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比勒山

✍ dations ◷ 2025-02-23 14:27:40 #古希腊地理,土耳其山峰

斯比勒山(土耳其语:Spil Dağı),古称西皮洛斯山(古希腊语:Σίπυλος),是一座位于土耳其马尼萨省有着丰富传说和历史的山岳,当地曾是古代吕底亚人(英语:Lydians)居住的核心地带,今日则属土耳其爱琴海地区的一部分。

斯比勒山的山峰耸立在现代都市马尼萨的上方,坐落于马尼萨通往伊兹密尔的公路旁。除此之外,斯比勒山亦与能在山顶俯瞰伊兹密尔海湾辽阔景色的亚曼拉尔山(英语:Yamanlar)紧密相邻,由于两座大山共同拥有相似的植被景观与悠久的历史,使亚曼拉尔山经常被视为是斯比勒山山脉的延伸,但实际上它是一座拥有自己独特地质的死火山。

马尼萨浮雕(英语:Manisa relief)被发现于马尼萨以东几公里处的斯比勒山周围,这是一座刻在悬崖上的雕像,传统上,它被认为是地母神库柏勒的塑像,其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二千年后期的赫梯或卢维(英语:Luwians)时代。该座雕像于土耳其语中被称为Taş Suret(意即“石像”),在部分国际文献中有时也以此名来称呼马尼萨浮雕。西皮洛斯山被认为是库柏勒女神最喜爱造访的地点,根据一则古老的神话,传说这座雕塑是由坦塔罗斯丑陋的儿子布洛忒阿斯(英语:Broteas)所雕刻而成的。

拜占庭学者吕底亚的约翰(英语:John the Lydian)认为,依据佚名作者完成于公元前七世纪史诗泰坦之战(英语:Titanomachy (epic poem))中的记述,主张宙斯并非诞生于克里特岛而是在吕底亚的西皮洛斯山中出生。

在古罗马作家老普林尼的作品与其他文献中普遍提及西皮洛斯山(Sipylus)的山名,或别称其为西皮洛姆山(Sipylum),并记载当地有一座以建城者坦塔罗斯命名的坦塔利斯(Tantalis)或坦塔罗斯之城(the city of Tantalus)的城市。根据相关纪录,该城的地点大约位于西皮洛斯山的山上或是邻近山区,在公元开始后的初期仍可见到这座城市的遗迹。

于希腊神话中,坦塔罗斯因为杀害了自己的儿子珀罗普斯,并将其尸体烹煮后邀请诸神赴宴而闻名。传说他的儿子珀罗普斯在被众神复活后移居至伯罗奔尼撒,并在当地建立起自己的王国。于另一则神话里,西皮洛斯山上的“哭泣之岩”(土耳其语称:Ağlayan Kaya)据说是坦塔罗斯悲伤的女儿尼俄伯之化身,尼俄伯因为向女神勒托吹嘘自己的孩子,而遭到勒托子女阿波罗和阿耳忒弥斯的报复,两位神祉在西皮洛斯山杀死了尼俄伯的14个孩子,在这之后,因丧子而哀痛万分的尼俄伯变成了石头。

西皮洛斯山脚下的城市马格尼西亚(英语:Magnesia ad Sipylum)其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五世纪,马格尼西亚位处盖迪兹河的沿岸并邻近士麦那,当地的平原也是公元前190年大帝安条克三世在马格尼西亚战役中败于罗马人的古战场。

一项重要的造林工作从1960年代开始进行,造林的范围覆盖了整座斯比勒山以及其周围数千公顷的土地。从那时起,斯比勒山国家公园便吸引了许多国内外的游客造访,其中著名的“哭泣之岩”景点更是广受青睐,整座斯比勒山的山峰上除了长满一片茂密的森林之外,另以山中野生的郁金香而闻名,同时也是露营、跳伞、健行和其他山地运动的热门地点。

连接伊兹密尔和马尼萨两大都会区的高速公路穿越斯比勒山与亚曼拉尔山(英语:Yamanlar)两座相邻山脉间的萨本库贝利山口(Sabuncubeli Pass),古代的旅行者和作家们皆对当地险峻的地形写有详细的记载,山口从标高600米在极短的距离内骤降至仅高于海平面几米的高度,公路的最高点位于伊兹密尔省与马尼萨省两省间的交界,为绕过地势陡峭的萨本库贝利山口,2011年至2018年间土耳其当局修筑了长达6,480米的萨本库贝利隧道(英语:Sabuncubeli Tunnel),以利车辆的通行。

相关

  • 体内平衡稳态(英语:homeostatic,又称恒定状态或恒定性)是指在一定外部环境范围内,生物体或生态系统内环境有赖整体的器官的协调联系,得以维持体系内环境相对不变的状态,保持动态平衡的这种
  • 纳机电系统奈机电系统(英语:Nan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简称NEMS)与 微机电系统(MEMS)概念相似,不过尺度更小。他们承诺具有革命性的能力去测量小到分子尺度的位移和力,并且与纳米科技密切
  • ǁ不送气边搭嘴音(Tenuis lateral click)是一种辅音,主要出现于南非的一些口语中。其中,术语“不送气”(tenuis)又称“无声爆破音”,特指清音、不送气(unaspirated)、未颚音化、未声门
  • 缓和镇静缓和镇静(palliative sedation),也称临终镇静(terminal sedation),在医学上指通过持续皮下注射或静脉滴注镇静剂来减轻临终病人痛苦的方法。临终关怀中对有痛苦症状的临终病人,应
  • 利昂娜·伍兹利昂娜·伍兹(英语:Leona Woods,1919年8月9日-1986年11月10日),亦称利昂娜·伍兹·马歇尔(Leona Woods Marshall)和利昂娜·伍兹·马歇尔·利比(Leona Woods Marshall Libby),美国物理
  • 鹿角蕨鹿角蕨为水龙骨科鹿角蕨属植物,主要产地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有18个已经发表的原生种。它们生长于热带雨林,以树表的腐烂有机物为营养,用硬而光滑的营养叶及有抓附性的根系把持在
  • 等产量曲线等产量曲线(),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不同组合产生的轨迹。等产量曲线与原点的距离的大小表示产量水平的高低,离原点越远代表产量水平越高。
  • 判官统治判官统治(希伯来语:.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ew,.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font-size:1.15em;font-family:"Ezra SIL","Ezra SIL SR","Keter Aram Tsova","Taamey
  • RNA温度计RNA温度计(RNA thermometer),亦称RNA温度传感器(RNA thermosensor)是一类对温度敏感的非编码RNA,能随温度变化调控基因表达。RNA温度计主要调控与热休克和冷休克反应有关的基因,但
  • 奕继奕继(1829年12月2日-1830年1月22日),爱新觉罗氏,清朝道光帝第三子。奕继生于道光九年(1829年)十一月初七,生母是静妃博尔济吉特氏。是奕䜣的亲生哥哥。奕继只活了1个月,同年腊月廿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