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span class=nowrapIClsub3/sub/span
✍ dations ◷ 2025-04-03 21:37:10 #<span class="nowrap">ICl<sub>3</sub></span>
三氯化碘(或六氯化二碘)是一种氯和碘组成的互卤化物。是较早发现的互卤化物之一,早在1814年即与一氯化碘一起被戴维发现。黄棕色针状易潮解结晶,在室温下能挥发。有刺鼻气味。具腐蚀性。熔点 33℃。加热至 77℃完全分解为一氯化碘和氯气。溶于水分解,溶于乙醇、苯、乙醚、四氯化碳和浓盐酸等。一般配成20~35%的浓盐酸溶液使用。由于易分解,因此很难得到纯的产品。固态时三氯化碘的晶体是一个平面分子结构,属三斜晶系,其简单晶格不是以
I
C
l
3
{displaystyle {rm { ICl_{3}}}}
存在而是
I
2
C
l
6
{displaystyle {rm { I_{2}Cl_{6}}}}
。熔融的三氯化碘会明显地发生离解,生成一氯化碘和氯气:因此作为溶剂是不适宜的。另一方面
I
C
l
3
{displaystyle {rm { ICl_{3}}}}
的电导测定又表明有以下反应发生:I
C
l
3
{displaystyle {rm { ICl_{3}}}}
也可以与路易斯酸生成
I
C
l
3
⋅
A
l
C
l
3
{displaystyle {rm { ICl_{3}cdot AlCl_{3}}}}
之类的配合物。与水反应生成一氯化碘、盐酸和碘酸:1、由碘和定量的液氯在 −80℃反应制备。蒸发除去过剩氯后获得固态六氯化二碘,不能用结晶法或蒸馏法纯化,因为它迅速分解为一氯化碘和氯气。2、在<40℃的强酸性溶液中进行如下反应。此法是制备六氯化二碘的方便方法。用于医药、有机合成和测定碘值。用作氯化剂及氧化剂。
相关
- 韦利亚韦利亚(Velia)是意大利南部坎帕尼亚大区萨莱诺省奇伦托地区的古代城镇,由希腊人创建于公元前538–535年,是埃利亚学派哲学家巴门尼德和埃利亚的芝诺的故乡。韦利亚考古遗址,曾经
- 犹太-阿拉伯语犹太-阿拉伯语(阿拉伯语:عربية يهودية,希伯来语:.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ew,.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font-size:1.15em;font-family:"Ezra SIL","E
- 细胞连接细胞连接(或细胞间桥(intercellular bridge))是在一些多细胞生物例如动物的组织中存在的一种结构。细胞连接包括该相邻细胞之间或细胞和细胞外基质之间提供接触的蛋白质复合物
- 新修本草《新修本草》,因成书时主持修撰的是英国公李
- 天主教百科全书《天主教百科全书》(The Catholic Encyclopedia: An International Work of Reference on the Constitution, Doctrine, Discipline, and History of the Catholic Church)或
- Γ-丁内酯γ-丁内酯(英语:gamma-Butyrolactone,简称GBL)是一种易潮解的无色油状液体,有较弱的特征气味并且能溶于水。γ-丁内酯是化学中的一个常见溶剂和反应试剂,它也被用作一种芳香物、去
- 3-甲基丁酸异戊酸(结构式:(CH3)2CHCH2COOH),是一种含有5个碳原子的短链饱和脂肪酸。透明液体,可溶于水。无色,具有强烈难闻气味的透明液体。溶于水,与乙醇、乙醚混溶。由异戊醛经催化氧化
- 伊里奥特弗二世因提夫二世(Intef II)埃及第十一王朝(约公元2081年∼约公元前1939年)第三代国王。在其长久的统治时期,曾与埃及第九和第十王朝中埃及和下埃及(即埃及北部)的统治者赫拉克来俄波利斯
- 日军日本军(日语:日本軍/にほんぐん、にっぽんぐん Nihon-gun、Nippon-gun */?),简称日军,广义上是指日本的国家军队,但通常指大日本帝国时期(明治维新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的日本军
- 性甾体性类固醇(英语:Sex steroid,亦称为性甾体)是指一类与脊椎动物雄激素或雌激素受体相互作用的类固醇激素。他们的效应是由两种方式进行的:第一种是经核受体进行的慢性染色体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