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香蕉

✍ dations ◷ 2025-11-14 23:41:24 #马来西亚食品,东南亚食品,印尼食品,文莱食品,新加坡食品,泰国食品,越南食品,柬埔寨食品,印度食品

炸香蕉(马来文/印尼文:Pisang Goreng,泰文:กล้วยทอด,越南文:Chuối chiên)是一道将香蕉裹上一层面糊,再放进热油里炸,酥炸后的炸香蕉外脆内软,流行于东南亚各地和南印度一带,是当地人下午茶时间或饭后所享用的甜点。

炸香蕉的面糊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调法,基本上都是使用粘米粉、面粉和发粉为底,再依据各地不同的口味而加入不同的配方,在马来西亚一带有些商贩会在面糊中加入黄姜粉和肉桂粉,以增加炸香蕉的风味,也能为其添色,也有人会为了更酥脆的口感而加上玉米粉、木薯粉或硕莪粉,;在泰国一带会在面糊加上椰丝或芝麻,让面糊在酥炸后吃起来有不一样的口感。

在马来西亚与印尼一带,炸香蕉一般是使用口感较硬且甜度够的大王蕉(Pisang Raja),香蕉切半后裹上面糊放进热油内炸;也有人使用身形较为粗短的立白蕉(Pisang Nipah),因立白蕉的甜度较低,老一辈的人士在享用时会沾上白糖,同时搭配咖啡乌。现在也有不少年轻人在享用前沾上芝士酱来搭配。在柔佛州的峇株巴辖(Batu Pahat),则会将炸香蕉搭配由黑酱油、蒜蓉、指天椒、糖与花生碎而成的Sambal Kicap一同享用,该酱料原本是当地华人用来搭配凤梨、沙葛等享用,后来被南马一带的马来人将其作为搭配各种炸物的酱料,可看出华人饮食习惯对马来人的影响。

在印尼一带,因当地人较为嗜甜,会在炸香蕉上淋上咖椰、炼奶、果酱或巧克力酱享用,而南印度一带则习惯沾上椰奶来吃。

相关

  • 海门斯柯奈尔‧海门斯 (法语:Corneille Jean François Heymans,1892年-1968年),比利时医学家,因发现了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调节呼吸的作用,于1939年获得1938年度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 欧根·戈尔德斯坦欧根·戈尔德斯坦(德语:Eugen Goldstein,1850年9月5日-1930年12月25日),德国物理学家。 放电管的早期研究者,阳极射线的发现者,阴极射线的命名者。
  • 阿缑厅阿缑厅为台湾日治时期行政区划之一,设立于1901年至1920年间。其设立当初称为阿猴厅,于1903年改为“阿缑厅”。阿猴厅位于台湾南部,范围东至潮州断层,西至高屏溪邻凤山厅,北至荖浓
  • 10美分硬币10美分(英语:Dime),是一种美国硬币,面值等于十分之一美元,币值相当于中文的“一角”。10美分是所有美国流通的硬币里面直径最小,厚度最薄的。正面图案是前美国总统富兰克林·D·罗
  • 武德武德(618年五月—626年十二月)是唐高祖的年号,也是唐朝的第一个年号。唐朝使用武德这个年号一共8年余。武德是唐朝建国的年代,在武德初期,中国境内的不同政权有14个之多,而武德年
  • Linux内核Linux内核(英语:Linux kernel)是一种开源的类Unix操作系统宏内核。整个Linux操作系统家族基于该内核部署在传统计算机平台(如个人计算机和服务器,以Linux发行版的形式)和各种嵌入
  • 计算续体在计算机科学和程序设计中,计算续体(英语:continuation,也译作续延、延续性)是计算机程序的控制状态的一种抽象表现。 计算续体实化了程序状态信息。可以理解为,一个计算续体以数
  • 特奥巴尔德·彪姆特奥巴尔德·彪姆(或彪姆)(英语:Theobald Boehm,1794年4月9日-1881年11月25日)是德国发明家和音乐家,他完善了现代西方音乐会长笛并改进了指法系统(现称为“彪姆系统”)。他是一位巴伐
  • 何学林何学林(1761年-1817年),字昌森,号茂轩,贵州开州(贵州省开阳县)人,清朝政治人物、同进士出身。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癸丑科进士,三甲三十一名,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检讨,历官山西道监察御史
  • 山口重信山口重信(1590年-1615年6月2日)是江户时代武将。父亲是山口重政。母亲是小坂雄吉的女儿。正室是石川康通(或石川忠义)的女儿(大久保忠邻的养女)。幼名是熊丸、长次郎。在天正18年(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