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号坦克鼠式

✍ dations ◷ 2025-08-03 06:27:48 #德国二战坦克,超重型坦克

八号坦克鼠式(Panzerkampfwagen VIII Maus),是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设计并制造的超重型坦克。

德国开发超重型坦克的历史可追溯到战前的NbFz重型坦克,1941年11月29日,因苏军重型坦克投入实战的威胁,希特勒在元首官邸向保时捷博士询问了超级重型坦克开发的可能。 1942年克鲁勃公司提出“虎鼠式”(Tiger-Maus, VK7001)重型坦克以及七号狮式坦克(PzKpfw VII Löwe, VK7201)。不过,计划在同年3月初取消,但是研发的经验与技术却为后来的重型坦克做好准备。

1942年3月中旬后,保时捷车厂收到一份合约,要求制作新款100吨重的205型VK100.01保时捷坦克(Panzer - VK100.01 / Porsche Type 205)。4月的时候阿道夫·希特勒无视坦克设计的常识,亲自要求新坦克必须超过100吨,达到120吨。 5月时斐迪南·保时捷教授(Professor ​​Ferdinand Porsche)与克鲁伯公司的穆勒博士(Dr. Muller)合作展开整个计划;希特勒还要求坦克应坚不可摧,并且无坚不摧,搭配高性能的坦克炮。保时捷教授向希特勒保证到了1943年3月12日能完成205型的试作车,至少是全尺寸模型。研发的结果造就八号坦克鼠式(Panzerkampfwagen VIII Maus)成为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所设计的最重型坦克,也是全世界到目前为止最重型坦克纪录保持者。鼠式坦克不仅仅是完成设计,并且到达产制完成的阶段,一共有两辆原型车问世。

经过设计后的八号坦克原型车的车身为10.085米长,3.67米宽​​和3.66米高,重达188吨(最初设想重达100吨),可以容纳5至6个乘员。它的主要武器为1门128毫米KwK 44 L/55)大炮、75毫米KwK 44 L/36.5同轴副炮,并且以60-260毫米的装甲护身。保时捷答应在1943年5月时会先生产出原型车辆,并且在交付原型车后每月生产五辆。德国原本预计生产约200至350辆八号坦克,但直至二战结束时一共只生产了9辆,其中只有2辆竣工。

1942年4月时原型车最初被称为“猛犸象”(Mammut),不过1942年底又更名为“Mäuschen”(小老鼠),1943年2月时确定命名为“Maus”(老鼠)。八号坦克的底盘、火炮和炮塔由克鲁伯公司负责制造,而组装则由埃克特公司(英语:Alkett)负责。1943年12月完成了V1的车体,装备具真实炮塔重量的假炮塔测试,第一个炮塔到次年6月才完成。

鼠式坦克装备的128毫米 KwK 44 L/55主炮可以在三千米半外击穿盟军M4雪曼、克伦威尔坦克、丘吉尔坦克、T-34/85和IS-2、两千米外击穿M26潘兴、一千米外击穿IS-3的前、侧、后部所有装甲,克虏伯公司方面的专家指出这是坦克能用的最大火炮,再加大势必需要重新设计炮塔甚至整个车体,但是希特勒仍然认为即使128mm主炮对鼠式来说也像一门“玩具炮”。此外还有一门与主炮同轴的75毫米 KwK 44 L/36.5副炮。近距离防御武器是1挺MG34机枪,另外在炮塔两侧和后部还各有一个乘员射击孔,另曾有改装计划在炮塔顶部安装一至两门用于对空防御的MG151/20mm机炮。

V1号“鼠”式坦克的履带由汽油-电动原理驱动,保时捷教授在早期项目中(VK3001、VK4501、VK4502)已经使用过这种他首创的驱动方式。一台1080马力的戴勒姆-奔驰汽油发动机通过一个间接变速箱向发电机提供能量,发动机产生的电力再用于驱动两个电动机,电动机带动行动齿轮使车辆动起来。尽管推重比低的吓人,但是V1却达到25千米的时速。而V2号“鼠”式是采用了柴油以及电动的驱动方式。1台1200马力的迈巴赫MB 517型柴油发动机通过一个间接变速箱向发电机提供能量,但由于自重太高所以最高速度只有13千米的时速,只有V1的二分之一。

