6月10日)是法国物理学家、数学家,经典电磁学的创始人之一。为了纪念他的贡献,国际单位制中电流的单位“安
  • 豆科豆科(学名:Fabaceae,保留名:Leguminosae)植物属于真双子叶植物豆目,约有800属19,325种。为被子植物中相当庞大的一科,占了已知开花植物物种的7%。部分物种在经济上具有重要地位,该科
  • 差排位错(英语:dislocation),在材料科学中,指晶体材料的一种内部微观缺陷,即原子的局部不规则排列(晶体缺陷)。从几何角度看,位错属于一种线缺陷,可视为晶体中已滑移部分与未滑移部分的分
  • 肱三头肌肱三头肌在上臂后面延伸,可伸直或伸展该臂,其英文名“triceps brachii”中的“tri”说明它有三个头:肱长头肌附着在肩胛骨上,而另两个附着在肱骨上。肌肉的远端有一条有力的腱在
  • 印度最多人口的城市本表所列为印度人口接近百万或百万以上的主要城市,城市汉译名源自中国行政区划/外国行政区划/印度定义:印度共计有8个“特大城市”及46个“百万人以上城市”。粗体表示为印度
  • 日韩关系韩日关系或日韩关系是指大韩民国与日本的双边关系。1951年10月,韩日双方在美国的积极调解下,开始了邦交正常化的预备性会谈。但由于双方对日占领时期历史问题分歧过大,韩日双方
  • 闽南语语法闽南语语法描述闽南语的如何建立句子、词组以及单词等结构的规则。如同其他汉语语言,闽南语是分析语,名词没有格位、性别和数量的区别,但需使用量词,动词不分人称和数量,但会用助
  • 四角化扭棱立方体在几何学中,四角化扭棱立方体是一种凸多面体,由正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组成,是一种康威多面体,其对偶是截角五角化二十四面体。四角化扭棱立方体有140个面、210个边和72个顶点,其可
  • 自由之子自由之子(英语:Sons of Liberty),是美国独立革命期间反抗英国统治而建立的秘密组织,曾经发动了波士顿茶党事件,故俗称波士顿茶叶党、波士顿茶党。是由约翰·亚当斯的堂兄塞缪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