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元素

✍ dations ◷ 2025-07-04 10:07:11 #科学哲学,古希腊哲学

元素或古典元素(英语:Classical elements),在古典哲学中,是一种构成世界上所有物质的最基本实体,或是能量。在历史上,许多不同的民族,都曾经建构出属于他们自己的元素思想,最著名的代表有古希腊的四元素说、或五元素说,印度佛教的四大种(地、水、火、风)以及中国的五行。

在近代化学中,元素特指自然界中一百多种基本的金属和非金属物质,它们只由一种原子组成,其原子中的每一核子具有同样数量的质子,用一般的化学方法不能使元素分解,并且它能构成一切物质。一些常见元素的例子有碳、氢和氧。

元素思想的起源很早,古巴比伦人和古埃及人曾经把水,后来又把风和土,看成是世界的主要组成元素,形成了三元素说。古印度人有四大种学说,古中国人亦有五行学说。

古希腊自然哲学提出了著名四元素说。这不是希腊哲学家创造的,四元素说在古希腊传统的民间信仰中即存在,但不具有(相对上来说)坚实的理论体系支持。古希腊的哲学家是“借用”了这些元素的概念来当作本质。

米利都派哲学家泰利斯主张的万物的本质是水,而且也唯有水才是本质,土和气这两种元素则是水的凝聚或稀薄。阿那克西曼德则将本质改为一种原始物质(称为“无限”或称“无定者”),同时又加上第四元素火。四大元素由这种原始物质形成之后,就以土、水、风、火的次序分为四层。火使水蒸发,产生陆地,水气上升把火围在云雾的圆管里。人们眼中看见象是天体的东西,就是这些管子的洞眼,使我们能从洞眼中望见里面的火。形成了四元素的最早雏形。

另一个米利都派哲学家阿那克西米尼则把风或者空气看作是原始物质,并把其他元素说成是由风组成。空气变得稀薄后就成了火。他的论证是,空气从嘴里呼出来是热的,而在压力下喷出来时则感到是冷的。同样,通过凝聚的过程,风先是变成水,然后变成土。这些元素之间的差异只是量变的结果,元素只是凝聚或稀薄到不同程度的空气。

早期以米利督学派为首的哲学家,多以单一元素作为本质,直到恩培多克勒(Empedocles)才首次建立四元素并存的哲学体系,亦有人主张这是首次尝试以科学的方法解释传统的四元素说,但是从恩培多克勒所留下来的残缺文献来看,这种说法并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恩培多克勒在大约公元前450年于其著作《论自然》中,使用了“根”(希腊文:ῥιζὤματα)一词。现在认为恩培多克勒是系统提出四元素学说的第一个人。他认为万物由四种物质元素土、风、水、火组成,这种元素是永恒存在的,由另外两种抽象元素爱和恨使他们连结或分离。

“元素”(希腊文:στοιχεῖον,拉丁文:stoicheia)一词在公元前360年被希腊哲学家柏拉图首先使用,在他的语录《蒂迈欧篇》(Timaeus)中,讨论了一些有机和无机的物质,这可算是最早期的化学著作。柏拉图假设了一些细微的物质有一些特别的几何结构:正四面体(火),正八面体(风),正二十面体(水),及正六面体(地)。他随后不明确的提及了第五种立体,在更早的《斐多篇》中提到过正十二面体。

柏拉图使用正多面体来定义四元素的内涵见于《蒂迈欧篇》:

而现在广为人知的四元素说则是后来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他的理论中不包含恩培多克勒学说中的爱和恨这两种抽象元素,而是认为这四种元素具有可被人感觉的两两对立的性质。进而推论世界上的万物的本原乃是四种原始性质:冷、热、干、湿,而元素则由这些原始性质依不同比例组合而成。亚里斯多德在《论天》等著作中构想出五元素说,在柏拉图的四种元素中再加上乙太(精质,永恒)。亚里士多德认为“没有和物质分离的虚空”、“没有物体里的虚空”。

亚里士多德对“元素”的正式定义见于《形而上学》:

在古印度,有四大种之说,与古希腊四元素说的地、水、火、风完全一致。四大种说也认为它们是构成世界和身体的四种基本元素。印度教和佛教文献中经常提到四大。

五行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物质观。不但影响中国文化深远,更在中国哲学、中医学和占卜方面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五行指:金、木、水、火、土。认为大自然由五种要素所构成,随着这五个要素的盛衰,而使得大自然产生变化,不但影响到人的命运,同时也使宇宙万物循环不已。

五行之间相生相克关系:

