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锅打铁

✍ dations ◷ 2025-11-08 12:42:00 #游行,智利,拉丁美洲政治,拉丁美洲文化

敲锅打铁(西班牙语:Cacerolazo),亦称敲锅游行,是一种风靡于拉丁美洲的民间游行。顾名思义,敲锅游行指的是人们携带自己家里的锅和一些其他餐具上街,并通过敲打锅具造大声势,以表示他们对游行目标的不满。敲锅打铁这种游行方式的本质——人人都可以带锅上街——决定了它是一种参与度很高的民间游行。敲锅打铁最早出现于1971年,当时生活在萨尔瓦多·阿连德执政时期的社会主义智利下的智利人想出了这种方法,以宣泄他们对一些普通的生活用品(包括食物)供给不足的不满。

敲锅打铁的西班牙语原词是Cacerolazo,该词源于,即西班牙语中“煮锅、炖锅”的意思,加上西语中常见的加强语气的构词后缀,即可以理解为“由锅具引起的大事件”。

1971-1973年萨尔瓦多·阿连德执政时期的社会主义智利,是智利史上最激进的政治左翼化时期。阿连德领导的人民团结联盟于1971年当选之后,智利政府开始了国有化土地、铜矿等项目。然而良好的经济势头仅仅被阿连德保持了1年,1972年开始智利遇到了严重的危机。在国内右翼势力的打击和美国粮食禁运的大环境之下,智利国内出现了极高的通货膨胀,最高达到342%。

日常用品短缺,黑市出现。国家的食物补给非常有限,许多人们都无法得到足够的食物。即使有钱,能够获得食物的其他渠道也想对有限。于是这样的政治形势下孕育出了敲锅打铁的游行方式。顾名思义,希望政府给自己的锅里添上粮食。然后如同许多的民间习俗,该游行的形式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应用。在阿连德政府被皮诺切特将军兵变取代之后,本意抗议食物供给不足的敲锅示威仍然延续了下来,时至今日更被用于各种不同目的的政治游行,不再仅仅局限于其被创建时的历史条件和目的。

2001年的阿根廷遭遇了较严重的经济问题,国内群众对政府失败的救市方案和日益恶化的经济形势失望至极,纷纷上街敲锅打铁抗议。

2008年的阿根廷敲锅游行则与当时的阿根廷国内农产品大罢工有关。总统克里斯蒂娜·费尔南德斯·德基什内尔推行的部分农产品出口禁令,迫使许多农民走上街头敲锅打铁。

2011年中旬开始的智利学生游行,已经成为了智利史上持续最久的学生运动之一。在拉美越来越多的国家拥有了免费的公共教育之后,智利的中学生和大学生日益感受到自己为中等和高等教育所支付的费用过高。该学生运动有两个主要目标:1.免费公共教育,或至少由国家支付教育的大部分费用;2.提高中高等教育的质量。

2011年8月4日智利首都圣地亚哥见证了几次发生在市中心的游行(改日的游行由于没有被政府批准同意)。持续几天的漫天的〔〔催泪瓦斯〕〕以及与政府毫无进场的谈判使许多人失去了耐心,学生们情绪非常激动并导致出现了小范围的警民冲突。同日当地时间21:00,智利大街小巷都响起敲锅打铁的声音。正如事先约好的一样,支持学生运动和反对政府镇压的智利民众使用了他们最擅长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此次敲锅打铁在各个街区都延续了至少1个小时。

相关

  • SHGb02+14a无线电信号SHGb02+14a无线电信号是搜寻地外文明计划(SETI)截获的一个疑似外星信号,由SETI@home于2003年3月发现,并于2004年9月1日公布。该信号总共被观察到三次,信号的频率为1420兆赫兹,这一
  • 回回语回回语是中亚现代波斯语的初始形式,即早期新波斯语(early new persian),也为元朝及明朝初期回回人所使用最为广泛的语言,曾为元朝三种官方语言之一(另外两种为汉语,蒙古语),并设有回
  • 三佛齐泰国中部:泰国北部:泰国南部:三佛齐(阿拉伯语:سريفيجايا,爪哇语:ꦯꦿꦶꦮꦶꦗꦪ,?-1397年),中国古籍又称室利佛逝(梵文:श्रीविजय Sri Vijaya)、佛逝、旧港,在阿拉伯文献则
  • 果静林果靖霖(1970年2月19日-),中国大陆影视演员,中国国家话剧院演员。2009年凭借电影《袁隆平》中“袁隆平”一角荣获第13届中国电影华表奖最佳男演员。1993 朱 旭2001 王学圻、王庆
  • 洪鱼脍洪鱼脍(朝鲜语:홍어회/洪魚膾)是一种由鳐鱼(韩语称“洪鱼”)制成的发酵食品,具有类似氨的刺激性气味。洪鱼脍是韩国全罗道(尤其是木浦市)的一种乡土饮食(英语:Korean regional cuisine),
  • 些姓《百家姓》中无此姓些姓又作㱔姓,是一个中国罕见姓氏,多分布于云南。纳西族(摩些族)、彝族、汉族均有以此为姓者。在中国以“些”字为姓的约有上百人。而由于“㱔”字不在《通用
  • 中铁开发投资有限公司中铁开发投资有限公司,注册地位于昆明,隶属于中国铁路工程集团的上市公司中国中铁。业务性质为项目建设与资产管理。2017年,公司总资产76.51亿元,净资产17.60亿元,净利润2.58亿元
  • 詹姆士·鲍依詹姆士·鲍依(英语:James Bowie,/ˈbuːiː/或/ˈboʊ.i/;,约1796年-1836年3月6日),又译詹姆斯·布伊,昵称吉姆·鲍依(Jim Bowie,又译吉姆·鲍威),生于美国肯塔基州洛根县,19世纪的美国探
  • 塔内尔·索科塔内尔·索科(爱沙尼亚语:Tanel Sokk,1985年1月20日-),爱沙尼亚篮球运动员。他曾代表爱沙尼亚国家男子篮球队参赛。他的父亲就是一位篮球运动员。
  • 英国铁路385型电力动车组英国铁路385型电力动车组(英语:British Rail Class 385)是一款由日立为苏格兰铁路制造的电力动车组。阿贝利奥集团(英语:Abellio (transport company))在2014年投得苏格兰铁路专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