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城

✍ dations ◷ 2025-08-26 15:58:38 #冶城

冶城(闽东语:Iā-siàng;闽南语:Iá-siâⁿ)是前202年至前110年间闽越国的都城,很多历史学家认为冶城即东冶,其城址一般认为位于今天中国福州的屏山东南麓冶山一带,但也有许多关于城址所在的不同看法,有一方观点认为此处所指的冶城不过是闽越国为西汉所夷灭之后逃遁山谷的闽越遗民在另一地点重新建立的同名城池,冶城建于闽越王无诸统治时期,废于汉武帝灭亡闽越国的战争,作为闽越国国都共92年时间。

一般认为,“冶城”之名来源于其城址所在地的冶山。春秋时期冶金家欧冶子在冶山麓设灶冶铸,冶山故此得名,其年代先于冶城的建立。

前202年,汉高帝刘邦封闽越族的无诸为闽越王,统治闽中,无诸建闽越王都于冶城,冶城从此成为闽越国都城。前110年,东越王余善与汉朝发生军事冲突,汉武帝随即派军队灭亡了闽越国,闽越人被强制迁徙到江淮一带,冶城衰亡。此后直至前85年,有闽越地区逃亡山林的遗民复出,汉朝才在冶城故地设立冶县。

很多学者认为冶城即东冶,其城址就在今天中国福州的屏山东南麓冶山一带。还有学者认为冶城位于福州郊区的新店镇

20世纪晚期,考古学者在福州冶山脚下发掘出闽越国宫殿的遗址,并出土了有“万岁未央”字样的瓦当,被当作是福州为冶城所在地的考古学证据。2012年12月,福州地铁施工的时候,又在屏山一带发现了西汉时期遗址,出土瓦当、花纹砖、壶、罐、炉、碗、铜镜等上千件文物。出土文物中包括了有“常乐万岁”字样的瓦当,认定是闽越王城宫殿遗址的一部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常务副所长徐光冀认为此次的考古发掘肯定了冶城与闽越王城就在福州。福建省文物局原局长郑国珍认为此次发现的大型夯土台基和宫殿遗迹为闽越王城位于福州提供了有力的证据。福建省文史研究馆馆员、考古学教授欧潭生根据碳十四的检测报告木炭的年代为春秋时期以及城墙、陶片的材料来看证明了闽越王城位于福州。

相关

  • 渭南市渭南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陕西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陕西省东部,因地处渭河南岸而得名。市境北达延安市,西界铜川市、咸阳市、西安市,南邻商洛市,东接河南省三门峡市,并隔黄河与山西省
  • 大卫·德霍尔特大卫·德霍尔特(荷兰语:David de Gorter,1717年4月30日-1783年4月8日),荷兰物理学家和植物学家。他曾经在大学任教,是俄女皇伊丽莎白·彼得罗芙娜·罗曼诺娃的皇家物理学家,同时是俄
  • 加藤和惠加藤和惠(加藤 和恵/かとうかずえ  ?,1980年7月20日-)是日本的女性漫画家。现居于出身地东京都。2000年以刊载于《赤丸Jump》的《僕と兎》正式出道。代表作为《罗宾与兔吉(日语:
  • 徙,中国古代西南民族。是西南夷的一支。位于今四川省西部,与筰都是当地最大的部落。徙、筰都都在邛都、蜀郡以西的汉嘉郡,即在今四川省西昌市以北到雅安市以南的广大地区。
  • 陈伯希陈伯希(1922年-2016年5月30日),男,山东潍坊人,中国国画家、版画家、书法家,一级美术师,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
  • 奉天洮昌道奉天洮昌道,全称分巡奉天洮昌等处地方兵备道,清朝到民国初期设置的道,属于奉天省(辽宁省)。清朝设置的道。辖2府:洮南府(治今吉林省洮南市)、昌图府(治今辽宁省昌图县),治所在辽源州(治
  • 大薮拓大薮拓(1月30日-)为一名日本贝斯手及唱片技术师。作为三枝夕夏IN db的贝斯手活动,其他的,也因为工程师的才能而活动,更多的参与了音乐家的录音。同时作为Manipulator,在仓木麻衣、爱内里菜等一线活动歌手的LIVE上,更多的参加了幕后乐队。作为Manipulator参加的主要LIVE有,ZARD“What a beautiful moment Tour”、稲叶浩志“稲叶浩志 LIVE 2004 ~en~”、仓木麻衣・GARNET CROW的全部TOUR(2007年到现在)。
  • 1979年太平洋飓风季1979年太平洋飓风季(英语:1979 Pacific hurricane season)是一个不活跃的太平洋飓风季,一共形成了10场获得命名的风暴、6场飓风,及4场大型飓风。是次飓风季没有于中太平洋形成任何热带气旋,为有记录以来最近的一次(截至2021年)。该海盆一年平均出现4-5场热带气旋。1979年的飓风季活动处于传统飓风季的范围之内,就东太平洋海盆而言,飓风季于5月15日开始,并于11月30日结束。传统上每年绝大多数热带气旋都是在这段时间形成。飓风季的首个系统安德烈斯于5月31日形成,而全年最后一
  • 各地啤酒品牌列表下面是世界各地部分啤酒品牌,但本表对品牌罗列与否及排列次序,均与品牌的知名度及其产品的品质并无关系。以下是德国酿造者协会(Deutscher Brauer-Bund)制定的德国啤酒种类列表:著名啤酒:特制啤酒:无酒精啤酒和轻啤酒:玻璃杯里的能量和耐久力:啤酒另类饮料:
  • 三武灭佛三武灭佛,又称三武之祸,指的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这三次大规模禁佛事件的合称。这些在位者的庙号或谥号都带有个武字,因而得名。佛教界称之为三武法难。又因五代十国时期也有后周世宗进行的大规模灭佛运动,故又合称三武一宗灭佛、三武一宗法难,是佛教史上的最大法难。当时佛教已经渗入政治生活方方面面,甚至是由此引发社会矛盾和执政危机。一方面寺庙从不务农、不服徭役、不尊王法,另一方面吸收大量年轻劳动力,到处圈地,不断收刮着百姓的民脂民膏,已经成了法外之地。此外,崇信道教的明世宗在位时,也推行严厉的禁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