樋口一叶

✍ dations ◷ 2025-11-11 14:24:07 #樋口一叶
樋口一叶(1872年5月2日-1896年11月23日),生于东京,原名樋口奈津或樋口夏子,是日本明治初期主要的女性小说家。樋口一叶是日本平安时代一千余年后出现的第一位女作家。因肺结核病逝,得年24岁。樋口一叶出生于东京府(今东京都)。樋口一叶为家族五兄弟姊妹中的二女,父亲樋口则义是个从农民晋身的下级官吏,深明知识能改变命运的道理,期望儿女能学有所成,可惜母亲樋口多喜思想保守,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所以樋口11岁还没念毕小学便被迫辍学。14岁那年才在父亲的安排下学艺于当时军政要人等特权阶级的家眷才能入读的中岛歌子开设的萩舍。1893年7月全家为生计搬至下谷区龙泉寺町(今 台东区竜泉一丁目)经营杂货店,店子虽然只经营了九个月,但此期间的生活与接触的人与事对她的写作历程影响最大,期间她经常到图书馆借阅研读古典文学著作如《万叶集》、《古今集》、《新古今集》等,为其文学修养打下基础。樋口于1891年跟随朝日新闻的记者半井桃水学习写作技巧,并在同年秋天取“一叶”为笔名发表作品,两人并相恋,但终因保护名节而主动断绝了来往。樋口在1895年9月于文艺俱乐部发表了多篇拟古文作品,获得高度评价,有“现代紫式部”之誉。1894年3月左右樋口一家搬至本乡区丸山福山町(今 文京区西片一丁目)生活,樋口并开始发表受日本文坛注目的作品《青梅竹马》,作品细致描绘两名青春期男女若即若离的青涩爱情故事,极具美感;但樋口于1896年4月感到身体有异,8月接受诊断为肺结核,11月23日早上在本乡区家中逝世,结束了短暂而璀璨的一生,在日本文学史上被称为“奇迹十四个月”的作家生涯,死后葬于东京都杉并区家族墓中。日本银行于2004年11月1日将樋口一叶选为新发行的5000日圆面额纸币上的肖像,樋口一叶成为日本纸币上的第一个女性人物。因为她的作品多为彷古文形式,而非白话文,较难看懂,加上其作品因为题材的关系没有列入日本学校教育之相关教材中(列入课本范文或参考介绍等),故不少日本民众对樋口的作品较陌生。她的作品多为感性描述在家父长制下的日本妇女,为生活而吃尽苦头的主题,内嵌上自己的亲身经历与所见所闻,再加上作者赋与的批判。故事于今细读也不觉过时,且寥寥数字却显笔触之细腻,体现她惊人的观察力,也让她成为女性文学的先驱作家。1996年为纪念一叶百年千秋,出版界重新组织出版《樋口一叶全集》(和歌集、日记书信集、小说集,由筑摩书房出版),部分作品有日语白话文翻译本;在东京都台东区龙泉三丁目设立了“一叶纪念馆”,她亦成为了2004年11月发行的新版五千日圆纸币上的人物。同年2月台湾洪范出版社出版由林文月翻译的首本樋口作品《十三夜》,另外樋口的一些作品,林文月翻译并发表至《联合文学》杂志中,如《比肩》(1998年1月)、《浊江》(1998年9月)。日本作家大冈升平称赞她是:“日本的女作家中,与紫式部并列,确保着最高的名声”。

相关

  • 核燃料循环核燃料循环(英语:Nuclear fuel cycle),也被称为核燃料链,指的是核燃料经过在使用过程中所经过的一系列不同的阶段。它主要包括前端步骤,其中有制造核燃料的过程、使用期间的各个
  • 阿法南方古猿阿法南方古猿(学名:Australopithecus afarensis),又名阿法南猿或南方古猿阿法种,是大约生存于390-290万年前已灭绝的人科。它与较年轻的非洲南方古猿一样,身形都比较修长。研究发
  • 慢性食物过敏慢性食物过敏,通常是指一些人无法正常消化食物、吸收养分的过敏症状,慢性食物过敏来源有蛋、奶、花生、海鲜等等。对海鲜过敏者,通常是甲壳类,如螃蟹、虾子,上面的蟹黄或虾膏会引
  • 比重计比重计是用来测量液体的比重的装置。比重计通常用玻璃制作,上部是细长的玻璃管,玻璃管上标有刻度,下部较粗,里面放了汞或铅等重物,使它能够竖直地漂浮在水面上。测量时,将待测液体
  • 米兰主教座堂米兰主教座堂(意大利语:Duomo di Milano;伦巴底语:Domm de Milan)位于意大利伦巴底大区米兰市中心的大教堂广场,是天主教米兰总教区的主教座堂。它从始建到建成共花费了六个世纪,是
  • 远紫外分光探测器远紫外分光探测器(英语:Far Ultraviolet Spectroscopic Explorer,缩写为FUSE)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为美国宇航局研制的一颗紫外天文卫星,是美国宇航局“起源计划”的
  • 杜利县杜利县(Dooly County)是位于美国佐治亚州中部的一个县,面积1,028平方公里,县治维也纳。根据2000年美国人口普查,共有人口11,749。杜利县成立于1821年5月15日,县名源自美国独立战争
  • 玉兔月兔,也叫玉兔,在一些神话传说中是居住在月球上的兔子。目前多认为是因对月球表面的空想性错视而产生。在许多文化中,特别是在东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国、日本、朝鲜)的民间
  • 恋尸癖事例恋尸癖是一种对尸体的病态迷恋,有这种症状的人通常渴望与尸体进行性交。尽管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法律禁止猥亵尸体,但纵观历史还是有许多恋尸癖事例出现。据悉在整个人类文明史都
  • 亚历山大·科达亚历山大·科达爵士(英语:Sir Alexander Korda,1893年9月16日-1956年1月23日),原名凯尔纳·山多尔·拉斯洛(匈牙利语:Kellner Sándor László),出生于匈牙利的电影导演和制片人,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