鼠式的履带概与虎II坦克相同,采用全金属履带,不过两者最大的差别在于鼠式坦克的履带宽达1100毫米。驱动轮位于车体后方,由电动马达带动。

能够重达188吨,表示鼠式坦克的装甲相当厚实,车体前方35°倾斜装甲就厚达220毫米(加上倾斜角度后相当于380毫米厚),至于其他部位请见以下数据:

鼠式坦克各部位装甲厚度(毫米/装甲角度):

1944年1月中旬到10月初左右,八号坦克都是在靠近柏林南方25千米的库梅尔斯朵夫(Kummersdorf)装甲车辆测试场以及在柏布林根(Böblingen)的保时捷测试场进行测验,本来测验不用拖这么久,盟军空中轰炸减慢了所有生产,包括八号坦克需要的零件。1号车在12月23日进行了运行试验。。

之后,看见八号坦克变成废车后的苏联装甲摩托化部队指挥官在评估之后,不死心地决定把一号原型车的车体与2号原型车的炮塔凑在一起带回苏联。不过此事不容易,尤其用了6辆18吨的半履带车才把55吨重的炮塔从烧成废铁的车体上拉走。之后炮塔与车体就在德国境内进行重组,再于1946年5月4日与1号原型车的车体一起被送回苏联测试。当苏联陆军在1951年到1952年之间完成所有的测试之后就送到“库宾卡坦克博物馆”(Kubinka Tank Museum)作永久陈列展示。

于《少女与坦克》电视动画第十二集出现,为黑森峰女子学园的超重型坦克。

《World of Tanks》《World of Tanks Blitz》中做为十阶重型坦克登场。

《战争雷霆》中做为五阶重坦登场,分房为7.7。(现已变成金币车)

相关

  • 氧化亚氮一氧化二氮或氧化亚氮(英语:Nitrous oxide),无色有甜味气体,又称笑气,是一种氧化剂,化学式N2O,在一定条件下能支持燃烧,但在室温下稳定,有轻微麻醉作用,其麻醉作用于1799年由英国化学家
  • 黑磷磷的同素异形体有许多种,其中白磷和红磷最为常见。另外还存在紫磷和黑磷。气态磷单质中有P2分子与磷原子。白磷(因商品白磷常带黄色,故又称为黄磷:180),分子式P4,为白色固体,质软。
  • 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台北市政府文化局(简称台北市文化局),是台北市政府所属的一级机关,为中华民国第一个地方文化事务专门负责机关,于1999年11月6日成立。
  • 曼哈顿工程曼哈顿计划(英语:Manhattan Project)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研发与制造原子弹的一项大型军事工程,由美国主导、英国与加拿大提供相关支援,该计划于1942年至1946年间由美国陆军工程
  • The Baffler《The Baffler》是一本关于文化、政治和商业分析的杂志,于1988年由编辑托马斯·弗兰克(英语:Thomas Frank)和基思·怀特(英语:Keith White (II))成立,总部设在伊利诺伊州的芝加哥,后
  • 陈虚谷陈虚谷(1896年-1965年),原名陈满盈,笔名:一村、依菊、醉芬。彰化和美出身。日本明治大学毕业,是日治时期台湾文化协会的重要成员。1932年《台湾新民报》创刊,他与林攀龙、赖和、谢星
  • 弗拉维奥·约瑟夫斯提图斯·弗拉维奥·约瑟夫斯(全名Titus Flavius Josephus,37年-100年),原名约瑟·本·马赛厄斯(Yosef ben Matityahu,意思是Yosef,Matityahu的儿子),简称约瑟夫或约瑟夫斯,或译约瑟法斯
  • 中非共和国冲突 (2012年–至今)  中非  法国(2013年–2016年)  南非(2012年–2013年) 反巴拉卡(英语:Anti-balaka) Maj. Gen. Joseph Zindeko 米歇尔·乔托迪亚(2013年–2014年) 中非共和国冲突是指开始于2012
  • 萨瓦尔库恩德拉萨瓦尔库恩德拉(Savarkundla),是印度古吉拉特邦Amreli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73695(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73695人,其中男性37938人,女性35757人;0—6岁人口9418人,其中男4977人,女4
  • 太阳雨 (2006年电影)《太阳雨》(英语:)是一部映艺娱乐有限公司出品,何宇恒执导的第三部马来西亚电影,于2006年上映。本片讲述了少年对成年人的困惑和失望,展现了少年内心深处青春的悸动。作为一部刻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