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class=nowrapIClsub3/sub/span

✍ dations ◷ 2025-08-25 17:17:12 #<span class="nowrap">ICl<sub>3</sub></span>
三氯化碘(或六氯化二碘)是一种氯和碘组成的互卤化物。是较早发现的互卤化物之一,早在1814年即与一氯化碘一起被戴维发现。黄棕色针状易潮解结晶,在室温下能挥发。有刺鼻气味。具腐蚀性。熔点 33℃。加热至 77℃完全分解为一氯化碘和氯气。溶于水分解,溶于乙醇、苯、乙醚、四氯化碳和浓盐酸等。一般配成20~35%的浓盐酸溶液使用。由于易分解,因此很难得到纯的产品。固态时三氯化碘的晶体是一个平面分子结构,属三斜晶系,其简单晶格不是以   I C l 3 {displaystyle {rm { ICl_{3}}}} 存在而是   I 2 C l 6 {displaystyle {rm { I_{2}Cl_{6}}}} 。熔融的三氯化碘会明显地发生离解,生成一氯化碘和氯气:因此作为溶剂是不适宜的。另一方面   I C l 3 {displaystyle {rm { ICl_{3}}}} 的电导测定又表明有以下反应发生:I C l 3 {displaystyle {rm { ICl_{3}}}} 也可以与路易斯酸生成   I C l 3 ⋅ A l C l 3 {displaystyle {rm { ICl_{3}cdot AlCl_{3}}}} 之类的配合物。与水反应生成一氯化碘、盐酸和碘酸:1、由碘和定量的液氯在 −80℃反应制备。蒸发除去过剩氯后获得固态六氯化二碘,不能用结晶法或蒸馏法纯化,因为它迅速分解为一氯化碘和氯气。2、在<40℃的强酸性溶液中进行如下反应。此法是制备六氯化二碘的方便方法。用于医药、有机合成和测定碘值。用作氯化剂及氧化剂。

相关

  • 纤维素酶纤维素酶是酶的一种,在分解纤维素时起生物催化作用。纤维素酶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生物体中。细菌、真菌、动物体内等都能产生纤维素酶。一般用于生产的纤维素酶来自于真菌,比较
  • J. Am. Chem. Soc.《美国化学会志》(英语: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或译美国化学会期刊、美国化学学会期刊),常用缩写为J. Am. Chem. Soc.和JACS,是美国化学学会发行的学术期刊,于1
  • 詹姆斯·沃森詹姆斯·杜威·沃森(英语:James Dewey Watson,1928年4月6日-),美国分子生物学家,20世纪分子生物学的牵头人之一。与同僚佛朗西斯·克里克因为共同发现DNA的双螺旋结构,而与莫里斯·
  • 乱码乱码指的是电脑系统不能显示正确的字符,而显示其他无意义的字符或空白,如一堆ASCII代码。这样所显示出来的文字统称为乱码。乱码是因为“所使用的字符的源码在本地计算机上使
  • 黑素细胞黑素细胞(melanocyte),又叫痣细胞(nevus cell),是一种动物细胞,带有黑色素或是其他类似的色素,极大多数情况下位于皮肤表皮的基底层(英语:Stratum basale)、眼睛的葡萄膜(虹膜后面的色素
  • 羊绒羊绒,指克什米尔山羊(英语:Cashmere goat)或其他种山羊身上的动物纤维,不同于羊毛。因克什米尔曾为向欧洲出口羊绒的集散地,所以西方语言中多直称羊绒为“克什米尔”。在西方国家,
  • 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Southern African Development Community,简称SADC)前身为1980年4月1日成立的Southern African Development Coordination Conference(简称SADCC),1992年8月17
  • 水镇坐标:42°22′15″N 71°11′00″W / 42.37083°N 71.18333°W / 42.37083; -71.18333沃特敦(英语:Watertown),是美国馬薩諸塞州米德尔塞克斯县的一个城市,位于州府波士顿西北。面
  • 卡特里娜飓风以下热带气旋曾以卡特里娜(英语:Katrina)命名:
  • 全头亚纲全头亚纲(学名:Holocephali)是软骨鱼纲下的亚纲,头大而侧扁,鳃裂4对。上颌骨与脑颅愈合,故称全头类。舌弓完全,无鳞,胸鳍宽大,尾鳍细长,雄性具交接器。现存种类多半栖息于海洋的中底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