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达博共振

✍ dations ◷ 2025-11-22 18:14:45 #天体物理学,恒星动力学,轨道摄动

林达博共振的名称源自瑞典星系天文学家贝蒂·林达博,是天体的周转频率(其中一个的拱点与另一个成比率)有着简单和复合的强制频率的一种轨道共振。种共振倾向于增加天体的轨道离心率,和造成它的拱点经度与强制力的一致性。林达博共振导出了螺旋密度波,不仅适用在星系(恒星是受螺旋臂本身的力支配),也适用于土星环(环中的微粒是受到土星卫星的力支配)。

林达博共振影响了恒星与星系盘中心的距离,恒星轨道速度的径向分量的自然频率与其经过的螺旋臂的重力位能最大值的频率接近。如果恒星环绕星系中心的轨道速度大于它将经过这一部分螺旋臂的速度,则将发生朝内的林达博共振-如果相似,则是朝外的林达博共振。在朝内的林达博共振,恒星的轨道速度将会增加,始恒星向外移动;朝外的共振会降低速度,造成恒星向内运动。

相关

  • 方式原子核物理学中的衰变方式主要有五种:
  • 去氧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又称血红素,俗称血色素,(Hemoglobin(美国) 或 haemoglobin(英国) (/ˈhiːməˌɡloʊbᵻn, ˈhɛ-, -moʊ-/);缩写︰Hb 或 Hgb)是高等生物体内负责运载氧的一种蛋白质。可
  • 高雄加工出口区加工出口区高雄园区(旧名高雄加工出口区),为台湾南部由经济部加工出口区管理处高雄分处管理的加工出口区,位于高雄市前镇区西北部,凸出于高雄港区因濬港工程所填成之中岛半岛上。
  • 纳赛尔贾迈勒·阿卜杜-纳赛尔(阿拉伯语:جمال عبد الناصر حسين‎,转写:Jamāl ʻAbdu n-Nāṣir Ḥusayn,1918年1月15日-1970年9月28日),阿拉伯埃及共和国的第二任总统,195
  • 李普曼加布里埃尔·李普曼(法语:Gabriel Lippmann,1845年8月16日-1921年7月13日),法国知名物理学家,他因为发明制作彩色玻璃照相技术,于1908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除此之外,他亦对物理波长
  • 马德雷塞拉玛瑞(英文:Sierra Madre),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县下属的一座城市。建市于1907年2月2日,面积 大约为2.95平方英里 (7.6平方公里)。根据2010年美国人口普查,该市有人口10,91
  • 七硫化二铼七硫化二铼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Re2S7。它可由ReO4-与H2S在4 mol/L的HCl中反应制得。
  • 汽水 (水域)汽水又称为半海水或咸淡水,指的是盐度介于淡水与海水之间的水域,大多见于河海交汇处。在汽水域生活的鱼类大多对渗透压有很强的适应能力,能够忍受涨潮、退潮带来的盐度波动,甚至
  • 肯尼斯·林格肯尼斯·林格(Kenneth Ring)(生于1936年)是康涅狄格大学心理学教授和研究员,研究领域为濒死经验。他曾担任美国国际濒死体验研究会(IANDS)(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Near-Deat
  • 九龙漈九龙漈位于福建省宁德市周宁县郊13千米外的峡谷中,为十三级阶梯状瀑布群,整体落差300米,长度约1000米。九龙漈瀑布群中最大的是第二级瀑布,高52.7米,宽76.3米。坐标:27°04′14″N