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罗琳·奇瑟姆

✍ dations ◷ 2025-08-14 12:29:22 #卡罗琳·奇瑟姆

卡罗琳·奇瑟姆 (Caroline Chisholm)(1808年5月30日-1877年3月25日)英国慈善事业家,她以帮助来到澳大利亚的移民而在澳大利亚家喻户晓。

卡罗琳·奇瑟姆1808年出生于英格兰北安普顿,他的父亲威廉·琼斯三次丧偶,卡罗琳的母亲是威廉第四任妻子,她的母亲共生了7个孩子(威廉与前妻们生有5个孩子),卡罗琳是最小的女儿。卡罗琳六岁时,他的父亲去世,留下的遗产为600英镑和几处房产。

1830年12月27日,时年22岁的卡罗琳嫁给了大她10岁的阿奇博尔德·奇瑟姆(Archibald Chisholm),他是在东印度公司马德拉斯军团(英语:Madras Army)服役的军官,由于他是一名天主教教徒,为此卡罗琳皈依了天主教。他们的婚礼在北安普顿的圣殿教堂(英语:The Holy Sepulchre, Northampton)举行,婚礼是由罗马天主教神职人员主持,而这样的婚礼在《1836年婚姻法》(英语:Marriage Act 1836)颁布之前是不被认可的。

两年后,阿奇博尔德·奇瑟姆回到印度马德拉斯军团继续服役,18个月之后卡罗琳也去了印度。在印度生活期间卡罗琳共生了2个孩子。为了不使随军家属染上军队的不良习气,1834年卡罗琳为从军家属创办了女子学校,学习写作、宗教、烹饪和护理等方面的技能和知识。

1838年阿奇博尔德·奇瑟姆上尉以身体健康为由获得了两年的休假。他们决定去澳大利亚而不是返回英国,10月他们抵达到悉尼,并在新南威尔士的温莎(新南威尔士)(英语:Windsor, New South Wales)住了下来。

当时的澳大利亚来自英国的男女移民比例为3:1,为了解决殖民地男女比例失调,英国以为单身女性提供免费船票作为优惠条件,鼓励英国单身女性移民澳洲。然而很多踏上澳大利亚的英国女性既身无分文,且举目无亲,她们往往成为黑社会渔猎的目标,为了生存,很多女性不得不从事卖淫活动。为了挽救这些年轻妇女,卡罗琳在悉尼为来到澳洲的单身年轻妇女们建立了第一个收容所,给她们介绍到到值得信赖的富人家庭工作,并为这些妇女找到成家伴侣。这个慈善活动很快发展到周围的乡村地区。1840年阿奇博尔德·奇瑟姆上尉回到了印度,但他鼓励卡罗琳留在澳洲继续从事她的慈善事业。

1842年3月,卡罗琳在东梅特兰(英语:East Maitland, New South Wales)租下了两座住宅,她将这两栋住宅改建为一所收容那些无家可归移民的宿舍,并为这些移民寻找工作。现在这座建筑成为以纪念她的慈善活动。

卡罗琳在澳大利亚的七年中,为11,000多人安置了家庭和工作,在新南威尔士州开展慈善活动期间,据说她并没有也不想接受个人或宗教组织的捐款,而完全是靠着自己的努力来完成她的慈善事业。为此她成为了澳洲的一个知名女性,并受到人们的广为敬佩。1845年她的丈夫从印度退役后回到了澳大利亚。

1846年卡罗琳·奇瑟姆和她丈夫返回英国前,他们收集了600多份移民的信件,这些信件陈述了在澳洲生活的状况,为了使后来的移民在来澳洲之前了解当地的情况,卡罗琳回到英国后,出版了本名为《慰藉穷人的一日三餐》,其中引用了这些已经定居在澳洲的移民陈述内容,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在他的杂志《家常话(英语:Household Words)》也引用了其中的内容。

1849年在西德尼·赫贝特爵士(英语:Sidney Herbert, 1st Baron Herbert of Lea)以及英国专责委员会的支持下,卡罗琳在她的伊斯灵顿住处成立了支援移民安家融资协会,其主要功能是向去澳洲的移民提供一半交通费贷款,移民在澳洲生活两年之后再偿还贷款。

卡罗琳还在查尔顿-克里斯顿(Charlton Crescent)定期举行会议,向移民提供有效的建议,该协会最初使用私人移民船作为活动场所,并用来运送移民。在卡罗琳的坚持下,要求协会改善船只的住宿条件,这后来使《1803年英国客运船舶法》(英语:Passenger Vessels Act 1803)得以修改。卡罗琳夫妇二人1851年短期走访了澳洲,并被嘉奖为澳洲荣誉代表以帮助来澳洲的移民。

到了1854年,她在英国创建的协会已经协助了3000多人移民澳大利亚,卡罗琳为此在英国各地举办了移民讲座,并在法国、意大利进行巡回演讲。由于卡罗琳皈依为天主教徒,她受到了罗马教皇庇护九世的接见,并被赠与一枚教皇奖章和她本人的一尊半身像。

