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香蕉

✍ dations ◷ 2025-02-23 17:03:41 #马来西亚食品,东南亚食品,印尼食品,文莱食品,新加坡食品,泰国食品,越南食品,柬埔寨食品,印度食品

炸香蕉(马来文/印尼文:Pisang Goreng,泰文:กล้วยทอด,越南文:Chuối chiên)是一道将香蕉裹上一层面糊,再放进热油里炸,酥炸后的炸香蕉外脆内软,流行于东南亚各地和南印度一带,是当地人下午茶时间或饭后所享用的甜点。

炸香蕉的面糊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调法,基本上都是使用粘米粉、面粉和发粉为底,再依据各地不同的口味而加入不同的配方,在马来西亚一带有些商贩会在面糊中加入黄姜粉和肉桂粉,以增加炸香蕉的风味,也能为其添色,也有人会为了更酥脆的口感而加上玉米粉、木薯粉或硕莪粉,;在泰国一带会在面糊加上椰丝或芝麻,让面糊在酥炸后吃起来有不一样的口感。

在马来西亚与印尼一带,炸香蕉一般是使用口感较硬且甜度够的大王蕉(Pisang Raja),香蕉切半后裹上面糊放进热油内炸;也有人使用身形较为粗短的立白蕉(Pisang Nipah),因立白蕉的甜度较低,老一辈的人士在享用时会沾上白糖,同时搭配咖啡乌。现在也有不少年轻人在享用前沾上芝士酱来搭配。在柔佛州的峇株巴辖(Batu Pahat),则会将炸香蕉搭配由黑酱油、蒜蓉、指天椒、糖与花生碎而成的Sambal Kicap一同享用,该酱料原本是当地华人用来搭配凤梨、沙葛等享用,后来被南马一带的马来人将其作为搭配各种炸物的酱料,可看出华人饮食习惯对马来人的影响。

在印尼一带,因当地人较为嗜甜,会在炸香蕉上淋上咖椰、炼奶、果酱或巧克力酱享用,而南印度一带则习惯沾上椰奶来吃。

相关

  • 生产线装配线,又称为生产线、流水线,是一种工业上的生产概念,最主要精神在于“让某一个生产单位只专注处理某一个片段的工作”,而非传统的让一个生产单位从上游到下游完整完成一个产品
  • 于塞城堡于塞城堡(法语:château d'Ussé)是位于法国城市里尼于塞的一座法式城堡。为夏尔·佩罗的童话睡美人之城堡原型,且内有故事相关情节之场景与蜡像供游客参观。自1931年开始,于塞城
  • 诺司替勃诺司替勃(又名去甲氯司替勃)是合成代谢类固醇,雄激素。体育比赛禁用兴奋剂。注意:此处包括了那些只有微弱男性化效应(或抗男性化(如氧雄龙))的蛋白同化甾类(因为它们合成代谢效应也是
  • 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英语:Australian Open)是网球四大满贯赛事之一,也是四大满贯赛事中每年最先登场的,使用硬地作为场地。赛事由国际网球联合会(ITF)和澳网官方委员会联合负责。澳
  • 福陵福陵,指的可以是:
  • 紫苏叶紫苏(学名:Perilla frutescens)是唇形科紫苏属下唯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主产于东南亚、台湾、中国大陆湖南、江西等中南部地区、喜马拉雅地区,日本、缅甸、朝鲜半岛(南韩广泛俗称
  • 龙城鸟龙城鸟(学名Longchengornis)是一种真反鸟类。它们生存于白垩纪早期,其化石是在中国辽宁九佛堂组发现。
  • 八重山群岛八重山群岛,也称八重山诸岛(日语:八重山列島/やえやまれっとう Yaeyama Rettō */?,琉球语:八重山/ヤイマ Yaima),为琉球群岛西部的岛屿群,位于钓鱼台群岛的南方,宫古群岛的西方。其
  • 工艺美术工艺美术(英语:Crafts)是指以日常生活用品或装饰品为媒介的美术,例如餐具、灯具、文具、家具、纸艺、编织、绣、结艺、首饰、家居饰品、陶器、瓷器、玉器等等。有的工艺美术制品
  • 吴藕汀吴藕汀(1913年-2005年),浙江嘉兴人,画家、诗人。1950年代任职于嘉业堂藏书楼。后于南浔隐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