五行中的每一行都有不同的性能。“木曰曲直”,意思是木具有生长、升发的特性;“火曰炎上”,是火具有发热、向上的特性;“土曰稼穑”,是指土具有种植庄稼,生化万物的特性;“金曰从革”,是金具有肃杀、变革的特性;“水曰润下”,是水具有滋润、向下的特性。古人基于这种认识,把宇宙间各种事物分别归属于五行,因此在概念上,已经不是木、火、土、金、水本身,而是一大类在特性上可相比拟的各种事物、现象所共有的抽象性能。

元素的研究其实早在公元前300多年已经开始,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著名哲学家亦有研究。建基于古希腊元素理论,在公元790年,阿拉伯化学家贾比尔(Jabir ibn-Hayyan (Geber))假设出金属由两种元素组成:硫,作为"火石",用以解释其可燃性,和水银,用以解释理想中的金属性质。.总括而言,这逐步形成了三个原理:硫使金属有可燃性,水银使金属有挥发性和稳定性,而盐使金属有固体性。

在中世纪,四元素说曾经作为了炼金术的理论依据。炼金术士们认为只要改变物质中这四种原始性质的比例,即可使普通金属变为黄金。

1661年,爱尔兰自然哲学家罗伯特·波义耳发现不止以往古人认为只有四个古典元素。1789年出现了第一个现代化的化学元素列表,其中包含33个元素,并有元素的基本资料。1818年,已发现元素增加至四十多种。门捷列夫于1869年发表的元素周期表中,有66种元素。

直到20世纪初,元素被定义为不能被分解成更简单的物质。换句话说,一种化学元素不能转化成其他化学元素。1913年,亨利·莫塞莱发现原子中的核电荷是原子的原子序,介定了目前原子的基础定义。1919年,有72个已知的元素。1955年,为了纪念门捷列夫,于是把第101种发现的元素命名为钔,在同一年的4月18日爱因斯坦过世为了纪念爱因斯坦在过世后的第4个月把第99个元素命名为锿。现今,共发现了118种元素,参见元素周期表。

相关

  • 颞叶.mw-parser-output ruby.zy{text-align:justify;text-justify: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p{user-select: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t{font-feature-settings:
  • 洋红洋红色(英语:Magenta),又称品红色、紫红色,是介于红色和紫色之间的颜色。在光谱中品红色并非单一波长的光,而是由等量的红光与蓝光混合而得。品红色与黄色、青色构成了减法三原色
  • 花青素花青素(英语:anthocyanidin)或称花色素,化学式为C15H11O6,是一种水溶性的植物色素,存在于液泡内的细胞液中。其与糖类物质以糖苷键结合之后即为花色苷,与花的颜色、叶变红等有关,是
  • 德克萨斯理工大学德克萨斯理工大学 (英文Texas Tech University,缩写为TTU,也常译为德州理工大学),是一所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拉伯克市的研究型大学,学校成立于1923年2月10号,最初称为德克萨斯技术学
  • 火星2020探测车任务火星2020探测车任务(英语:Mars 2020 rover mission),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一个即将于2020年7月发射的火星探测车任务,其搭载的毅力号火星漫游车将于2021年2月18日在杰泽罗陨
  • 燃料气体燃气是可用作燃料的气体,可指:虽然“石油气”很多时俗称“煤气”(例如“煤气瓶”其实指液化石油气瓶),但两者成分不同,炉具并不通用。
  • 戈特霍布努克(Nuuk),格陵兰自治领地的最大城市,1979年格陵兰实行自治后,成为格陵兰的首府,兼瑟莫苏克自治市政府所在地。都市名称在格陵兰语(因纽特语的一种)中为“岬角”之意。丹麦人及挪威
  • M1919中型机枪勃朗宁M1919(M1919 Browning machine gun),俗称(Browning Machine Gun,30 Cal ),是由约翰·勃朗宁在一战后设计的机枪,主要是把水冷式M1917改为气冷式,采用.30-06 Springfield 步枪
  • 茶平战斗大韩民国国军越南人民军美国等国正式介入之后美国撤出至南越灭亡茶平战斗(英语:Battle of Trà Bình;朝鲜语:짜빈동 전투/짜빈동戰鬪),在越南称作“光盛战役”(越南语:Trận Quang T
  • A-4天鹰式攻击机1952年,美国道格拉斯飞行器公司赢得合约为美国海军与陆战队制造一款新的轻型喷射战机,A-4天鹰式攻击机(英语:A-4 Skyhawk)是一架攻击机,原型机为A4D,最初被设计用来做为美国海军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