1854年,卡罗琳又回到澳大利亚墨尔本之后,除了继续从事她的慈善事业之外,在凯恩顿(英语:Kyneton)购买了住宅和商店,她往返于墨尔本和凯恩顿之间,她的两个儿子帮助她经营商店,她的丈夫在凯恩顿担任治安法官。1858年卡罗琳举家迁移到悉尼,1859年至1860年她经常发表政治演讲,她呼吁殖民政府给移民分配土地,以使移民能够建立小型农场,她认为这样可以使移民安居乐业。卡罗琳在此期间发表了一部名为的长篇小说,并连载在当地报刊上。

1865年阿奇博尔德·奇瑟姆陪同幼的孩子先回到了英国,次年她与儿子小阿奇博尔德也回到了英国。1877年3月25日卡罗琳病逝,阿奇博尔德·奇瑟姆也于同年8月去世。卡罗琳去世之后,她与后来去世的丈夫安葬在家乡北安普顿。夫妇两人共有8个孩子,其中5个孩子养大成人。

相关

  • 探险者1号探险者一号(英语:Explorer 1)是美国于1958年1月31日在佛罗里达州卡拉维纳尔角发射的第一颗地球人造卫星,晚于前苏联于1957年10月4日发射的世界第一颗地球人造卫星史普尼克1号和
  • 南通市南通市,简称通,古称静海、通州、紫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下辖的地级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现代化港口城市。南通市位于江苏省东南部
  • 北美自由贸易区北美自由贸易协议(英语: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NAFTA,法语:Accord de libre-échange nord-américain,ALÉNA,西班牙语:Tratado de Libre Comercio de América del
  • 谢园谢园(1959年6月17日-),中国影视演员。1982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并留校任教,金鸡奖影后余男就是他的学生。在教书的同时,谢园还出演了多部电影,包括《一个和八个》、《孩子王
  • 球椅球椅 (Ball Chair),又称作星球椅,由芬兰家俱设计师Eero Aarnio在1963年所设计的现代风格椅子,它因外型超脱而闻名,并且被认为是工业设计的经典之作,后来的版本增加了整体的大小和增
  • 巴里加尔巴里加尔(Barigarh),是印度中央邦Chhatarpur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8589(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8589人,其中男性4599人,女性3990人;0—6岁人口1651人,其中男821人,女830人;识字率49.9
  • 天主教奥旺多总教区天主教奥旺多总教区是刚果共和国一个罗马天主教教省总教区,下辖两个教区。鲁塞堡宗座代牧区于1950年12月21日成立,1955年9月14日升为教区,2020年5月30日升为总教区。总教区管辖盆地省和西盆地省,教座位于盆地省首府奥旺多。总教区于2020年时有33万8000名教友(占辖区总人口72.8%)、22个堂区和64名司铎,面积为75450平方公里。现任总主教为维笃·阿巴格纳-莫萨(法语:Victor Abagna Mossa)。
  • 札樽自动车道 */?)是从北海道小樽市至札幌市,总长约38.3公里的高速公路(高速自动车国道),略称为札樽道(札樽道/さっそんどう,SASSON EXPWY),属国土开发干线自动车道中北海道横断自动车道(日语:北海道横断自動車道)的一部分。高速公路编号编为“E5A”。本自动车道在札幌西IC-札幌JCT间为位于札幌新道(日语:札幌新道)(国道274号、国道5号)中央分离带上的高架桥。由于急弯道比较多,全线最高速度为时速80km。此处的IC编号跟从距离标(日语:距離標)以札幌JCT→小樽IC记述。平日24时间交通量(平成
  • 阿德巴约·阿金芬瓦沙赫德·阿德巴约·阿金芬瓦(英语:Saheed Adebayo Akinfenwa,1982年5月10日-),通称阿德巴约·阿金芬瓦,是一名英格兰足球运动员,司职前锋。阿金芬瓦以高于平均的力量著名,体重高达16英石(102公斤)。阿金芬瓦生于英格兰伊斯灵顿,初出道时由于经理人妻子的兄弟认识一名在立陶宛俱乐部工作的教练,他便听从经理人的建议加盟立陶宛俱乐部阿特兰塔斯,在立陶宛逗留两年后便在2003年初返回英国发展,加盟威超俱乐部巴里镇。在巴里镇期间协助俱乐部赢得威尔士杯和联赛冠军,可是由于俱乐部财政困难,被
  • 弗朗齐歇克·卡贝莱 (1973年)弗朗齐歇克·卡贝莱(捷克语:František Kaberle,1973年11月8日-),捷克男子冰球运动员。他曾代表捷克国家队参加2006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冰球比赛,获得一枚铜牌。父亲老弗朗齐歇克·卡贝莱。弟弟托马什·卡贝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