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娜 (小说)

✍ dations ◷ 2025-11-08 06:26:36 #法国小说,1880年长篇小说

娜娜(),是法国写实主义作家左拉的《卢贡-马卡尔家族》系列作品的第九部。1877年,该系列的第七部小说《小酒店》()出版,轰动全巴黎,左拉一举成名,这时他已经开始在构思娜娜的角色。1878年,左拉完成系列的第八部小说《爱情的一页》(),但事后证明销路不佳。于是左拉写信给出版商说:“这一损失,我们要从《娜娜》拿回来,我的想像中了不起的作品《娜娜》。”

娜娜·古波是《小酒店》中白铁匠古波的女儿,生于1852年,原本是花店的学徒,喜欢酗酒的父亲对她施展暴力,她受不了只好跟一名商人私奔,后来成为歌剧院的一名演员,演出下流的喜剧《金发维纳斯》,她毫无艺术才能,演技低俗,老板博尔德纳夫让她裸体上场,迷惑当时法国上流社会的男性贵族,银行家斯泰内为之倾倒,为她买下的一座郊外别墅“藏娇楼”。供养她的男人,一旦耗尽家产,就被她拒之门外;娜娜有时又是一名轻浮的妓女,用肉体迷惑俄国王子、军官、新闻记者、侯爵、伯爵,甚至是黑人,这些有钱人甘心为她挥霍大量金钱。但另一方面娜娜富有同情心,她把仅有的钱捐给穷人;她向往小家庭生活,与丑角演员丰唐婚后,断绝了与原先所有情人的关系,努力当个好妻子,像家庭主妇一样到市场买菜。她也是一名慈母,去姑妈家里看望儿子小路易,却感染天花,病死在一家旅馆,这时正是第二帝国即将在普法战争中崩溃。娜娜始终未能摆脱纸醉金迷的生活,从小家境贫穷、父亲酗酒、出外卖淫,一连串的堕落史,造成了娜娜本身的悲剧。作者以娜娜一生的兴衰,反映了第二帝国腐化堕落的社会的写照,恶势力太强,使得娜娜无法摆脱这样的环境,她的灵魂被腐蚀,始终未能断绝娼妓的生活。

故事于1879年10月15日开始在《伏尔泰报》上连载,1880年2月5日载完,同年小说出版,空前畅销,前后再版10次,第一天出货超过5万5千册。

相关

  • 氧头孢烯氧头孢烯(英语:Oxacephem)是一类抗生素,和头孢烯结构上类似,不过5号位置的硫原子由氧原子取代。例子包括拉氧头孢和氟氧头孢。羧基青霉素:羧苄西林(卡茚西林) · 替卡西林 · 替
  • 中心科学化学常被称作中心科学是因为它连结了自然科学(其中包含化学)与生命科学和应用科学(如医学和工程学)。这一关系的本质是化学哲学和科学计量学的核心话题之一。化学这一用语因在《
  • 孝烈武皇后乌喇纳喇氏孝烈武皇后乌拉那拉氏(1590年-1626年10月1日),名阿巴亥(满语:ᠠᠪᠠᡥᠠᡳ,转写:Abahai),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大福晋(《清史稿》称大妃),皇太极后母。她的父亲满泰为乌拉部贝勒,故阿巴亥之母
  • 湖广布政使司湖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简称湖广布政使司、湖广布政司,是明朝在江汉平原和洞庭湖流域等地的一级行政区及其行政机关名,为当时的明朝中国本部15个一级行政区(2京13省)及13个承宣布
  • 琅琊王氏琅邪王氏(“琅邪”一作“琅琊”),中国中古时期的一个以琅邪郡为郡望的王姓世族。琅邪王氏在汉朝兴起,东晋时期发展为侨姓士族的最高门第,与陈郡谢氏并称“王谢”。秦朝名将王翦之
  • 正统 (信仰)正统(英语:Orthodoxy),它源自古希腊语:Ορθοδοξία(orthosdoxia),通常使用于宗教信仰上,指正确的信条。在基督教信仰上,正统信仰是指依照早期教会的信条来信仰基督。古希腊语:Ο
  • 17α-雌二醇17α-雌二醇(英语:17α-Estradiol,缩写17α-E2)也称为17-表雌二醇(17-epiestradiol)或雌-1,3,5(10)-三烯-3,17α-二醇(estra-1,3,5(10)-triene-3,17α-diol)是一种较弱的内源性甾体
  • 保罗·托马斯·安德森保罗·托马斯·安德森(Paul Thomas Anderson,1970年6月26日-)是一位美国电影导演,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1999年,他以《心灵角落》获得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另外他以《恋爱鸡尾酒》(2002
  • 维基媒体基金会维基媒体基金会(英语:Wikimedia Foundation,WMF)是美国的一个非营利慈善组织,其总部设在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运转多个Wiki项目。该基金会主要因为托管网络百科全书——维基百科,以
  • 解除好友《解除好友》(英语:)是一部于2014年上映的美国拾得录像形式的超自然恐怖片,由列文·盖博亚杰(英语:Levan Gabriadze)执导,并由尼尔森·格利福克斯编剧,以及杰森·布伦作为执行制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